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方養豬業將是怎樣一個狀態,相對北方還是否有優勢?

最近幾年,由於中央相關政策的指引,南方水網系統不斷優化,我國養豬業想北方玉米小麥產區靠攏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無論是個人養豬還是企業養豬,在東北圈地擴大養豬規模已經成為首選,

養豬業的“南豬北養”成為當前行業主流。

通過梳理我們不難發現,雛鷹農牧、溫氏、大北農、新希望、牧原等上市公司都公佈了進軍養豬業的規劃與目標,而選擇地基本都在東北地區。根據國家相關資料統計顯示,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調減了將近1600萬頭。

國內農牧企業投資東北地區養豬總額達616億元之多,2018年結束止該地區可出欄生豬可增加1500萬頭。

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人口集中,可耕地面積少,人均土地使用面積不多,水網密集等特點,過多的發展養殖業對生態環境必然造成較大程度破壞。

2016年初,農業部印發的《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已經明確,結合各地產業發展情況,在評估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對全國養豬區域進行了有效的劃分,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廣東等南方10個省份被劃為約束發展區,東北四省區被劃為潛力增長區。

東北養豬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當地產業發展集群效應明顯,在農業規模化方面更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東北地區屬於我國玉米小麥主產區,人口密度低,人均土地使用面積廣,農業規模化發展處於全國前列。東北地區土地租賃費用相對南方地區要低的多,而由於土地廣闊,機械化使用就有更大的空間,整體成本要由於我國南方地區,而糞汙還田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優勢。

南豬北養隨著時間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明顯,希望在南方養豬的朋友,儘快跟上趨勢,及早的取得土地租賃優勢發展養豬事業吧。

養豬巴巴在三農領域持續提供優質原創作品,瞭解更多養豬技術資訊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