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願意捐獻”濟南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誕生

“一切的疼痛與煎熬和能換來一個陽光燦爛的笑臉相比,這些都不算什麼。”1月17日,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中華骨髓庫採集中心,記者在他給素未謀面的弟弟——造血幹細胞受捐者的信中,

感受到了這位山東漢子的有情有義。他叫朱建軍,來自濟陽縣人民醫院,是濟南市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7日10:00左右,在千佛山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朱建軍躺在病床上,他不時地看著不停運轉地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機器,他堅定的眼神似乎充滿了力量:“希望這位素未謀面的弟弟能夠早日康復,

早日踏入社會。”

朱建軍就職于濟陽縣人民醫院,自2013年起每當單位組織無償獻血時,他都積極參與,至今已參與過4次。2016年5月19日,當他再次登上無償獻血車時,經紅十字會負責人向大家介紹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事宜後,

朱建軍與很多同事一樣,向中華骨髓庫留一份血樣。

也許當時的朱建軍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概念是模糊的,但他卻深知這是挽救他人生命的善行義舉。從那時起,朱建軍這個名字被光榮地記錄到了中華骨髓庫,成為眾多無償捐獻者中的一員。

89年出生的朱建軍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老大6歲了,老二2歲。”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朱建軍的妻子李玲燕告訴記者,夫妻倆是初中同學,是初戀,現在是同事,是夫妻……李玲燕陪同他來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朱建軍的心裡又多了一份踏實和平靜。

說起捐獻,朱建軍回憶,去年10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正在認真做著出院患者的電話回訪,手機突然響起,接聽後方知是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您好,您的血樣已初步配型成功,是否願意捐獻?”電話裡,工作人員還說明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對捐獻者身體的反應、不適及注意事項。

而朱建軍不假思索地一句“我願意捐獻!”。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既驚訝又驚喜,表示會將他的答覆做好記錄,希望其及時告知家人,做好捐獻準備。

由於他們的孩子目前年齡還小,不知道“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是什麼,但是在他們心裡,“爸爸是那個可以救人的超人。”在即將三十而立的年齡,朱建軍認為,他不僅是孩子的父親,還要做一個好父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孩子,將來要做一個善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圖為:患者送來的感謝信。

據濟南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人體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地中海貧血等疾病的唯一治癒手段,而且多數患者無法找到合適的親緣供體,只能依靠非血緣捐獻者。2017年,全市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1048份,實現捐獻11例。朱建軍是濟南市第50例、同時也是2018年濟南市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但是在他們心裡,“爸爸是那個可以救人的超人。”在即將三十而立的年齡,朱建軍認為,他不僅是孩子的父親,還要做一個好父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孩子,將來要做一個善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圖為:患者送來的感謝信。

據濟南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人體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地中海貧血等疾病的唯一治癒手段,而且多數患者無法找到合適的親緣供體,只能依靠非血緣捐獻者。2017年,全市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1048份,實現捐獻11例。朱建軍是濟南市第50例、同時也是2018年濟南市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