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冰花男孩”的故事感動了你,而他們的故事更是打動了我……

冬至時節

快報君推送了一篇

如今年關將至

我們再來聽聽

援甘思明人在臨夏的小故事吧

背景介紹

臨夏縣是國家六盤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由思明區結對幫扶。思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與臨夏縣的東西部扶貧協作,與臨夏縣委、縣政府共同商議,攜手奔小康,著力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扶貧協作,廣泛動員幹部群眾和轄內重要單位、優質資源參與扶貧協作,逐步形成了以組織領導強有力、資金支援高增長、人才支援多批次、產業合作有成效、勞務協作多方位、攜手奔小康全覆蓋的扶貧協作新格局。

思 明

臨夏

相隔的是近30多度的溫差

是海邊與高原的落差

是東部與西部

一起攜手,奮力協作~

2017年思明區與臨夏縣

東西部扶貧協作主要做法與成效

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扶貧協作工作機制

思明區與臨夏縣

雙方領導定期互訪

實地考察調研

制定對口幫扶規劃

開展東西協作

加大幫扶力度,

改善貧困村基礎條件

2017年,思明區投入

幫扶資金1667萬元

超過2013-2016年的投入總和

將臨夏縣尹集鎮新發村、漫路鄉張家灣村

等10個專案村列為對接幫扶村

每村落實幫扶資金50萬元

實施了尹集鎮新發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深化勞務幫扶,

開展就業培訓和勞務輸轉

互設勞務協作站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專題培訓

幫助臨夏縣培訓520人

加強兩地勞務輸轉

向廈門輸轉勞動力300人

實現穩定就業

拓展了貧困群眾的增收門路

強化人才幫扶,

為脫貧攻堅提供智力支援

採取短期多批次培訓模式

選派思明區教育、衛生

等方面人才

加大支教支醫力度

目前已派出黨政掛職幹部2人,已先後派出10名骨幹教師到臨夏縣開展短期多批次的支教活動,實現支教學科對接全覆蓋,有力幫扶了臨夏縣教育事業。另外,通過廈門市衛計委和思明區的派遣,先後有7名醫生到臨夏縣開展支醫工作。

強化產業幫扶,

打牢穩定增收的基礎

成立臨夏縣

思明開元投資有限公司

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

通過投資實體

發展產業

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助推脫貧增收

區街居結對幫扶,

東西部攜手奔小康

思明區10個街道、10個社區

結對幫扶臨夏縣

10個鄉鎮、10個貧困村;

思明區教育局、人社局、工會及4所學校

與臨夏縣對口部門、對口學校

簽訂結對幫扶協議

全方位開展幫扶工作

專門製作的幫扶戶的門牌和結對村的牌子

通過深化全方位東西協作幫扶,

2017年,臨夏縣有

942戶4224名貧困人口

從思明區的幫扶措施中直接受益,

實現了穩定脫貧

成效看資料

或許簡單直觀

卻總是冰冷

打動人心的

往往是那些背後的故事……

帶著三件“法寶”,用工作成效觸動

白麗城

思明區開元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掛職臨夏縣副縣長

“幫扶不單單只是掛職幹部的事,而是要讓掛職幹部成為兩地溝通的橋樑”

白麗城說,不管是掛職幹部還是支醫支教人員,都是帶著為民情懷、帶著“廈門智慧”、帶著“消滅貧困,共同富裕”夢想一起來的,有了這三件“法寶”,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就都能解決。

我們用扎實的工作,得到了臨夏縣幹部群眾的肯定。臨夏縣委書記安華山說,“思明區委區政府和各級幫扶幹部主動擔當責任,誠心誠意、真幫真扶,在項目、資金、人才、勞務、產業等方面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在臨夏縣脫貧攻堅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過段時間,臨夏縣黨員幹部150多人將分三個班次赴廈門考察學習。

一起採集民族之花

洪 玲

廈門市濱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

赴臨夏縣支教教師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月,卻是很精彩、很有體驗的一個月”

