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調油市場大事記

導語:2017年中國調油市場可謂風雲變幻,經歷頗為曲折。隆眾資訊梳理了年度調油市場發生的大事記,以及對市場產生的諸多影響加以分析。

1、中石化外采政策改革

2017年3月份,中石化對下屬銷售企業下發《關於做好山東地煉成品油資源統采工作的通知》,

通知稱,從4月1日起,中石化對山東地煉汽柴油的外采,除山東石油公司仍保持直采資源的運作模式外,其他省市石油公司採購地煉資源將全部劃轉由總部實施統采。

該原文規定:堅決禁止故意繞過外采,通過中間商過票採購山東地煉資源的經營行為,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由此可見,中石化對於中間商過票的行為監管將更加嚴格。

隆眾資訊分析:中石化此次的通知,直指中間調油商、貿易商,對於社會調油商的衝擊顯而易見,17年社會調油產量將進一步下降,山東地煉廠家並無影響,反而產生了利好。

2、2017年4月混芳稀釋瀝青消費稅杳無音信

2017年4月初,市場有傳聞稱,國家將對混合芳烴、輕迴圈油和稀釋瀝青徵收消費稅。作為汽油組分原料,傳聞一出,影響業者交易心態,導致終端客戶非理性補貨,

一時間帶動汽油及汽油價格上漲明顯。但隨後,市場利好因素消散,汽油價格承壓回落,對混合芳烴等產品徵收消費稅的傳聞再度石沉大海。

隆眾資訊分析:傳聞本次徵稅方案正由財政部、稅務總局及海關總署三部門聯合制定,因此傳聞的真實度較高,對市場業者心態刺激較大,對調油市場短時間內產生了重大影響。

3、環保風暴席捲全國,調油行業壓力重重

2017年上半年,安全事故頻發,7月份開始,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進入全面部署階段,“一刀切,運動式”的環保風暴席捲了全國多地。重壓之下,一經查處先交罰款,再改裝置,最後限量生產。而拒不履行者不僅要被列入失信“黑名單”更要面臨斷水斷電等一系列強制性措施。

多數行業受到重挫,尤其調油行業更為嚴峻。一時間,多家中小調油企業被迫關門,同樣受到重創的還有原料生產企業,比如烷基化及MTBE生產企業。

隆眾資訊分析:此次環保檢查規模之大,形勢之嚴峻,可謂前所未有,對調油市場產生了致命性打擊。通過這次行動,不少中小規模調油商已關門歇業,調油市場經歷了一輪大洗牌,市場風氣得到了肅清。

4、成品油升級步伐加快

2017年3月23日,環境保護部會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及有關單位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就油品質量有關事項通知如下:“2+26”城市率先完成城市車用柴油和普通柴油並軌,9月底前,全部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禁止銷售普通柴油。

2017年9月25日,為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和國務院第90次常務會議有關要求和部署,加快推進成品油品質升級,改善空氣品質,經國務院同意,2017年1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硫含量不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同時停止國內銷售硫含量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

2017年7月份包括山東在內的華北大區的主營、地方煉廠均在開展國六汽油的置換,以便配合“2+26”城市於今年9月底前全部供應符合國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的工作。

山東省在國家規定的“2+26”城市濟南、德州、聊城、濱州、濟寧、菏澤、淄博7個市公司及增加的泰安、萊蕪2個市公司,提前完成了汽柴油國6標準升級置換工作,從10月1日起正式銷售。河南及山西全省也已完成汽柴油標準升級的置換工作。

隆眾資訊分析:今年以來,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家針對空氣環境品質問題愈發重視,此次國家年內兩次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更是體現了國家從源頭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防治環境污染的決心。據隆眾資訊瞭解,山東獨立煉廠作為國內地方煉油企業代表,通過不斷深化產業結構,早已整體具備生產高品質油品的能力,提前與國家政策接軌,對全國市場進行佈局。

5、乙醇汽油推廣加快,三年實現全面覆蓋

2017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

目前全國11省試點推廣乙醇汽油,成分10%燃料乙醇配90%組分汽油,基本全由主營提供,地煉供應量極少。其中地煉供應的部分,中石化主要從地煉外采組分汽油自己調和成品,中石油則向地煉提供燃料乙醇再采回成品乙醇汽油。雖理論上乙醇汽油不會增加汽車能耗,但實際使用中車主多反映油不耐燒,故試點推廣進度緩慢,乙醇汽油在加油站普及程度不高。

另外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印發的《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17〕1508號)和《山東省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辦法》(省政府令302號)要求,特制定《山東省車用乙醇汽油推廣方案》。時間為2018年3月30日前,對山東地區車用乙醇推廣使用先行的8個市,開展市場檢查、集中整治行動,掃除監管死角。範圍為濟南、棗莊、泰安、濟寧、臨沂、德州、聊城、菏澤8個市。

