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臘八節喝臘八粥,這風俗從何而來?

臘八節為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自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吉祥的節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

​臘八節是佛教的盛大節日,據傳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釋迦牟尼在出家前曾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但仍沒有擺脫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候的釋迦牟尼已經餓得發昏,幸好有一個牧女經過給了他一碗乳糜,釋迦牟尼這才恢復了體力。
之後在菩提樹下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靜坐,終於悟道成佛,這一日正是臘月初八。

​而古印度的記載卻說釋迦牟尼原本是迦毗羅衛國國王的兒子喬答摩·悉達多,年輕的時候由於痛感人生、老、病、死,於是在29歲的時候出家修道,苦行六年,
終於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而這一天正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初八,由於喬答摩·悉達多是釋迦族人,所以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

​佛教傳入中國後,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到了臘月初八,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
並效仿牧女在佛成道之前獻一種“乳糜”之物。北宋時期,寺院都會煮七寶五味粥供佛並贈給施主。明朝的時候,皇帝在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賞賜宮內煮的臘八粥。到了清朝的時候,風俗更盛,尤其是乾隆年間,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都會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禮佛,然後將煮好的粥分給王宮大臣。

​臘八粥的用料因人而異,主要有大米、小米、糯米、紅豆、紅棗等。古時大戶人家煮的臘八粥,還要加上一些珍珠米、薏仁米、赤豆、綠豆、蓮子、花生仁、松子仁、棒子仁、核桃仁、白果、栗子、桂元肉、荔枝肉、橘餅、金糕條、梨幹、桃脯、蘋果脯、紅白糖等等,用料有上百種之多。

​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的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冬天裡保養脾胃。除了臘八粥外,臘八節還有泡臘八蒜、釀臘八酒的習俗。臘八蒜可以驅疾病,避瘟邪。臘八酒酒味濃郁,飲後唇齒留香。

​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傳說還有很多,有說是為了懷念嶽飛的,有說是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還有說是秦始皇修長城,為了悼念死去的民工,也有說是為了讓人們改掉惡習,勤懇持家,記住教訓的等等。

​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傳說還有很多,有說是為了懷念嶽飛的,有說是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還有說是秦始皇修長城,為了悼念死去的民工,也有說是為了讓人們改掉惡習,勤懇持家,記住教訓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