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年尋找解放軍救命恩人!這名震區男孩已從軍校畢業

尋人啟事

汶川地震時救我的那位解放軍叔叔

10年了,再想見你一次

我是來自四川青川的強天林,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我正在青川縣關莊中學讀初二。地震發生時,我正在學校上課,

在短短一分鐘的時間裡,眼前的教室宿舍便成了一片廢墟。當時,我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回家。於是在地震發生後,我偷偷一個人溜出學校,想要回家!

在經過東河口時,突然發生了餘震,導致了山體滑坡。這時,恰巧遇到了前來救援的部隊,就在我面對滾滾落石手足無措時,一名解放軍叔叔沖了過來,用身體為我擋住了砸下來石頭。

之後,他將我帶到了災民安置區,

和其他解放軍叔叔一起給我們搭帳篷、建板房,還給我送來了買包和牛奶。在完成救援任務即將離開時,他告訴我要我堅持夢想,走出大山。

後來,我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成為了一名軍人。

如今10年過去了,儘管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已經成為了和他一樣的人,

成為了一名軍人,而且還是一名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隊員。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這位叔叔,讓他看到我現在的樣子。

相關連結

震區少年從軍記

長大後,我終於成了你

記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模糊,但我依然能感到:汶川地震時,那雙托舉起我生命的大手傳來的溫暖。雖然時至今日,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忽然間天崩地裂。短短幾分鐘內,教室成了一堆瓦礫。站在這片廢墟上,回家是我當時唯一的想法。

餘震不時地襲來,道路兩側落石滾滾,我一個人奔走在路上。第一次,

回家的路這麼遙遠!就在此時,一片迷彩出現在我的視野。

“你去哪兒?”“我回家!”“回不去了,路全毀了……”和我對話的是一個身著迷彩的叔叔。話音未落,一陣餘震襲來,我身後的山體突然滑坡。

“躲開!”他一個箭步上來將我推開,回頭的瞬間,一塊飛石狠狠砸在了他的後背。“營長!”其他人要衝過來。“別過來!”他艱難地從亂石堆中爬了出來,滿身塵土。

“跟我們走,我會讓你和家人團聚。”一路上,他的手一直緊握著我,

手背還在滲血。

第二天下午,我和家人會面。“小傢伙,答應你的事我一定會做到!”他的語氣堅決而有力。

地震後,我時常一個人發呆,憧憬著未來。有一次,這位迷彩叔叔看到我獨自坐在地上,便問我長大以後的夢想。

看我支支吾吾,他笑著說,“我在你這個年紀,就想著要當兵。”桑樹下,我聽著他講述著當兵的故事,是那麼動人。那時,我渴望能和他一樣,穿上一身軍裝!

我始終忘不了,這群迷彩身影用3天搭起300頂帳篷,30天建好300間板房。

當我搬進了新家,迷彩叔叔卻告訴我,他就要離開了!臨行前一天,他將一摞筆記本塞到我懷裡,“你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

直到現在,我都很後悔,送迷彩叔叔走的那天都沒有問他的名字。“小傢伙,我就要走了!”他隔著車窗向我揮手,我用盡了力氣對他吼著,“叔叔,終有一天,我會成為你!”

8月,我重返這間他親手搭建的板房教室。我告訴自己,從這裡開始,我要慢慢成為這位迷彩叔叔。

初中時我學習成績並不好,爸媽常說,畢業就去當兵,但我心中一直想著考軍校。地震後,我的“洪荒之力”被激發,學習成績從排名倒數一躍成為前幾名,順利進入了重點中學。

高中三年,我將所有精力用在了讀書上,滿腦子都想著考軍校,學習成績不斷進步,就在所有人認為我不可能的時候,我成功拿到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2012年8月,我終於穿上了這一身軍裝,那一刻,我多希望迷彩叔叔能看到。

走進軍校,我從一名懵懂無知的少年慢慢成長,逐漸融入並愛上軍營,逐漸明白了軍人的使命擔當,逐漸懂得了軍人拼命守護的無上榮光。

隨後,我來到工程兵學院進行培訓。這一年,不管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始終沒有放棄。骨折時,我依然堅持在訓練場;膝蓋積液時,我還進行五公里越野;失望無助時,我抱著迷彩叔叔送我的筆記本,想起與他的約定——我一定會成為你。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0年了,而我已經邁出校門走進部隊,我滿心都是期待和歡喜,我終於成為了你!