隆眾資訊分析:國家對於乙醇汽油的推廣勢在必行,且進程不斷推進中,乙醇汽油的應用又將對調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首當其衝的當屬MTBE。若全面推廣乙醇汽油,那麼MTBE將被禁止添加而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山東地區為主要的MTBE供應市場,而此次山東地區最先實施乙醇汽油銷售,將對MTBE企業產生直接的影響。

6、雲南石化、惠煉二期千萬噸級煉油項目投產

2017年第三季度,1300萬噸/年雲南煉化項目以及惠州煉化1000萬噸/年二期煉油項目相繼投產。

雲南石化作為西南地區第二個千萬噸煉油項目,同時是中國石油的一支新軍,其1000萬噸/年的成品油年產量,足以滿足雲南當地960萬噸的汽、柴油表觀消費量,其投產後或將促使西南區域成品油資源流通格局重新洗牌。惠煉二期煉油工程投產後,將進一步增強惠州煉化一體化基地的活力和動力,對於大亞灣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園區,促進廣東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保障國家清潔能源供應具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隆眾資訊分析:“十三五”期間國內主營以及民營煉化項目建設方興未艾,隨著我國大型煉化項目相繼投產,預計2022年之前,國內新建或改擴建煉油能力最高或將達到18600萬噸/年,民營煉廠煉油規模或將增至3.7億噸/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後期社會調油商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窄。

更多油品資訊地煉裝車價原油收盤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隆眾資訊:longzhongjituan1988

加快推進成品油品質升級,改善空氣品質,經國務院同意,2017年1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硫含量不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同時停止國內銷售硫含量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

2017年7月份包括山東在內的華北大區的主營、地方煉廠均在開展國六汽油的置換,以便配合“2+26”城市於今年9月底前全部供應符合國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的工作。

山東省在國家規定的“2+26”城市濟南、德州、聊城、濱州、濟寧、菏澤、淄博7個市公司及增加的泰安、萊蕪2個市公司,提前完成了汽柴油國6標準升級置換工作,從10月1日起正式銷售。河南及山西全省也已完成汽柴油標準升級的置換工作。

隆眾資訊分析:今年以來,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家針對空氣環境品質問題愈發重視,此次國家年內兩次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更是體現了國家從源頭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防治環境污染的決心。據隆眾資訊瞭解,山東獨立煉廠作為國內地方煉油企業代表,通過不斷深化產業結構,早已整體具備生產高品質油品的能力,提前與國家政策接軌,對全國市場進行佈局。

5、乙醇汽油推廣加快,三年實現全面覆蓋

2017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

目前全國11省試點推廣乙醇汽油,成分10%燃料乙醇配90%組分汽油,基本全由主營提供,地煉供應量極少。其中地煉供應的部分,中石化主要從地煉外采組分汽油自己調和成品,中石油則向地煉提供燃料乙醇再采回成品乙醇汽油。雖理論上乙醇汽油不會增加汽車能耗,但實際使用中車主多反映油不耐燒,故試點推廣進度緩慢,乙醇汽油在加油站普及程度不高。

另外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印發的《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17〕1508號)和《山東省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辦法》(省政府令302號)要求,特制定《山東省車用乙醇汽油推廣方案》。時間為2018年3月30日前,對山東地區車用乙醇推廣使用先行的8個市,開展市場檢查、集中整治行動,掃除監管死角。範圍為濟南、棗莊、泰安、濟寧、臨沂、德州、聊城、菏澤8個市。

隆眾資訊分析:國家對於乙醇汽油的推廣勢在必行,且進程不斷推進中,乙醇汽油的應用又將對調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首當其衝的當屬MTBE。若全面推廣乙醇汽油,那麼MTBE將被禁止添加而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山東地區為主要的MTBE供應市場,而此次山東地區最先實施乙醇汽油銷售,將對MTBE企業產生直接的影響。

6、雲南石化、惠煉二期千萬噸級煉油項目投產

2017年第三季度,1300萬噸/年雲南煉化項目以及惠州煉化1000萬噸/年二期煉油項目相繼投產。

雲南石化作為西南地區第二個千萬噸煉油項目,同時是中國石油的一支新軍,其1000萬噸/年的成品油年產量,足以滿足雲南當地960萬噸的汽、柴油表觀消費量,其投產後或將促使西南區域成品油資源流通格局重新洗牌。惠煉二期煉油工程投產後,將進一步增強惠州煉化一體化基地的活力和動力,對於大亞灣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園區,促進廣東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保障國家清潔能源供應具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隆眾資訊分析:“十三五”期間國內主營以及民營煉化項目建設方興未艾,隨著我國大型煉化項目相繼投產,預計2022年之前,國內新建或改擴建煉油能力最高或將達到18600萬噸/年,民營煉廠煉油規模或將增至3.7億噸/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後期社會調油商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窄。

更多油品資訊地煉裝車價原油收盤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隆眾資訊:longzhongjituan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