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銳參考|非買“日本製造”不可?日本大學生:沒“中國製造”就沒法生活

作為日本社會中堅力量候補梯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持有怎樣的中國觀、日本觀以及中日關係觀?他們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是否關心國內政治話題?他們的家庭觀、生育觀又是怎樣的?……帶著眾多問題,

參考消息記者與日本東京經濟大學部分大學生近日進行了座談。通過與他們的交流,記者瞭解到,網路和社交媒體已成為當代日本大學生群體獲取新聞資訊的“制高點”。在有關中國資訊的傳播過程中,由於到過中國、對中國有直觀印象的日本人畢竟只占少數,而日本一些主流媒體習慣性地“負面性選擇”、“價值觀選擇”和網路、社交媒體上氾濫的“無底線傳播”,
許多中國資訊受到扭曲甚至故意歪曲。這對日本青年的中國觀形成了較大影響。

不過,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覺察出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太多的負面取向,有了“不能光聽媒體一面之詞”這樣的認識。參加座談的日本高等學府的學子,也希望能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來增進中日兩國民眾對彼此的瞭解和信任。本文是座談會發言摘要,以及記者對發言背景的介紹和點評。

參考消息記者與日本東京經濟大學學生座談肯定都會想向外推銷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還要修憲。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而修憲這種說法,我沒法理解。”

關根同學說:“自衛隊現在主要是做後勤支援。如果修憲後,可能就得上戰場。

我不是當事人,所以沒仔細考慮過。但是,美國很強勢,說不定會迫於美國的壓力那麼做。”

對於如何看待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以及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存在,岡田同學說:“日本和美國的關係不錯,我挺喜歡這種狀態。我參加過美軍舉辦的活動,很好,很喜歡。”

長谷川同學說:“我認為日本和美國的關係非常好,雖然有些時候有負面的報導,但是有美國駐軍在,有被保護的安全感。

雖然駐軍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整體是好的。”

金子同學認為:“日本和美國的關係,目前是健康的。但是,美國永遠駐軍下去還是有問題的,日本自己的事兒,就應該自己管。美軍駐地的費用是很大的,比如沖繩基地,費用很高。我去過沖繩,觀光時就能看到美軍飛機飛來飛去,美軍基地的噪音非常大。總之,自己的國家最好是自己管理。”

記者點評:

與我們座談的日本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後。

這是一個一出生就享受著和平、舒適、安逸、富有的群體,周圍的一切都像空氣和水一樣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地存在著,包括駐日美軍。

從精神狀態看,日本90後是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安定而缺乏闖勁和冒險精神的一代人。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對政治漠然,但出於對“變化”和“未知”的恐懼,相當重視和平。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2017年實施的民調顯示,80後和90後群體反對修憲的比例要高於70後和60後等其他年齡段,幾乎和經受過殘酷戰爭洗禮的“爺爺輩”不相上下。他們即便贊成修憲,也往往反對修改憲法第九條。

因為本屆日本政府受到一些年輕人的歡迎,所以日本年青一代被認為走向了“保守化”。但從修憲問題的態度上可見,90後政治傾向並不激進保守,即便主張修憲,也要求在達成全民共識的前提下進行。政府之所以受到一部分90後追捧,更多的是因為這幾年日本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就業形勢有了改善,因此賦予了重視安逸、安全的90後“安心感”,而不是日本政府的保守政治立場獲得了他們支持。

不再堅持“男主外、女主內”

人口急劇減少和老齡化加劇,是當今日本許多政經決策和發展戰略的思考出發點。日本社會有“男主外、女主內”、女性結婚生子後就不再工作的傳統。同時,日本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晚婚、晚育和不婚、不育主義盛行,導致勞動力數量無論是現在還是前景都不容樂觀,並進而拖累了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因此,日本政府近年大力鼓勵結婚、生育,提倡女性就業等,並為此採取了種種鼓勵措施。日本大學生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對於記者“你理想中的家庭分工是日本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還是像中國一樣的雙職工”的提問,在場絕大部分同學都傾向于選擇雙職工。

吉高:“這問題不好回答。雙職工比較好。金錢方面壓力比較小。就我一個人掙錢養家糊口不容易。要是未來的妻子願意工作,對我來說壓力會小很多。”

藤田:“想要孩子的時候,光靠我一個人掙錢是不夠的。雙職工可以掙兩份工資。雙職工的話,可以在想要孩子的時候更方便要孩子。”

大熊:“要是一個人年薪有1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0萬元)的話,倒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可以。但這麼能掙錢的人畢竟不多。還是雙職工好。”

關根:“我老家現在是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工作,母親是家庭婦女。我覺得,母親老是認為自己是被別人養著的,所以在家庭事務上沒什麼話語權。男主外女主內不利於構建良好的夫妻關係。從家庭話語權的角度看,我也覺得女的應該工作。”