(文字:強天林,圖片攝影:李 煌)

延伸閱讀

汶川男孩程強

當個空降兵,做個真英雄

我的青春記憶,始於2008年,什邡市,澗氐鎮。那會兒,我是一個偷跑出去玩耍的五年級學生。那場沒有半點徵兆的地震,讓我的家變得七零八落,小侄女和同桌,都在那一天永遠離開了我。我從沒有想過跑去小河邊耍一趟回來,要付出這麼昂貴的代價。那年我12歲,我的青春仿佛地震中突然聳起的崖壁,就那麼開始了。

斷壁殘垣這個詞,是我後來才學會的,課堂上老師為它釋義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全是那年的家鄉,青春記憶開始的地方。從玩耍的小河邊飛奔回來,迎接我的,卻只有漫天塵土和恐慌。沒過多久,一隊隊身著綠色迷彩的大哥哥來了這裡,我跟著村子裡活著的人一起迎接他們,我記得好多人哭了,這些大哥哥也是,一邊擦著眼淚,一遍奔向倒塌的房子。

我爸不再讓我出屋,家裡的房子塌了大半,他不能再失去我。可我卻總覺得該做些什麼,跟那些大哥哥們待在一起,我覺得安心。我偷偷溜出去,跟著最近的一隻隊伍,他們鑽地縫,我也鑽地縫,他們推斷牆,我也推斷牆……後來送他們走的時候,老師和大人交給我一個紙牌牌,當時不太懂什麼意思,只知道舉著,就那樣舉著……牌子上寫著:“長大後,我也要當空降兵!”

時間一晃就到了2013年,我年滿18,可以參軍入伍的年紀。和所有青春躁動的少年一樣,我對部隊也只有朦朦朧朧的印象而已。直到戴上紅花登上大卡,5年前的記憶才像融化的冰川一般被喚醒,淌遍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車隊一路疾馳,美麗的家鄉依稀可見地震改山易川的痕跡,只是青山依舊,綠水依舊,傷痛埋在記憶裡,兵哥哥身上的綠,是記憶裡唯一鮮亮的顏色。

“不拔尖,就是不合格!”帶著我進傘訓隊的班長何小斌這樣沖我怒吼。傘訓隊的日子比新兵連還苦,我卻總有使不完的激情。我時常想起我的同桌,如果他還活著……沒有如果,揮淚灑汗趁青春是他永遠無法再企及的奢望。

“空降兵十五勇士”,我走進空降兵部隊以後才有了深入瞭解。進了傘訓隊這樣一個培養傘降骨幹的地方,我才明白“三無”意味著什麼。文字寫出花,在生死抉擇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劉海濤班長,當年去我們村的兵哥哥裡的一個,在傘訓隊遇到他的時候,我異常驚喜:我正在走的路,有當年英雄們走過的痕跡。“當兵,就要當個好兵,當人民信得過兵!”劉海濤班長每每憶起08年在災區的日子,總不忘這麼叮囑我。

很慶倖,在聽到這些話之前我也足夠努力,憑藉過硬素質,到了黃繼光連。後來代表連隊去班長集訓隊,一起參訓的還有來自全師各個連隊的優秀苗子,這其中就包括“上甘嶺特功八連”。兩個榮譽連隊的兵在一起,較量是不需要打招呼的。第一階段考核,我拿了體能十項裡六項的滿分,卻因為上肢力量不足,排名很不理想。到了第二階段考核,我的成績仍然排在第五名。

當晚我在被子裡哭了,滿腦子都是連隊榮譽,都是怎麼能比得贏。“不拔尖,就是不合格!”班長的話一直在身體裡碰撞,撞得我輾轉難眠。當兵習武,還有第二條路麼?練!飯前飯後吊單杠,抓住一切空餘時間強化上肢力量,兩隻手常常抖得握不住筷子,掌心老繭破了又好,好了又破……終於在最後階段考核中,我拿到了第二名,把特功八連的戰友超了過去。

