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上市,雷軍成為中國新首富:奮鬥沒有終點,二十幾歲剛開始!

小米上市,雷軍成為中國新首富:奮鬥沒有終點,二十幾歲剛開始!

中國首富是誰?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首富的名單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前幾年是王健林,後來又先後換成了馬雲和許家印,

現在則是馬化騰佔據中國富豪榜首位。

(福布斯即時榜單顯示,馬化騰最新財富為486億美元,合約3130億元人民幣,馬雲、許家印緊隨其後)

近幾年,中國首富的位置可謂是“輪著坐”,有時甚至還不到一天就換人了、不過基本上都是大家熟悉的,馬雲、馬化騰、王健林、許家印等幾位企業大佬。

那麼2018年中國首富會有新變化嗎?還真有!18年下半年,中國新首富或許要出現新面孔了!他就是聲稱“2018年營業額將擊敗格力”與董明珠有“10億賭約”的小米創始人——雷軍。有消息稱,小米將於2018年下半年進行IPO,估值保守超過1000億。

1

小米要上市了

中國首富即將出現新面孔了

雷軍的小米真的快要上市了。

2017 年 11 月,雷軍在多次否認小米 IPO 的傳聞後,第一次態度有所轉變,稱會到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再 IPO。

評論區有一條是「這是忙著上市嗎?」周受資點了贊。

據小米內部人士透露:上市是確定的,

應該是 2018 年下半年。小米內部已經有人開始以 950 億美元的估值回購員工手中的期權。哪怕手中有幾千期權就已經價值百萬了。

1月15日,多家媒體從小米高層人士獲知,預計最快將今年上市的小米,成了全球頂級投行們爭相搶奪的“香饃饃”,目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和德銀據稱已經率先進入了承銷商名單。不過,這份名單並非最終版本,上面的承銷商數字可能會繼續擴大。

目前綜合多方的資訊,小米的上市之路已隱隱浮現:

時間在2018年下半年;香港是最有可能的上市地點,但不排除在紐約上市;

小米高層對外表示,公司的估值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而小米董事長雷軍更是提出了2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元)的目標。小米有望成為2018年度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

哈佛大學中國論壇主講Selina Wang表示,小米目前氣勢正盛,銷量猛增,扭轉了2016年的頹勢表現。

小米選擇在這個時候衝刺IPO,很能贏得投資人真金白銀的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成立於2010年,到目前為止一共完成了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淡馬錫、DST、GIC、晨興創投、啟明創投、厚樸投資和雲鋒基金等數十家VC/PE機構。

據瞭解,小米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14年,融資之後的小米估值為450億美元。如果小米成功上市的話,他們極有可能是阿裡巴巴之後IPO規模最大的企業。

最新的消息顯示,除了各大投行看好小米上市的前景,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希望估值能達到1000億美元,以目前中間價測算,約為6540億元人民幣。

估值1000億美元意味著什麼?截至2018年1月8日,百度的市值為851億美元,京東市值649億美元,若小米估值真能達到1000億美元,就意味著超過了百度和京東!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左)、百度CEO 李彥宏)

與此同時,雷軍的身價還將爆漲。企查查資料顯示,目前雷軍為小米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股權比例為77.8%。

如果上述1000億美元為投前估值,那麼持股比例為77.8%的雷軍身家將超過778億美元(約5020億元),資產數額已超過了現在的首富馬化騰(486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

2

偉大是熬出來的,

熬出了即將上市的小米

2016年隨著互聯網公司逐漸增多,手機行業競爭白炙化,小米銷量雖依舊保持國內出貨量前五的成績,但相比過去幾年銷量有所下滑,小米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現在小米正在迎來它的最低谷,法國《費加羅報》發表了題為《“中國蘋果”小米曇花一現的童話》的報導,相比去年小米市值450億美元的巔峰,僅僅不過一年時間小米市值就只剩下了當時的零頭:40億美元!不足去年的十分之一!而從之前業界對小米的估值來看其價值遠高於此。此前,小米估值高達450億美元,僅次於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高居國內第二。

2016年小米手機的銷售就出現了停滯,2016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報告顯示,小米以920萬台的出貨量、9%的市場份額躋身國產品牌第五名,相比上年同期的1350萬台減少了32%。而第二季度只出貨1000萬部,下滑近四成。

小米在2015年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還佔據第五的位置,僅過了半年的時間,就跌出了前五名。

那時發佈的胡潤富豪榜,雷軍由去年排名第五下降到了榜單的第十四位。

其實,2015年的小米就沒有完成8000萬的銷量目標,2016上半年裡新品不斷,但國內銷量(2366萬)卻被曾經的直接競爭對手華為(約4377萬)甩開一條街,還被OPPO(2902萬部)和vivo(2555萬)雙雙反超。

小米手機銷售業績的下滑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後進入2017年以來,小米總算是走出了低谷期,雷軍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17年初,小米6發佈,雷軍宣佈小米要年入千億的小目標,之後小米之家遍地開花;

到10月份,小米手機出貨量達到7000萬、公司收入破1000億,手機出貨量穩定重返世界前5,並連續創造單季歷史最高紀錄,於是他把小米的預期銷量調到了9000萬台.....