只有宮崎同學一個人與大家觀點不一致:“我父親在求婚的時候,對我母親說:你結婚後不用工作。父親經常這麼教育我。可能是受父母影響,我傾向於女主內男主外。”

對於“你是否能接受女方工作能力比你強,工資比你高”的提問,在場同學普遍表示能夠欣然接受。

高山同學說:“我覺得這沒什麼。要是有人覺得丟臉,我倒是無法理解。妻子工資高,那是因為妻子能力受到社會認可,高工資是對這種能力的回報。”

對於是否會為了解決少子老齡化而多生孩子的提問,幾乎所有學生都表示不會。關根同學說:“不會為了解決少子老齡化問題多生孩子。如果社會上真有為了國家多生孩子,我無法理解。”

記者點評:

據觀察,日本年輕人和他們父輩相比,受到了日本經濟失去20年的嚴重衝擊。這些年來,日本人的實際收入其實是在下降的,光靠丈夫一個人養家已經很困難了,所以妻子也出去工作。當然,也有人說,這使得日本夫妻關係變得更加平等了。

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從另一個視角看待這個問題。他說,日本年輕人已經跳出過去的思維和行事方式了。觀念陳舊的是少數派,絕大部分人都很靈活。對於國際化,大家的認識也都很靈活。對於夫妻關係,也很靈活。大家對生活方式都有各自追求。日本年輕人不會給別人添麻煩,但就是不結婚,不生孩子。日本社會也能夠接納這樣的年輕人。

幾乎和經受過殘酷戰爭洗禮的“爺爺輩”不相上下。他們即便贊成修憲,也往往反對修改憲法第九條。

因為本屆日本政府受到一些年輕人的歡迎,所以日本年青一代被認為走向了“保守化”。但從修憲問題的態度上可見,90後政治傾向並不激進保守,即便主張修憲,也要求在達成全民共識的前提下進行。政府之所以受到一部分90後追捧,更多的是因為這幾年日本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就業形勢有了改善,因此賦予了重視安逸、安全的90後“安心感”,而不是日本政府的保守政治立場獲得了他們支持。

不再堅持“男主外、女主內”

人口急劇減少和老齡化加劇,是當今日本許多政經決策和發展戰略的思考出發點。日本社會有“男主外、女主內”、女性結婚生子後就不再工作的傳統。同時,日本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晚婚、晚育和不婚、不育主義盛行,導致勞動力數量無論是現在還是前景都不容樂觀,並進而拖累了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因此,日本政府近年大力鼓勵結婚、生育,提倡女性就業等,並為此採取了種種鼓勵措施。日本大學生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對於記者“你理想中的家庭分工是日本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還是像中國一樣的雙職工”的提問,在場絕大部分同學都傾向于選擇雙職工。

吉高:“這問題不好回答。雙職工比較好。金錢方面壓力比較小。就我一個人掙錢養家糊口不容易。要是未來的妻子願意工作,對我來說壓力會小很多。”

藤田:“想要孩子的時候,光靠我一個人掙錢是不夠的。雙職工可以掙兩份工資。雙職工的話,可以在想要孩子的時候更方便要孩子。”

大熊:“要是一個人年薪有1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0萬元)的話,倒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可以。但這麼能掙錢的人畢竟不多。還是雙職工好。”

關根:“我老家現在是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工作,母親是家庭婦女。我覺得,母親老是認為自己是被別人養著的,所以在家庭事務上沒什麼話語權。男主外女主內不利於構建良好的夫妻關係。從家庭話語權的角度看,我也覺得女的應該工作。”

只有宮崎同學一個人與大家觀點不一致:“我父親在求婚的時候,對我母親說:你結婚後不用工作。父親經常這麼教育我。可能是受父母影響,我傾向於女主內男主外。”

對於“你是否能接受女方工作能力比你強,工資比你高”的提問,在場同學普遍表示能夠欣然接受。

高山同學說:“我覺得這沒什麼。要是有人覺得丟臉,我倒是無法理解。妻子工資高,那是因為妻子能力受到社會認可,高工資是對這種能力的回報。”

對於是否會為了解決少子老齡化而多生孩子的提問,幾乎所有學生都表示不會。關根同學說:“不會為了解決少子老齡化問題多生孩子。如果社會上真有為了國家多生孩子,我無法理解。”

記者點評:

據觀察,日本年輕人和他們父輩相比,受到了日本經濟失去20年的嚴重衝擊。這些年來,日本人的實際收入其實是在下降的,光靠丈夫一個人養家已經很困難了,所以妻子也出去工作。當然,也有人說,這使得日本夫妻關係變得更加平等了。

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從另一個視角看待這個問題。他說,日本年輕人已經跳出過去的思維和行事方式了。觀念陳舊的是少數派,絕大部分人都很靈活。對於國際化,大家的認識也都很靈活。對於夫妻關係,也很靈活。大家對生活方式都有各自追求。日本年輕人不會給別人添麻煩,但就是不結婚,不生孩子。日本社會也能夠接納這樣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