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多樣化手段助力全民參保,初步建成登記資料庫

就業社保小型一體機。

1月16日,全區全民參保登記成果應用和轉化現場會在桂林市召開。

記者在會上獲悉,我區現已初步建成全民參保登記資料庫,全區戶籍人口5598.74萬人100%入庫。全民參保登記,是解決社保政策碎片化,解決城鄉、地區、群體之間待遇水準不平衡,讓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關鍵一環。

據介紹,為加快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2016年9月,我區提前啟動了全民參保登記工作。2017年,我區先後開展了人社系統內部、人社與公安、人社與衛計、廣西與全國的4輪資料比對,

確認全區需要入戶調查的人口有650萬餘人,並在2017年全部完成。

廣西社會保險事業局局長樂永紅介紹,經過全面開展入戶調查,我區基本摸清了全區應參保、已參保、已繳費和領取待遇人員情況,初步建成自治區級資料集中的全民參保登記資料庫。

會議現場。

未來,我區人社部門將進一步提高資料品質,加強資料庫標準化建設。通過建立大資料分析平臺和決策分析平臺,定期開展年齡結構、參保地域分佈、繳費基數等指標統計分析,評估人口老齡化、人口流動就業、人員工資收入、職業、婚姻狀態等對基金收支的影響,為做好基金預決算、政策創新提供參考。

樂永紅說,

全民參保登記資料能在源頭上杜絕重複參保、重複領取待遇。針對未參保人員,我區將精准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瞭解未參保人的參保意願、實際困難、政策障礙等,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將之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比如快遞員、家政服務員、網約車司機等流動性較強、身份轉換頻繁的人員,未來可能有更豐富的養老保險參保檔次選擇,以提高參保意願。

來源|南國早報 記者劉冬蓮

點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