種種跡象表明,小米終於熬過了低谷,迎來了全面復蘇。

3

偉大是熬出來的,

熬出了勞模新首富雷軍

小米的翻身,完全是靠著雷軍的支撐,不,應該說是互相支撐吧!

23 歲大學畢業入職金山,一干就是 16 年,離開時已 38 歲,算是一家公司熬到退休。

那是在1991 年 11 月 4 日,在一個電腦展覽會上,雷軍遇到了久仰大名的文書處理軟體 WPS 之父求伯君。

當時他看到的是一個很英俊的小夥子,全身名牌。真是有些被震撼了,覺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徵。他的名片上赫然印著「香港金山副總裁」,曾經在大學時見過 WPS,原以為那是外國人的手筆。

1992 年我大學畢業,應求伯君邀請,雷軍加入了金山。

「求伯君在金山因為寫程式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能造出一個求伯君,就會造出第二個、第三個。大學時我創過業,失敗了。創業我還缺太多東西。」

23 歲入職金山後,他再也沒換過工作。到 38 歲辭職時,這一份工作他堅持了 16 年。

在金山,他獲得了「勞模」的稱號。每天 16 個小時,一周七天不休息,長期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最終做到 CEO 職位。

雷軍和求伯君

當然,所有的成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在金山遭遇過太多失敗。

1995 年,他們歷時三年研發的「盤古元件」發佈,這是雷軍寄予厚望的產品。結果呢,發佈會開了,廣告也做了,銷售卻一塌糊塗。

那次打擊讓他失去了理想,基本上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自己是在沙發上睡了一宿,因為在床上實在睡不著。

那段時間,雷軍每天下午跑五公里,對著天空大喊:我是最棒的!

雷軍甚至想過出國,換一種生活方式。但那意味著他承認自己真的不行,他無法接受自己這個想法,還是希望把金山辦成世界一流的企業,為此付出 20 年甚至一輩子都值得。

每位成功者其實跟所有人都一樣,都有自己的夢想,唯一不同的是堅持。

2010 年,40 歲的他克服「再創業,若失敗我就身敗名裂了」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小米,如今又熬過 8 年時間。小米的大起大落,始終沒有腐蝕掉雷軍的心。

為什麼,還是因為堅持和熱愛,雷軍覺得做手機,就是因為自己是個手機發燒友,喜歡這個,她每天都琢磨,所以不覺得累,也不覺得這是工作,它就是你的愛好。他現在還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所以一定要選喜歡的事情然後堅持下去,錢多錢少不在乎,累不累不在乎,這樣更容易成功。

雷軍今年 48 歲了,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熬還在繼續。他認為自己還算不上成功,小米才剛剛開始。

2014 年,雷軍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已經用三年時間改變了智慧手機行業,所有產品都變好變便宜了。十年後,你將看到小米改變了中國,至少是工業。我們還想成為世界第一。

2015 年,接受《財經》專訪時說:

我一直是一個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鋼鐵戰士。我在這個行業 26 年,沒有人比我更執著、更具理想主義精神。

2016 年,接受《財經》專訪時說:

人們說我登上神壇,你們覺得我是風口,其實我是豬。我從 1989 年幹到今年,你覺得我是第一次創業嗎?如果是第一次創業,保證 10 輛超級跑車都買了。但是我沒有橫著走,我肯定沒有自我膨脹,一個幹了 27 年的人,大家覺得很成功,其實我不算很成功。

我們最該向雷軍學習的是,要越老越狠。

別明明才二十幾歲,就覺得人生差不多了。

如果小米成功上市的話,他們極有可能是阿裡巴巴之後IPO規模最大的企業。

最新的消息顯示,除了各大投行看好小米上市的前景,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希望估值能達到1000億美元,以目前中間價測算,約為6540億元人民幣。

估值1000億美元意味著什麼?截至2018年1月8日,百度的市值為851億美元,京東市值649億美元,若小米估值真能達到1000億美元,就意味著超過了百度和京東!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左)、百度CEO 李彥宏)

與此同時,雷軍的身價還將爆漲。企查查資料顯示,目前雷軍為小米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股權比例為77.8%。

如果上述1000億美元為投前估值,那麼持股比例為77.8%的雷軍身家將超過778億美元(約5020億元),資產數額已超過了現在的首富馬化騰(486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

2

偉大是熬出來的,

熬出了即將上市的小米

2016年隨著互聯網公司逐漸增多,手機行業競爭白炙化,小米銷量雖依舊保持國內出貨量前五的成績,但相比過去幾年銷量有所下滑,小米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現在小米正在迎來它的最低谷,法國《費加羅報》發表了題為《“中國蘋果”小米曇花一現的童話》的報導,相比去年小米市值450億美元的巔峰,僅僅不過一年時間小米市值就只剩下了當時的零頭:40億美元!不足去年的十分之一!而從之前業界對小米的估值來看其價值遠高於此。此前,小米估值高達450億美元,僅次於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高居國內第二。