“當時正在給濱東小學的學生們上關於黃河發源地的一課,所以接到去臨夏的通知就馬上答應了。我還和同學們說,回來告訴他們黃河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洪玲笑著說。

針對臨夏縣不夠關注非考試學科的現象,支教老師們介紹了思明區如何重視和開展考察學科的理論,用開公開課來展示學科成效。洪玲特別結合當地學生的特點,新備了一堂課《一起採集民族之花》。

通過品嘗當地美食、分小組介紹民族資料、鼓勵學生創編民族舞蹈,讓學生們學在玩中,玩在學中,開放學生思維,師生零距離互動。洪玲說,聽課的老師和孩子們都覺得一節課好快,課原來可以這麼上,學生們的狀態也從拘謹到舒展,再到活躍,這就是讓聽課老師們瞭解考察學科重要性的最直接的方式。

除了開公開課,支教的老師們還策劃舉辦了“愛動全城 美在心間”的畫展,400多幅從廈門寄過來的師生作品在三位元支教老師的佈置下,得到了臨夏師生的熱烈歡迎。

“不後悔,很光榮”

周焱玲

赴臨夏縣支醫醫生

“看著他們淳樸的眼神,你就能領會到他們對你的信任”

周焱玲說,她是自願報名前去支醫的,走的時候想得特別好,但是真正到了臨夏縣的時候,生活、氣候等的不習慣,讓她的豪情萬丈慢慢歸於平靜,“但是卻一點都不後悔”。記得有一次,一位產婦由於產後疏於觀察出現了失血性休克,值班醫生跑來找她尋求幫忙,經過輸血等一系列搶救,40分鐘後產婦終於轉危為安。

“雖然40分鐘可能很短,可是在那種缺醫少藥的條件下,看到病人及她丈夫的無助,真的很心急地想幫助他們”。第二天查房的時候,那位產婦氣色好了許多,還問周焱玲吃早飯了嗎,周焱玲說,一句簡單的問候,從他們淳樸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信任。

除了在臨夏縣醫院的門診和病房,周焱玲還在8個縣輪流講座、巡迴授課。經過搶救那位三胎產婦的事之後,周焱玲及時總結經驗,結合實際病例分析,對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產時、產後規範性診療的培訓。兩個月的支醫期結束,臨夏的醫生也常常在微信上和周焱玲聯繫,交流問題。白麗城也和思明區委宣傳部聯繫,協同拍攝周焱玲健康講座的視頻寄到臨夏縣,上周也已在臨夏縣電視臺播出。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

東西部協作

一齊同富裕

思明一直在努力!

部分圖片為網路搜索

總編:尤小波

值班副主任:方文傑

常務副主編:林為棟

記者、編輯:韓婉秋

值班編輯:薛曉瑩

深化勞務幫扶,

開展就業培訓和勞務輸轉

互設勞務協作站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專題培訓

幫助臨夏縣培訓520人

加強兩地勞務輸轉

向廈門輸轉勞動力300人

實現穩定就業

拓展了貧困群眾的增收門路

強化人才幫扶,

為脫貧攻堅提供智力支援

採取短期多批次培訓模式

選派思明區教育、衛生

等方面人才

加大支教支醫力度

目前已派出黨政掛職幹部2人,已先後派出10名骨幹教師到臨夏縣開展短期多批次的支教活動,實現支教學科對接全覆蓋,有力幫扶了臨夏縣教育事業。另外,通過廈門市衛計委和思明區的派遣,先後有7名醫生到臨夏縣開展支醫工作。

強化產業幫扶,

打牢穩定增收的基礎

成立臨夏縣

思明開元投資有限公司

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

通過投資實體

發展產業

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助推脫貧增收

區街居結對幫扶,

東西部攜手奔小康

思明區10個街道、10個社區

結對幫扶臨夏縣

10個鄉鎮、10個貧困村;

