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機場“智慧”建設走在前列 未來可“一證通關”

膠東國際機場效果圖。未來將全面實現“一證通關”和自助旅客安檢驗證,最大限度簡化乘機程式。

2017年,青島機場旅客輸送量達232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 青島機場供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徐東昌 李振東

2017年,青島機場穩步推進主輔業協同戰略實施和新機場全面建設,在實現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也編織了更為通達便捷的航線網路,旅客輸送量持續攀升。

2018年,青島機場將對標行業一流機場,全力建設好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為2019年順利轉場打好基礎。據悉,新機場是國內第一個在建設前期就引入資訊化規劃的機場,在“智慧服務”方面將要作出重大突破。近日,記者走近建設中的青島新機場,用未來的視角體驗“智慧機場”的全貌。

出行重點打造“三個一”

對於旅客來說,航空出行基本可分為交通、值機、安檢、登機4個階段。

現有機場服務更多地聚焦在值機和安檢這兩個環節,推出了自助值機、一證通關、人臉識別、快速安檢等一系列便捷智慧化管道,但相較于旅客日益增長的對更高標準、更人性化的服務需求的渴望以及高鐵和公路客運不斷提高的軟服務來說,旅客更希望得到的是“全程關懷式”出行服務。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在“智慧服務”方面將要作出重大突破。

重點打造出行“三個一”,即“一張臉”“一張證”“一塊屏”。即通過人臉識別、一證通關、自助航顯等先進技術和方式實現高效出行。此外,通過GPS、物聯網、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感知和定位服務物件,自動獲取旅客、貨主等服務物件關注的航班、行李、氣象、貨物、櫃檯、登機口等資訊,並自動根據約定的服務協定主動及時提供所需的服務。通過刷手機、刷身份證,讓旅客資訊相互關聯。
同時借助自助航顯、自助導引、自助問詢、自助行李托運、自助通關、自助登機等各種自助服務,讓旅客享受更加便捷服務。

未來過安檢主要靠刷臉

未來,膠東國際機場啟用後,乘客在完成購票等前期環節之後,在出行當天,移動終端的“青島機場”或者其他合作方的協力廠商APP,將為乘客提供“全程關懷式”服務。出門前,會自動收到推送消息,提醒天氣和交通等可能對旅途造成影響的必要資訊,並規劃直達機場的最佳路徑。

倘若是自駕,在到達機場前,乘客會收到關於停車場車位的相關推送,並提供基於場景的導航和資訊服務。如果乘客需要就餐,會提示周邊餐廳資訊;在航站樓內,乘客還會得到室內導航服務,時刻提醒乘機時間、登機口等資訊。

此外,膠東機場還將全面實現“一證通關”和自助旅客安檢驗證,不需要登機牌,使用身份證即可進行安檢登機,最大限度簡化乘機程式。值得一提的是,膠東機場規劃的40條安檢通道中,只有6條人工櫃檯通道,其餘全部採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慧驗證通道。乘客將體驗到真正智慧便捷的出行。

對危險人和物自動定位

機場運行資訊資料的共用問題一直是機場管理的痛點。膠東機場力爭在全面資訊資料互通互聯方面走在前列。青島新機場與高地鐵、地方交通部門、空管部門、駐場單位、航信以及其他機場之間建立了資料共用協調機制,實現大運控,將為機場運行管理提供強有力支撐。以生產運行的標準、邏輯、流程、協定為指導,通過對航空器、旅客、行李、貨郵等保障對象和保障人員及車輛的自動感知、定位、追蹤,實現航班資訊的自動獲取、資源的自動分配、人員的科學調配、車輛的智慧調度、費用的自動結算,達到對生產運行各環節的智慧化監管、流程控制、運行調度和工作協同的目的,使生產智慧化。

對民航安全工作而言,如何及時制止各種可能危及民航安全的事情發生,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歷久彌新的工作課題。膠東機場通過建立統一的安全資訊平臺,將機場監控、門禁、周界、安檢資訊、X光機等安全防範相關系統整合起來,實現安防資訊智慧獲取,入侵、越界等安防事件智慧俘獲,危險人和物自動定位和預警,相關安防資訊的自動關聯(如旅客姓名、航班、行李、機場運動軌跡及其相應音視頻、座位等),異常情況的自動報警和控制、緊急情況相關安防系統的智慧協同工作,安全事件及其資訊自動關聯,安全管理體系系統化運行等。

