華文網

冬天易感冒 開封第二中醫院為您支招

(趙志恒 王夢臣)感冒多與肺臟有關,中醫認為,肺為華蓋,外合皮毛,開竅于鼻,司呼吸,宣發肅降,肺與大腸相表裡等等。所以感冒症狀多與肺有關。中醫認為感冒是源於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這兩大常見病因,

其中風邪為主要病因(有時稱為“傷風”、“外感”),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人體的正氣強盛,防禦能力強,可以抵禦外邪的侵襲,若人體正氣不足,身體虛弱,或勞累,休息不足,飲食不調等等皆可成為感冒的誘因。

艾灸這些穴位防治感冒

大椎穴

大椎穴在頸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脈與諸陽經之會,主一身之陽氣,有升陽強壯的作用,為強壯保健要穴之一。主治發熱、感冒、瘧疾、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精神分裂症、癲癇及陽氣不足引起的四肢發涼、肩背冷痛、身體虛弱等。

風池穴

從耳後骨突下緣向後摸,可以摸到一個凹陷,這就是風池穴,左右各一個。風池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頭項疼痛。此穴有頭髮覆蓋,所以艾條需稍遠點。

風府穴

取穴時,順著後腦勺往下摸到凹陷處,這就是風府穴。風府穴是人體督脈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頭痛、眩暈、項強等頭項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緩解感冒引起的頸項強直。此穴有頭髮覆蓋,所以艾條需稍遠點。

合穀穴

即我們俗稱的虎口。感冒時灸合穀對鼻塞流清涕特別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則灸右合穀,右鼻塞則灸左合穀。每次灸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