閑下來的時候我喜歡看看夜空,老人們說,天上一顆星星就對應著地上一個逝去的人。地震中家鄉逝去的人啊,應該也融在這片交相輝映的星空裡了吧。他們一定能看到,我成了英雄部隊的一員。英雄基因的傳承比較特殊,它們會在特殊的時刻被喚醒:那一年,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把牌牌舉那麼高,今天的我才看到,當年那只綠色隊伍在我心間留下的火種。

如今,我又成了黃繼光班的副班長。從前一個人,可以在強軍路上肆意飛奔,現在,我要學著帶一個集體奔跑。我的班長李鵬超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帶兵就要愛兵,兵分到你手裡,你得把他的心一起拉進來,把班當家,思想統一了,再考慮提高軍事素質的事……”知易行難,我不太能掌握這段話的精髓,但我有自己的理解:把心融到一起,可能就是傳承。

去年休假回家,一起長大的朋友們說:“強子,總感覺你變了,又說不上來……”我知道,我沒變,只是那顆深藏於心的種子指引著我,開啟了別樣的人生副本。我毫不掩飾我的感受,當兵很值得,我非常自豪,在部隊的時候是這樣,即使將來離開了,自豪依舊!

我叫程強,22歲,一名震區兒童成長起來的空降兵,這是我的青春,熱血不改,拱衛國防。

(郭校 程強)

“我在你這個年紀,就想著要當兵。”桑樹下,我聽著他講述著當兵的故事,是那麼動人。那時,我渴望能和他一樣,穿上一身軍裝!

我始終忘不了,這群迷彩身影用3天搭起300頂帳篷,30天建好300間板房。

當我搬進了新家,迷彩叔叔卻告訴我,他就要離開了!臨行前一天,他將一摞筆記本塞到我懷裡,“你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

直到現在,我都很後悔,送迷彩叔叔走的那天都沒有問他的名字。“小傢伙,我就要走了!”他隔著車窗向我揮手,我用盡了力氣對他吼著,“叔叔,終有一天,我會成為你!”

8月,我重返這間他親手搭建的板房教室。我告訴自己,從這裡開始,我要慢慢成為這位迷彩叔叔。

初中時我學習成績並不好,爸媽常說,畢業就去當兵,但我心中一直想著考軍校。地震後,我的“洪荒之力”被激發,學習成績從排名倒數一躍成為前幾名,順利進入了重點中學。

高中三年,我將所有精力用在了讀書上,滿腦子都想著考軍校,學習成績不斷進步,就在所有人認為我不可能的時候,我成功拿到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2012年8月,我終於穿上了這一身軍裝,那一刻,我多希望迷彩叔叔能看到。

走進軍校,我從一名懵懂無知的少年慢慢成長,逐漸融入並愛上軍營,逐漸明白了軍人的使命擔當,逐漸懂得了軍人拼命守護的無上榮光。

隨後,我來到工程兵學院進行培訓。這一年,不管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始終沒有放棄。骨折時,我依然堅持在訓練場;膝蓋積液時,我還進行五公里越野;失望無助時,我抱著迷彩叔叔送我的筆記本,想起與他的約定——我一定會成為你。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0年了,而我已經邁出校門走進部隊,我滿心都是期待和歡喜,我終於成為了你!

(文字:強天林,圖片攝影:李 煌)

延伸閱讀

汶川男孩程強

當個空降兵,做個真英雄

我的青春記憶,始於2008年,什邡市,澗氐鎮。那會兒,我是一個偷跑出去玩耍的五年級學生。那場沒有半點徵兆的地震,讓我的家變得七零八落,小侄女和同桌,都在那一天永遠離開了我。我從沒有想過跑去小河邊耍一趟回來,要付出這麼昂貴的代價。那年我12歲,我的青春仿佛地震中突然聳起的崖壁,就那麼開始了。

斷壁殘垣這個詞,是我後來才學會的,課堂上老師為它釋義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全是那年的家鄉,青春記憶開始的地方。從玩耍的小河邊飛奔回來,迎接我的,卻只有漫天塵土和恐慌。沒過多久,一隊隊身著綠色迷彩的大哥哥來了這裡,我跟著村子裡活著的人一起迎接他們,我記得好多人哭了,這些大哥哥也是,一邊擦著眼淚,一遍奔向倒塌的房子。

我爸不再讓我出屋,家裡的房子塌了大半,他不能再失去我。可我卻總覺得該做些什麼,跟那些大哥哥們待在一起,我覺得安心。我偷偷溜出去,跟著最近的一隻隊伍,他們鑽地縫,我也鑽地縫,他們推斷牆,我也推斷牆……後來送他們走的時候,老師和大人交給我一個紙牌牌,當時不太懂什麼意思,只知道舉著,就那樣舉著……牌子上寫著:“長大後,我也要當空降兵!”

