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新可轉債不懂這些套路,100%虧錢

這兩年,很多股民通過打新股賺了不少錢,例如,2017年中了新股吉比特的股民,

中一簽就能賺16.7萬元。而在2017年下半年,證監會放鬆了可轉債的申購條件,只要是股民就可以申購可轉債。

相對於股票的家喻戶曉,很多人對可轉債還不熟悉,甚至把可轉債當作新股來打。

殊不知,可轉債與股票是兩個差別很大的投資品種。近期如果你中了新可轉債的話,很容易就出現虧損,而不是跟新股一樣,只要中了肯定能賺錢。

那麼,可轉債是什麼投資品類呢?如何進行投資操作呢?下面進入科普時間。

什麼是可轉債?

可轉債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可轉債的持有人有三種選擇:

(1)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固定利息;

(2)直接賣掉債券,享受買賣差價收益;

(3)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者股價上漲帶來的資本增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轉債具有債性、股性和可轉換性等三類性質。

舉個通俗的例子,

假設隔壁老王家開了養雞場,但是生意不好。有一天,老王想了一個辦法,他跟鄰居老李說,他們家的母雞100元一隻出售。同時雙方約定,在某個日期,老王以100元/只的價格回購母雞;在這個日期前,老李可以用1只母雞換4只公雞(當前公雞價格25元/只)。出售後,母雞下的蛋歸老李擁有。

這個例子中,母雞就可以看成可轉債,公雞就是發行可轉債公司的股票,母雞下的蛋就是持有可轉債的固定利息。

可轉債如何操作?

前面說了,可轉債的持有人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是持有債券不賣,持有至到期,享受固定利息,到期歸還面值。

不過持有可轉債到期的收益率較低,例如,近期發行的藍思轉債持有至到期後,年利率也只有1.8%。

而近期,大部分新發行的可轉債在上市後,都會從100元迅速下跌,例如,12月上市的嘉奧轉債上市三日內從100元跌至95元,跌幅高達5%。所以,以後有新的可轉債上市,不建議大家去申購,基本上中了就會出現虧損。

第三種選擇是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者股價上漲帶來的資本增值。

還是拿母雞、公雞的例子來說。如果,市場上的公雞價格下跌到小於25元時,比如20元,

這個時候老李會怎麼選擇呢?如果老李腦子正常的話,肯定不會將母雞換為公雞,因為如果他換的話,100元的母雞只能換4只單價20元的公雞,這樣就要虧損20元(100-4×20)。如果市場上公雞的價格上漲到高於25元,比如30元時,這個時候老李肯定會選擇將母雞換成公雞,因為4只公雞價值120元,而母雞的價值只有100元。

以上就是可轉債的操作過程啦。我們再來梳理一下:

隔壁老王=發行可轉債的公司;

老李=股民;

母雞=可轉債;

母雞下的蛋=債券利息;

公雞=老王公司的股票。

當然,我們上面說的是可轉債的一些基本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案例也相對簡單。實際上,上市公司在發行可轉債時,通常還會設置很多耍賴條款。比如,提前贖回條款、下調轉股價等等。

以提前贖回條款來說,假設老王在賣母雞的時候跟老李約定,如果公雞的價格將來高於50元/只,老王有權以110元的價格贖回賣給老李的公雞。這樣老李就只能享受10元(110-100)的價差收益和持有期間的利息收益,而不能享受轉換成公雞的收益100元(50×4-100)。

其他還有很多類似的耍賴條款,由於比較複雜,我們不過多贅述,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給“蘇甯財富資訊”訂閱號後臺留言交流。

老李=股民;

母雞=可轉債;

母雞下的蛋=債券利息;

公雞=老王公司的股票。

當然,我們上面說的是可轉債的一些基本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案例也相對簡單。實際上,上市公司在發行可轉債時,通常還會設置很多耍賴條款。比如,提前贖回條款、下調轉股價等等。

以提前贖回條款來說,假設老王在賣母雞的時候跟老李約定,如果公雞的價格將來高於50元/只,老王有權以110元的價格贖回賣給老李的公雞。這樣老李就只能享受10元(110-100)的價差收益和持有期間的利息收益,而不能享受轉換成公雞的收益100元(50×4-100)。

其他還有很多類似的耍賴條款,由於比較複雜,我們不過多贅述,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給“蘇甯財富資訊”訂閱號後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