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條名為“康復路”的街道曾是西北最繁華的批發地,如今飽受爭議

出西安朝陽門外有條以“康復”命名的道路,南接長樂西路北通長纓西路,

長980米,款34米,因臨近西京醫院患者期望病癒康復而得名。

上世紀80年代,這條路上開始聚集商家再此擺攤經商。“一個方凳一張床,擺些東西就開張”是康復路早期經商情形的寫照。1986年南巡講話後,南方人開始北上做生意,本地人也嘗試下海經商,

短短幾年時間,這裡就與北京的秀水街武漢漢正街齊名,成為全國三大知名批發市場之一。

擁擠坑窪的街道、夾雜著各地口音的普通話、人流中穿行的人力三輪車,是來康復路的人對這裡的第一印象。據資料顯示:康復路在90年代就已經日均人流量3萬人,

週末更是可以達到8萬人。有長980米寬34米的地方,競然容納了2000多戶商家再此經商。康復路,是西安商業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時光荏苒,2010年康復路進行改造,還路於民,周邊其他批發市場借此機會得到發展。

2018年的冬季,筆者再此來到了這裡,用一組照片記錄下了今天的康復路。

路口的“張華烈士紀念碑”從碑石變成了雕塑,張華的事蹟已經和康復路永遠不可分割的聯繫在了一起。

這裡的道路相比之前5米多寬的擁擠已經改善了許多,路面也已經鋪成了瀝青道路,只是這裡的道路依舊難走:人行道過窄,

路邊停車混亂。

便宜、低價是康復路的“金字招牌”,25一件毛衣、10元一大桶洗髮水、30多一塊手錶,這樣的物價甚至比網購還有低很多。但是低價背後卻有著爭議,前不久某媒體曝出“康復路十件商品八件商品有品質問題”的報導,康復路商品品質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康復路,成就了多少人的夢想,

康復路,推動了一個商圈的形成,

康復路,低價與品質為題並存,

康復路,是一部難以用三言兩語講清楚的故事... ...並且這個故事依然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