時間一晃就到了2013年,我年滿18,可以參軍入伍的年紀。和所有青春躁動的少年一樣,我對部隊也只有朦朦朧朧的印象而已。直到戴上紅花登上大卡,5年前的記憶才像融化的冰川一般被喚醒,淌遍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車隊一路疾馳,美麗的家鄉依稀可見地震改山易川的痕跡,只是青山依舊,綠水依舊,傷痛埋在記憶裡,兵哥哥身上的綠,是記憶裡唯一鮮亮的顏色。

“不拔尖,就是不合格!”帶著我進傘訓隊的班長何小斌這樣沖我怒吼。傘訓隊的日子比新兵連還苦,我卻總有使不完的激情。我時常想起我的同桌,如果他還活著……沒有如果,揮淚灑汗趁青春是他永遠無法再企及的奢望。

“空降兵十五勇士”,我走進空降兵部隊以後才有了深入瞭解。進了傘訓隊這樣一個培養傘降骨幹的地方,我才明白“三無”意味著什麼。文字寫出花,在生死抉擇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劉海濤班長,當年去我們村的兵哥哥裡的一個,在傘訓隊遇到他的時候,我異常驚喜:我正在走的路,有當年英雄們走過的痕跡。“當兵,就要當個好兵,當人民信得過兵!”劉海濤班長每每憶起08年在災區的日子,總不忘這麼叮囑我。

很慶倖,在聽到這些話之前我也足夠努力,憑藉過硬素質,到了黃繼光連。後來代表連隊去班長集訓隊,一起參訓的還有來自全師各個連隊的優秀苗子,這其中就包括“上甘嶺特功八連”。兩個榮譽連隊的兵在一起,較量是不需要打招呼的。第一階段考核,我拿了體能十項裡六項的滿分,卻因為上肢力量不足,排名很不理想。到了第二階段考核,我的成績仍然排在第五名。

當晚我在被子裡哭了,滿腦子都是連隊榮譽,都是怎麼能比得贏。“不拔尖,就是不合格!”班長的話一直在身體裡碰撞,撞得我輾轉難眠。當兵習武,還有第二條路麼?練!飯前飯後吊單杠,抓住一切空餘時間強化上肢力量,兩隻手常常抖得握不住筷子,掌心老繭破了又好,好了又破……終於在最後階段考核中,我拿到了第二名,把特功八連的戰友超了過去。

閑下來的時候我喜歡看看夜空,老人們說,天上一顆星星就對應著地上一個逝去的人。地震中家鄉逝去的人啊,應該也融在這片交相輝映的星空裡了吧。他們一定能看到,我成了英雄部隊的一員。英雄基因的傳承比較特殊,它們會在特殊的時刻被喚醒:那一年,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把牌牌舉那麼高,今天的我才看到,當年那只綠色隊伍在我心間留下的火種。

如今,我又成了黃繼光班的副班長。從前一個人,可以在強軍路上肆意飛奔,現在,我要學著帶一個集體奔跑。我的班長李鵬超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帶兵就要愛兵,兵分到你手裡,你得把他的心一起拉進來,把班當家,思想統一了,再考慮提高軍事素質的事……”知易行難,我不太能掌握這段話的精髓,但我有自己的理解:把心融到一起,可能就是傳承。

去年休假回家,一起長大的朋友們說:“強子,總感覺你變了,又說不上來……”我知道,我沒變,只是那顆深藏於心的種子指引著我,開啟了別樣的人生副本。我毫不掩飾我的感受,當兵很值得,我非常自豪,在部隊的時候是這樣,即使將來離開了,自豪依舊!

我叫程強,22歲,一名震區兒童成長起來的空降兵,這是我的青春,熱血不改,拱衛國防。

(郭校 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