2016年小米手機的銷售就出現了停滯,2016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報告顯示,小米以920萬台的出貨量、9%的市場份額躋身國產品牌第五名,相比上年同期的1350萬台減少了32%。而第二季度只出貨1000萬部,下滑近四成。

小米在2015年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還佔據第五的位置,僅過了半年的時間,就跌出了前五名。

那時發佈的胡潤富豪榜,雷軍由去年排名第五下降到了榜單的第十四位。

其實,2015年的小米就沒有完成8000萬的銷量目標,2016上半年裡新品不斷,但國內銷量(2366萬)卻被曾經的直接競爭對手華為(約4377萬)甩開一條街,還被OPPO(2902萬部)和vivo(2555萬)雙雙反超。

小米手機銷售業績的下滑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後進入2017年以來,小米總算是走出了低谷期,雷軍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17年初,小米6發佈,雷軍宣佈小米要年入千億的小目標,之後小米之家遍地開花;

到10月份,小米手機出貨量達到7000萬、公司收入破1000億,手機出貨量穩定重返世界前5,並連續創造單季歷史最高紀錄,於是他把小米的預期銷量調到了9000萬台.....

種種跡象表明,小米終於熬過了低谷,迎來了全面復蘇。

3

偉大是熬出來的,

熬出了勞模新首富雷軍

小米的翻身,完全是靠著雷軍的支撐,不,應該說是互相支撐吧!

23 歲大學畢業入職金山,一干就是 16 年,離開時已 38 歲,算是一家公司熬到退休。

那是在1991 年 11 月 4 日,在一個電腦展覽會上,雷軍遇到了久仰大名的文書處理軟體 WPS 之父求伯君。

當時他看到的是一個很英俊的小夥子,全身名牌。真是有些被震撼了,覺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徵。他的名片上赫然印著「香港金山副總裁」,曾經在大學時見過 WPS,原以為那是外國人的手筆。

1992 年我大學畢業,應求伯君邀請,雷軍加入了金山。

「求伯君在金山因為寫程式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能造出一個求伯君,就會造出第二個、第三個。大學時我創過業,失敗了。創業我還缺太多東西。」

23 歲入職金山後,他再也沒換過工作。到 38 歲辭職時,這一份工作他堅持了 16 年。

在金山,他獲得了「勞模」的稱號。每天 16 個小時,一周七天不休息,長期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最終做到 CEO 職位。

雷軍和求伯君

當然,所有的成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在金山遭遇過太多失敗。

1995 年,他們歷時三年研發的「盤古元件」發佈,這是雷軍寄予厚望的產品。結果呢,發佈會開了,廣告也做了,銷售卻一塌糊塗。

那次打擊讓他失去了理想,基本上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自己是在沙發上睡了一宿,因為在床上實在睡不著。

那段時間,雷軍每天下午跑五公里,對著天空大喊:我是最棒的!

雷軍甚至想過出國,換一種生活方式。但那意味著他承認自己真的不行,他無法接受自己這個想法,還是希望把金山辦成世界一流的企業,為此付出 20 年甚至一輩子都值得。

每位成功者其實跟所有人都一樣,都有自己的夢想,唯一不同的是堅持。

2010 年,40 歲的他克服「再創業,若失敗我就身敗名裂了」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小米,如今又熬過 8 年時間。小米的大起大落,始終沒有腐蝕掉雷軍的心。

為什麼,還是因為堅持和熱愛,雷軍覺得做手機,就是因為自己是個手機發燒友,喜歡這個,她每天都琢磨,所以不覺得累,也不覺得這是工作,它就是你的愛好。他現在還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所以一定要選喜歡的事情然後堅持下去,錢多錢少不在乎,累不累不在乎,這樣更容易成功。

雷軍今年 48 歲了,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熬還在繼續。他認為自己還算不上成功,小米才剛剛開始。

2014 年,雷軍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已經用三年時間改變了智慧手機行業,所有產品都變好變便宜了。十年後,你將看到小米改變了中國,至少是工業。我們還想成為世界第一。

2015 年,接受《財經》專訪時說:

我一直是一個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鋼鐵戰士。我在這個行業 26 年,沒有人比我更執著、更具理想主義精神。

2016 年,接受《財經》專訪時說:

人們說我登上神壇,你們覺得我是風口,其實我是豬。我從 1989 年幹到今年,你覺得我是第一次創業嗎?如果是第一次創業,保證 10 輛超級跑車都買了。但是我沒有橫著走,我肯定沒有自我膨脹,一個幹了 27 年的人,大家覺得很成功,其實我不算很成功。

我們最該向雷軍學習的是,要越老越狠。

別明明才二十幾歲,就覺得人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