29項指標躋身全球前10位

據悉,在全面建設膠東國際機場的同時,青島機場集團去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7年,青島機場起降17.88萬架次,旅客輸送量達232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5%、13.2%。

去年,青島機場以國際城市戰略為統領,積極融入國際化服務體系。在持續優化航線網路,構建“走向世界”的主業佈局基礎上,積極對標國際先進機場,引進全球民航最具權威的國際機場協會機場(ACI)服務品質調查評價體系,落實“精細化服務”,著力實現服務工作的國際化、精細化,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青島機場安質部服務品質管制專業線經理段妮娜介紹,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青島機場的ACI全球排名同比提升9位,達到全球第17位,“值機人員工作效率”等29項指標躋身全球前10位。同時青島機場積極參與行業服務標準制定,“標準化+”等工作穩步推進。“翼路真情”服務團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先後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等保障,在國際會議舞臺展現有青島機場特色的“青島樣本”。

洲際直航航線達到8條

通過構築中轉網路,青島機場引進柬埔寨百善航空、越南航空等外國航空公司,開發“國內城市、日韓、東南亞地區經青島轉洲際”等中轉產品,全年運送洲際旅客21萬余人次。機型配比持續優化,保障起降波音787、空客330等大型飛機數量同比增長5.7倍。新引進過夜飛機7架。完成中轉廳改造及配套系統建設,中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推進與“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間的佈局,全年青島至重慶、西安、昆明等航點運力平均同比增長9.6%。在一、二、四季度深度挖潛,航班架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2%。青島機場發展部航線開發經理楊晨介紹,截至目前,青島機場已開通青島至法蘭克福、三藩市、墨爾本、溫哥華、莫斯科、悉尼、倫敦、洛杉磯直航航線,洲際直航航線總數達到8條,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位。2017年全年,洲際航線運營航班起降1517架次,同比增長139.7%,旅客輸送量232410人次,同比增長265.0%,平均客座率60.4%,貨郵輸送量9696.1噸,同比增長92.3%。

新機場建設完成“主體攻堅”

主業發展的同時,青島機場的輔業發展也是亮點紛呈。依託資源整合、協同運轉,兩艙服務、地面運輸等業務利潤增幅分別達32%、71%。輔業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啟動規劃物業、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的發展路徑。2017年12月8日,進口水果指定入境口岸正式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同時,還建設了3個公務機專用停機坪,並在全國率先成立公務機公司,打造了包含地勤、接待等全套個性化服務的保障鏈條,成為國內公務機接待架次增長最快的空港之一。

2017年,青島新機場高品質完成工程建設的“主體攻堅”。航站區的非影響區屋面、幕牆達到閉水條件,影響區主體結構施工完成,精裝工程即將啟動。綜合交通完成高地鐵代建主體結構施工,塔臺工程已突破正負零,轉為地上施工階段。飛行區完成水穩層施工的30%,年後道面工程將全面啟動。借助協力廠商檢測及評估,建立多層級安全管理體系。高效率推進新老機場“建管融合”。持續完善新老機場對接機制。

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永泉表示,2018年,青島機場將對標行業一流機場,圍繞“基礎+品質”的主基調,力爭實現“党的建設、管理型機場、運營品質、國際化水準、輔業提質、新機場安全品質管制”六大方面工作“走在前列”,努力早日成為與日韓主要機場比肩的國際化航空樞紐。

[編輯: 張珍珍]

值得一提的是,膠東機場規劃的40條安檢通道中,只有6條人工櫃檯通道,其餘全部採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慧驗證通道。乘客將體驗到真正智慧便捷的出行。

對危險人和物自動定位

機場運行資訊資料的共用問題一直是機場管理的痛點。膠東機場力爭在全面資訊資料互通互聯方面走在前列。青島新機場與高地鐵、地方交通部門、空管部門、駐場單位、航信以及其他機場之間建立了資料共用協調機制,實現大運控,將為機場運行管理提供強有力支撐。以生產運行的標準、邏輯、流程、協定為指導,通過對航空器、旅客、行李、貨郵等保障對象和保障人員及車輛的自動感知、定位、追蹤,實現航班資訊的自動獲取、資源的自動分配、人員的科學調配、車輛的智慧調度、費用的自動結算,達到對生產運行各環節的智慧化監管、流程控制、運行調度和工作協同的目的,使生產智慧化。

