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元件徵收30%的關稅,影響中國什麼?

一起光伏APP——光伏江湖秘笈(拿回去,好好研讀,將來必成大器)

詳情→//http://gftoutiao.com/gfpc.html

2018年1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佈,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取證和建議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批准了針對外國進口太陽能電池及元件徵收保護性關稅的決定。

根據決定,除了每年首批進口的2.5吉瓦太陽能電池免征關稅外,其餘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美國將在第一年徵收30%的關稅,第二年徵收25%的關稅,第三年徵收20%的關稅,第四年徵收15%的關稅(詳見下表)。美國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元件徵收的保護性關稅將涉及到包括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在內的太陽能產品出口國。

除了美國外,

印度也打算對進口自中國和馬拉西亞的太陽能電池和元件徵收70%的保護性關稅,徵收有效期為200天。截至目前,印度對進口太陽能產品是否徵收額外關稅還尚未做出具體決定,但相信很快也會做出決定。

美印輪番“雙反”對中國光伏企業以及光伏市場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呢?中國光伏產業還會重演“2012的遭遇”嗎?

首先,美印“雙反”的直接衝擊者是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企業,

尤其美印市場占比較大的企業。在美印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的太陽能電池和元件的成本將明顯提升,利潤則會被大大壓縮,甚至極有可能出現虧損,最終導致出口量大幅下滑,屆時可能再度重演產能過剩的局面。

其次,國內光伏產品消費者則有可能成為美印“雙反”的受益者。對國內市場而言,由於出口受限,加之近幾年光伏產能加速擴張,國內光伏產品的供給很可能會大幅增多,

在需求維持在一定水準的前提下,供給一旦超過需求的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價格下滑,這將減少安裝光伏的系統成本。

最後,儘管美印“雙方”將會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2012的遭遇”再度重演的可能性相對不大。由於中國國內市場幾乎佔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光伏市場,並且許多新興市場也在迅速崛起,這使得與2012年相比,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印市場的依賴程度出現大幅降低。

根據GTM Research相關報告,到2018年底,全球將有13個國家年光伏裝機量超過1GW,這將大大削弱美印市場對中國光伏企業的衝擊。

對中國光伏企業而言,提升自身的技術水準、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新興市場等有效策略才能不懼美印“雙反”,在生產技術、系統成本等方面形成無法比擬的國際競爭優勢才是對美印“雙反”的最強反擊。

作者:一起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