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陸家嘴觀察」上市公司為何頻頻蹭熱點

2018-01-19 艾萍 央視交易時間

上市公司為何頻頻蹭熱點

記者:艾萍

財經資訊精華,盡在《陸家嘴觀察》!今天的陸家嘴觀察,我們來關注跨界蹭熱點的話題。

最近,有30家公司被貼上“區塊鏈概念”的標籤,

引發市場炒作股價多家公司被交易所問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大湖股份在上交所舉行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公司擬以10.4億元收購西藏深萬投51%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將不發生改變。公司將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與“健康消費產業”雙主業發展格局,這也為大湖股份戴上了“大健康”概念的帽子,目前大湖股份停牌近四個月還未複牌。大湖股份的這次收購有哪些看點,
是否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真正的業績提升?我們來連線記者艾萍。

我查看了下公告,瞭解到西藏深萬投主要資產是萬生堂,而萬生堂是日本岡本在中國區的獨家經銷商,不涉及生產和研發。2017年以來,收購方大湖公司的水產品占總營業收入的64%左右;另外一部分是藥品,占到營收的30%,剩下少部分是白酒的收入。大湖股份收購西藏深萬投屬於典型的以小吃大、蛇吞象。

我們不妨看下這兩家公司的財務資料,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三年,大湖股份的淨利潤分別是200萬、300萬、600萬元。而被收購的西藏深萬投公司,2016年的淨利潤接近一個億,2017年預計淨利潤不會低於1.7億,而且這家公司承諾,未來三年淨利潤累計不會低於六個億。

對於這次收購,有業內人士告訴我說,雙方都屬於各取所需,大湖股份通過收購能使財務資料一下子變漂亮,改變盈利增長緩慢的局面,而西藏深萬投也可以借助上市公司的資本力量,來做大自身業務來搶佔市場份額。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西藏深萬投貢獻的收入九成來自代理岡本產品,經營獨立性及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在我看來,

從水產品到大健康,大湖股份這次跨界動作有點大,不過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跨界。大湖股份在2000年上市,原本是做水產養殖的,一度被稱為“中國淡水魚第一股”,但是由於公司業績不理想,加上環保力度加大,於是公司開始跨界轉型,2015年開始涉及水環境治理、光伏能源、體育文化旅遊、醫藥貿易、白酒等六七個不同的業務,跨界像跨欄一樣頻繁。而且跨界並沒有給公司業績帶來起色,
去年3季度淨利潤只有600萬,在2017年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到30%,3萬多的股民被套牢。

這幾年,上市公司跨界經營越來越讓人眼花繚亂,開飯店的做大資料、搞建築的拍電影,對於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元化經營能否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市場也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有人說過,一個企業就像一艘大船,航向一旦確定,最好不要輕易改變。不能什麼熱門就往哪開,不知道自己的主業到底是什麼,這樣很容易翻船,而且也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所以說,要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也許做好主業才是王道。

有人說過,一個企業就像一艘大船,航向一旦確定,最好不要輕易改變。不能什麼熱門就往哪開,不知道自己的主業到底是什麼,這樣很容易翻船,而且也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所以說,要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也許做好主業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