對民航安全工作而言,如何及時制止各種可能危及民航安全的事情發生,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歷久彌新的工作課題。膠東機場通過建立統一的安全資訊平臺,將機場監控、門禁、周界、安檢資訊、X光機等安全防範相關系統整合起來,實現安防資訊智慧獲取,入侵、越界等安防事件智慧俘獲,危險人和物自動定位和預警,相關安防資訊的自動關聯(如旅客姓名、航班、行李、機場運動軌跡及其相應音視頻、座位等),異常情況的自動報警和控制、緊急情況相關安防系統的智慧協同工作,安全事件及其資訊自動關聯,安全管理體系系統化運行等。

29項指標躋身全球前10位

據悉,在全面建設膠東國際機場的同時,青島機場集團去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7年,青島機場起降17.88萬架次,旅客輸送量達232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5%、13.2%。

去年,青島機場以國際城市戰略為統領,積極融入國際化服務體系。在持續優化航線網路,構建“走向世界”的主業佈局基礎上,積極對標國際先進機場,引進全球民航最具權威的國際機場協會機場(ACI)服務品質調查評價體系,落實“精細化服務”,著力實現服務工作的國際化、精細化,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青島機場安質部服務品質管制專業線經理段妮娜介紹,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青島機場的ACI全球排名同比提升9位,達到全球第17位,“值機人員工作效率”等29項指標躋身全球前10位。同時青島機場積極參與行業服務標準制定,“標準化+”等工作穩步推進。“翼路真情”服務團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先後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等保障,在國際會議舞臺展現有青島機場特色的“青島樣本”。

洲際直航航線達到8條

通過構築中轉網路,青島機場引進柬埔寨百善航空、越南航空等外國航空公司,開發“國內城市、日韓、東南亞地區經青島轉洲際”等中轉產品,全年運送洲際旅客21萬余人次。機型配比持續優化,保障起降波音787、空客330等大型飛機數量同比增長5.7倍。新引進過夜飛機7架。完成中轉廳改造及配套系統建設,中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推進與“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間的佈局,全年青島至重慶、西安、昆明等航點運力平均同比增長9.6%。在一、二、四季度深度挖潛,航班架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2%。青島機場發展部航線開發經理楊晨介紹,截至目前,青島機場已開通青島至法蘭克福、三藩市、墨爾本、溫哥華、莫斯科、悉尼、倫敦、洛杉磯直航航線,洲際直航航線總數達到8條,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位。2017年全年,洲際航線運營航班起降1517架次,同比增長139.7%,旅客輸送量232410人次,同比增長265.0%,平均客座率60.4%,貨郵輸送量9696.1噸,同比增長92.3%。

新機場建設完成“主體攻堅”

主業發展的同時,青島機場的輔業發展也是亮點紛呈。依託資源整合、協同運轉,兩艙服務、地面運輸等業務利潤增幅分別達32%、71%。輔業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啟動規劃物業、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的發展路徑。2017年12月8日,進口水果指定入境口岸正式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同時,還建設了3個公務機專用停機坪,並在全國率先成立公務機公司,打造了包含地勤、接待等全套個性化服務的保障鏈條,成為國內公務機接待架次增長最快的空港之一。

2017年,青島新機場高品質完成工程建設的“主體攻堅”。航站區的非影響區屋面、幕牆達到閉水條件,影響區主體結構施工完成,精裝工程即將啟動。綜合交通完成高地鐵代建主體結構施工,塔臺工程已突破正負零,轉為地上施工階段。飛行區完成水穩層施工的30%,年後道面工程將全面啟動。借助協力廠商檢測及評估,建立多層級安全管理體系。高效率推進新老機場“建管融合”。持續完善新老機場對接機制。

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永泉表示,2018年,青島機場將對標行業一流機場,圍繞“基礎+品質”的主基調,力爭實現“党的建設、管理型機場、運營品質、國際化水準、輔業提質、新機場安全品質管制”六大方面工作“走在前列”,努力早日成為與日韓主要機場比肩的國際化航空樞紐。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