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裕全球化佈局初見成效,未來將有3成銷售收入來自海外

文丨酒業家·葡萄酒市場內參團隊

據酒類進出口商分會資料顯示,2017年10月,澳大利亞葡萄酒以6966萬美元的進口額首次超過法國位列榜首,同時,中國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

國內消費者對澳洲酒的喜愛與其產能的重要性也使得國內葡萄酒企紛紛佈局海外產業,2017年12月,國產葡萄酒巨頭張裕收購了澳大利亞歌濃酒莊(Kilikanoon Wines)80%的股權,

並於近日完成了交割工作,這也標誌著張裕本輪全球戰略佈局的初步完成。

四次被評為澳洲“年度酒莊”,與奔富葛蘭許難分伯仲

據瞭解,張裕在2014年就開始了對澳洲酒莊的考察,經過了兩年多的探尋後最終選擇了歌濃酒莊,張裕公司董事長周洪江曾透露張裕海外收購的“三好一健全”標準:三好指“好產區、好產品、好管理”,“一健全”是指法律法制健全的國家和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歌濃酒莊規模並不大,僅佔據張裕母公司銷售份額的1%,但在澳洲知名度極高,很有實力。過去7年,歌濃酒莊曾4次被評為 “澳大利亞年度最佳酒莊”,2017年,歌濃酒莊以葡萄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德國《選擇》雜誌(Selection Magazine)評選為“全球五大頂級酒莊”之一,同時被該雜誌評選為2017年“年度澳大利亞酒莊”。在2017年德國國際葡萄酒大賽(Mundus Vini),歌濃酒莊還獲評“最佳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

歌濃酒莊

此外,美國著名酒評家、《葡萄酒宣導者》雜誌(Wine Advocate)創始人羅伯特?派克(Robert Parker)曾評價歌濃酒莊及其首席釀酒師凱文?米切爾(Kevin Mitchell)為“澳大利亞最傑出的酒莊之一”、“澳大利亞最年輕的天才釀酒師之一”,在羅伯特?派克的評分體系裡,歌濃酒莊的多款產品均獲得了97分,

甚至98分的高分。

歌濃酒莊葡萄園

即使與在中國知名度極高的奔富葛蘭許相比,歌濃酒莊的表現也毫不遜色,以歌濃酒莊的Attunga葡萄園2006年份“1865年老藤”西拉為例,它在羅伯特?派克的評分體系與奔富葛蘭許2006年份紅酒獲得的分數同為98分,

兩者難分伯仲。

5年完成5次海外收購,全球化佈局初見成效

事實上,張裕早在5年前就啟動了第一宗海外收購,拉開了全球戰略佈局的帷幕,5年間先後佈局了法國富朗多酒莊、西班牙愛歐公爵酒莊、法國蜜合花酒莊、智利魔獅酒莊與澳大利亞歌濃酒莊,完成了對舊世界和新世界葡萄酒主產國的5次收購。

此輪收購完成後,除了要面臨營業成本、管理費用上的壓力,對多個海外酒莊的管理與運營也是張裕面臨的一大考驗,在這一點上,張裕似乎已有清晰的計畫與思路。周洪江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張裕國際化佈局的第一個階段需要我們不斷的夯實對所收購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別是在歌濃酒莊加入後,張裕將對國際行銷、葡萄資源以及技術交流進行整合,並搭建一個平臺,讓智利、西班牙、法國、中國的酒莊在這個平臺上交流。”

針對歌濃酒莊的管理,已有多次收購、運營經驗的張裕也顯得駕輕就熟,張裕方面表示,“對於收購的酒莊,公司將沿用海外收購企業的一貫理念:即在維持酒莊原有經營管理模式及核心管理層的基礎上,保證公司經營與管理的穩定,雙方共用公司未來成長收益。對於歌濃酒莊而言,原有經營團隊將繼續負責歌濃酒莊日常經營管理及海外銷售等業務,中國市場業務將由張裕負責。同時,公司有一套適用於海外收購企業、以財務為中心的管理制度,每個季度針對海外企業公司都會召開董事會,並對收購企業的管理層(職業經理人)實行經營指標的激勵政策。相信在原核心管理層及技術團隊的優秀管理和努力下,此次收購不會對酒莊的日常運營產生任何影響。”

周洪江還透露,“在澳大利亞企業沒加入前,2017年西班牙、法國、智利在中國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能占到整個母公司的10%。未來的張裕,可能有30%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這個海外是指我們海外收購產品的經營加上張裕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

可見,經過多年的磨合與經營,張裕全球化佈局已經初見成效。有業內人士表示,分佈在多個國家的優質葡萄酒資源將為張裕帶來更加長期的成本競爭優勢,多品牌多產品組合的優勢也將逐步顯現。

對多個海外酒莊的管理與運營也是張裕面臨的一大考驗,在這一點上,張裕似乎已有清晰的計畫與思路。周洪江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張裕國際化佈局的第一個階段需要我們不斷的夯實對所收購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別是在歌濃酒莊加入後,張裕將對國際行銷、葡萄資源以及技術交流進行整合,並搭建一個平臺,讓智利、西班牙、法國、中國的酒莊在這個平臺上交流。”

針對歌濃酒莊的管理,已有多次收購、運營經驗的張裕也顯得駕輕就熟,張裕方面表示,“對於收購的酒莊,公司將沿用海外收購企業的一貫理念:即在維持酒莊原有經營管理模式及核心管理層的基礎上,保證公司經營與管理的穩定,雙方共用公司未來成長收益。對於歌濃酒莊而言,原有經營團隊將繼續負責歌濃酒莊日常經營管理及海外銷售等業務,中國市場業務將由張裕負責。同時,公司有一套適用於海外收購企業、以財務為中心的管理制度,每個季度針對海外企業公司都會召開董事會,並對收購企業的管理層(職業經理人)實行經營指標的激勵政策。相信在原核心管理層及技術團隊的優秀管理和努力下,此次收購不會對酒莊的日常運營產生任何影響。”

周洪江還透露,“在澳大利亞企業沒加入前,2017年西班牙、法國、智利在中國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能占到整個母公司的10%。未來的張裕,可能有30%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這個海外是指我們海外收購產品的經營加上張裕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

可見,經過多年的磨合與經營,張裕全球化佈局已經初見成效。有業內人士表示,分佈在多個國家的優質葡萄酒資源將為張裕帶來更加長期的成本競爭優勢,多品牌多產品組合的優勢也將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