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鄭州西流湖公園牡丹園免費開放 廢棄水囤成經典景觀

廢棄水囤改造後,成了牡丹園第一景。

廢棄水囤改造後,成了牡丹園第一景。

映象網快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眼下,正是牡丹花開時,鄭州市西流湖公園牡丹園免費對鄭州市民開放。然而,市民不知道的是,裡面的第一個經典小景點,竟然是一個原來廢棄的水囤改造的,反而成了最有意味的一部分。

從4月10日開始,鄭州市西流湖公園牡丹園正式迎接市民。4月11日上午,不少市民紛紛前往觀賞牡丹。沿臺階進入牡丹園,映入眼簾的是擺放的小品景觀,後面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奇特圓形建築,正面寫著“牡丹園”三個字。這個圓形建築通身白色,繪著藍色的各種牡丹圖案,頗有一種“青花瓷”的韻味。

“這是個啥東西啊,咋建成這樣?不過挺別致的,進牡丹園先看這個造型,很有新意,

古色古香,跟牡丹園很配。”一名上了年紀的攝影人士說。不少市民也紛紛表示,這個造型確實很有新意。很多人都是先圍著這個圓形建築轉一圈,先欣賞上面的牡丹繪畫,然後再去看真正的牡丹。

牡丹園裡鮮花怒放。

西流湖公園書記徐紅宇介紹,

這個奇特的圓形建築,其實只是一個廢棄的水囤。在最初的時候,水囤用於囤水,方便附近澆灌。後來,西流湖公園用水越來越方便,水囤就廢棄了。

“雖然廢棄了,但是一直立在這裡。有的人說把它拆了吧,一點用也沒有,還有礙觀瞻,影響周邊的環境。我們公園裡經過商量,把它粉刷一新,畫上畫,題上‘牡丹園’,這樣就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了。這也算是廢物再利用吧。不過,它再起確實成了一個經典景點,

市民來牡丹園,首先看到的就是它,而且確實也很有特色,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它原來是什麼。”徐紅宇說。

據瞭解,西流湖公園牡丹園位於公園北湖東岸,占地面積14.18畝,種植歷史已達30年。種植牡丹1400多株,有烏龍捧盛、洛陽紅、大金粉、首案紅、烏金耀輝、冠世墨玉等120個品種。園內除種植牡丹外,也有13個品種的芍藥,共計500多株。西流湖公園的牡丹園在花展期間免費向全體市民開放,

現在正是花開時節,喜歡牡丹的市民可前往觀賞。公園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文明賞花,不要亂折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