思明區教育局、人社局、工會及4所學校

與臨夏縣對口部門、對口學校

簽訂結對幫扶協議

全方位開展幫扶工作

專門製作的幫扶戶的門牌和結對村的牌子

通過深化全方位東西協作幫扶,

2017年,臨夏縣有

942戶4224名貧困人口

從思明區的幫扶措施中直接受益,

實現了穩定脫貧

成效看資料

或許簡單直觀

卻總是冰冷

打動人心的

往往是那些背後的故事……

帶著三件“法寶”,用工作成效觸動

白麗城

思明區開元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掛職臨夏縣副縣長

“幫扶不單單只是掛職幹部的事,而是要讓掛職幹部成為兩地溝通的橋樑”

白麗城說,不管是掛職幹部還是支醫支教人員,都是帶著為民情懷、帶著“廈門智慧”、帶著“消滅貧困,共同富裕”夢想一起來的,有了這三件“法寶”,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就都能解決。

我們用扎實的工作,得到了臨夏縣幹部群眾的肯定。臨夏縣委書記安華山說,“思明區委區政府和各級幫扶幹部主動擔當責任,誠心誠意、真幫真扶,在項目、資金、人才、勞務、產業等方面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在臨夏縣脫貧攻堅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過段時間,臨夏縣黨員幹部150多人將分三個班次赴廈門考察學習。

一起採集民族之花

洪 玲

廈門市濱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

赴臨夏縣支教教師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月,卻是很精彩、很有體驗的一個月”

“當時正在給濱東小學的學生們上關於黃河發源地的一課,所以接到去臨夏的通知就馬上答應了。我還和同學們說,回來告訴他們黃河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洪玲笑著說。

針對臨夏縣不夠關注非考試學科的現象,支教老師們介紹了思明區如何重視和開展考察學科的理論,用開公開課來展示學科成效。洪玲特別結合當地學生的特點,新備了一堂課《一起採集民族之花》。

通過品嘗當地美食、分小組介紹民族資料、鼓勵學生創編民族舞蹈,讓學生們學在玩中,玩在學中,開放學生思維,師生零距離互動。洪玲說,聽課的老師和孩子們都覺得一節課好快,課原來可以這麼上,學生們的狀態也從拘謹到舒展,再到活躍,這就是讓聽課老師們瞭解考察學科重要性的最直接的方式。

除了開公開課,支教的老師們還策劃舉辦了“愛動全城 美在心間”的畫展,400多幅從廈門寄過來的師生作品在三位元支教老師的佈置下,得到了臨夏師生的熱烈歡迎。

“不後悔,很光榮”

周焱玲

赴臨夏縣支醫醫生

“看著他們淳樸的眼神,你就能領會到他們對你的信任”

周焱玲說,她是自願報名前去支醫的,走的時候想得特別好,但是真正到了臨夏縣的時候,生活、氣候等的不習慣,讓她的豪情萬丈慢慢歸於平靜,“但是卻一點都不後悔”。記得有一次,一位產婦由於產後疏於觀察出現了失血性休克,值班醫生跑來找她尋求幫忙,經過輸血等一系列搶救,40分鐘後產婦終於轉危為安。

“雖然40分鐘可能很短,可是在那種缺醫少藥的條件下,看到病人及她丈夫的無助,真的很心急地想幫助他們”。第二天查房的時候,那位產婦氣色好了許多,還問周焱玲吃早飯了嗎,周焱玲說,一句簡單的問候,從他們淳樸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信任。

除了在臨夏縣醫院的門診和病房,周焱玲還在8個縣輪流講座、巡迴授課。經過搶救那位三胎產婦的事之後,周焱玲及時總結經驗,結合實際病例分析,對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產時、產後規範性診療的培訓。兩個月的支醫期結束,臨夏的醫生也常常在微信上和周焱玲聯繫,交流問題。白麗城也和思明區委宣傳部聯繫,協同拍攝周焱玲健康講座的視頻寄到臨夏縣,上周也已在臨夏縣電視臺播出。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貧,切忌喊口號。

東西部協作

一齊同富裕

思明一直在努力!

部分圖片為網路搜索

總編:尤小波

值班副主任:方文傑

常務副主編:林為棟

記者、編輯:韓婉秋

值班編輯:薛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