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技術!科學預測滸苔,有了“綠潮綜合指數”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15日,記者採訪獲悉,在14日結束的海洋國家實驗室2017年學術年會上,來自國內外涉海單位的1200余名專家、學者彙聚一堂,通過特邀報告、主題報告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多個優秀科研成果。

其中,黃海綠潮防控最新研究進展、新型颱風預報模式等成為最大亮點。

科學預測滸苔,有了“綠潮綜合指數”

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介紹,2017年海洋國家實驗室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

在研專案經費達45.8億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等聯合發起大洋鑽探船建設計畫,全球第三條大洋科考船“夢想號”將於2021年下水,向建黨100周年獻禮;與山東省科學院、浪潮集團合作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領域最快的2600萬億次/秒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模擬平臺;建立了國家級深遠海科學考察船共用平臺,2017年中國三艘4000噸以上的考察船全部來自海洋國家實驗室;建成智慧海洋等三個聯合實驗室、海陸氣候環境變化等三個開放工作室。

針對黃海綠潮連續多年暴發的關鍵科學問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牽頭鼇山科技創新計畫專案“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策略”,聯合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協作攻關,自2016年開始對綠潮成因、預測預警和防控策略等從海洋系統角度開展綜合調查和系統研究,

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目前,專案團隊已經進一步確認了黃海綠潮起源于蘇北淺灘海域,而且在黃海海域形成大規模綠潮的滸苔在遺傳特徵上有別於我國近岸定生的滸苔種群,是一種相對獨特的“漂浮生態型”。專案團隊提出了應用“綠潮綜合指數”,即淺灘區滸苔微觀繁殖體數量、筏架上定生滸苔的生物量,

以及淺灘區漂浮綠藻的生物量等要素,預測黃海海域綠潮總體規模的思路,能夠提前30-40天預測黃海海域的綠潮規模,為綠潮的預測預警及綜合防控提供科學支撐。

2017年度的現場調查與遙感分析,首次在北緯35度以北發現了馬尾藻形成的金潮、滸苔形成的綠潮和米氏凱倫藻形成的赤潮同時暴發的現象,黃海海域“三潮齊發”的現象表明黃海未來藻類災害問題更加複雜化和多樣化。

為此,專家呼籲加強我國近海生態系統長期綜合監測,專案團隊將進一步加強對2018年綠潮發生發展狀況的觀測、研究和預測工作,及時掌握綠潮發展態勢,支撐綠潮防控工作。

突破颱風強度預報偏差的國際難題

而在颱風強度預報領域,過去幾十年,國際上幾乎沒有任何科學進展,表現在對強颱風預報偏弱,而對弱颱風預報偏強,究其原因是缺乏海洋與大氣介面精細物理過程的科學認知。為此,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喬方利研究員帶領團隊,經過十餘年科技攻關,在湍流這一國際難點問題上取得突破,發現波浪破碎產生的飛沫可以大幅度增加海洋與大氣之間熱量通量,從而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強;而波浪產生的湍流混合以及降雨過程則可通過降低海表溫度減少海氣熱通量,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弱。這3種物理過程的共同作用可以大幅度減少颱風強度的預報偏差。

基於上述新的科學認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發展了一套適用於颱風科學研究與實際預報的中尺度區域海氣耦合模式。對於颱風特別是強颱風,新發展的耦合模式均能顯著提高颱風強度的預報水準。該研究結果為提高颱風強度預報奠定了堅實科學基礎,對颱風預報以及海洋減災防災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為世界海洋減災防災貢獻了最新中國方案。

過去幾十年,國際上幾乎沒有任何科學進展,表現在對強颱風預報偏弱,而對弱颱風預報偏強,究其原因是缺乏海洋與大氣介面精細物理過程的科學認知。為此,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喬方利研究員帶領團隊,經過十餘年科技攻關,在湍流這一國際難點問題上取得突破,發現波浪破碎產生的飛沫可以大幅度增加海洋與大氣之間熱量通量,從而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強;而波浪產生的湍流混合以及降雨過程則可通過降低海表溫度減少海氣熱通量,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弱。這3種物理過程的共同作用可以大幅度減少颱風強度的預報偏差。

基於上述新的科學認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發展了一套適用於颱風科學研究與實際預報的中尺度區域海氣耦合模式。對於颱風特別是強颱風,新發展的耦合模式均能顯著提高颱風強度的預報水準。該研究結果為提高颱風強度預報奠定了堅實科學基礎,對颱風預報以及海洋減災防災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為世界海洋減災防災貢獻了最新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