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00年1月24日,慈禧以光緒帝名義詔溥儁為大阿哥,史稱己亥建儲

戊戌政變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三面環水的南海瀛台。康有為逃至香港,後轉至加拿大,在光緒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1899年7月20日)組織保皇會,又名中國維新會,頌揚光緒皇帝,

鼓吹君主立憲,而梁啟超則逃至日本,創刊《清議報》,醜詆慈禧太后。

常見的光緒帝照片,事實上是被修飾過的畫像,且服裝龍紋與朝珠佩戴不符清制

在康梁兩人出逃的時候,宮內傳來康有為毒殺光緒皇帝的消息,後來又傳光緒皇帝久病,由慈禧太后訓政。

民間議論紛紛,中外盛傳光緒皇帝已不在人世。兩江總督劉坤一警告道:“人情危懼,強鄰環視,難免借起兵端。”時劉坤一挾兩湖張之洞同電,而張之洞臨時要求去掉名字。劉坤一遂獨自具章,慈禧覽畢無語。時任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亦稱假若光緒皇帝去世,將為各國所不諒。結果大內允許法國使館醫生入宮中診治光緒皇帝,雲無大礙。

溥儁

守舊派大臣恐光緒皇帝怨于將來,紛紛慫恿慈禧太后廢掉光緒皇帝,但議論未決。各國公使聽聞消息後,于元旦入覲詰問理由。慈禧太后恐引起列強干涉,為測試列強態度,遂依榮祿建議,於1900年1月24日,以光緒皇帝名義頒詔,稱其不能誕育子嗣,乃立端郡王載漪之子,15歲的溥儁( jùn)為大阿哥,

史稱己亥建儲。

不過該詔書一出,隨即令天下譁然,1900年1月27日,上海電報局總辦經元善領銜通電要求光緒皇帝“力疾臨禦,勿存退位之思”。簽名者有葉瀚、馬裕藻、章炳麟、汪貽年、丁惠康、沈藎,唐才常、經亨頤、蔡元培、黃炎培等1231人。同時發表《佈告各省公啟》,要求各省共同力爭,“如朝廷不理,則請我諸工商通行罷市集議”。各國公使認為立儲事件影響中國形勢穩定,隨之提出警告,拒絕入賀。

慈禧太后

因為戊戌政變後,列強協助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往國外,使慈禧太后與守舊派大臣對列強產生怨恨。也因此對義和團采放任態度,終釀成八國聯軍入侵的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