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秘巨星”緣來是你!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媽媽

繼《摔跤吧爸爸》之後,印度巨星阿米爾•汗的新作《神秘巨星》近日在中國上映,

再次口碑爆棚。

《神秘巨星》講述的是一個在重男輕女的印度小城鎮穆斯林家庭裡,唱歌天賦極佳的少女尹希婭為了圓自己的歌手夢,與毫無地位、尊嚴可言的母親娜吉瑪聯合起來,勇敢反抗強權且有家暴行為的父親,最終實現音樂夢想成功追夢的故事。

它也是一個關於女性主動追求自我價值,主動探索夢想的意義,主動為身邊人而戰的故事。

如果說《摔跤吧爸爸》的局限依然是男權的指揮下的女性覺醒,那麼《神秘巨星》則具有更加高級和深遠的意義。

關於女性社會地位拒絕社會歧視和家庭暴力

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和主演之一是享譽世界的印度電影巨星阿米爾汗,中國影迷喜歡尊稱他為“米叔”。米叔不僅是電影票房和品質的保證,更是印度影視界的良心。

他並不只在意自己的名氣、流量和財富,而是從不放棄對人性與人情的叩問,

他始終關注印度社會存在的真實問題,立志用一己之力改變印度社會的落後面貌。

如他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叩問印度教育制度;《我滴個神啊》直指印度種姓制度;《摔跤吧爸爸》反應教育問題和重男輕女的社會現象……而現在,他又攜最新製作的《神秘巨星》一片質問印度社會廣泛存在的歧視女性和家庭暴力現象。

相比於《摔跤》,《巨星》這部電影更深入探討了印度社會中家庭和女性地位的問題。其實當初看完《摔跤》,很多網友對爸爸為女兒選擇人生的行為感到不理解,而《巨星》剛好做出了解釋:女性在印度的地位低下,甚至不能為自己做決定。

影片裡尹希婭的家庭是典型的印度家庭,一家之主的爸爸法魯克,

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自己辛苦工作養活著一家人,所以他可以決定任何事情:他可以隨意打罵妻子娜吉瑪,可以讓女兒放棄音樂,可以決定讓女兒和從沒見過的人結婚。

尹希婭、娜吉瑪、姑奶奶是毫無話語權的,她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甚至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尹希婭的母親對家暴習以為常,甚至拒絕女兒讓她離婚的建議,因為離開丈夫根本沒法生活,而且“哪個印度男人不這樣”。她認為這是自己的“命”,也勸女兒接受“你的命”。

影片中姑奶奶對尹希婭說:你媽媽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你生下來。我媽媽最大的錯誤,也是把我生下來。女孩子生下來有什麼用?

在這種文化中,印度女性被告知,女人生來就該犧牲奉獻,生來就該為男人服務,生來就必須生兒子。所以,連她們自己也認為,女孩被生下來就是一種錯誤,是讓她活受罪。

墮胎、童妻、包辦婚姻、強☆禁☆姦、毀容……在印度這個每22分鐘就會發生一起女性暴力事件的國家。女性從出生開始,就沒有人權,父母完全把女孩當成一種累贅。

相比於此,我們不能不慶倖可以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男女平等、開放自由的中國,女性能夠受到尊重。我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選擇自己的愛人,更能夠有自己的思想,有足夠的自由,可以放心大膽地追夢。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中國女性也是經歷了多少個裹腳的朝代,才慢慢有了如今的自由和平等,雖然某些地方男女地位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平等,但是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會受到更多的尊重。我們也願意看到印度在阿米爾汗這樣的輿論領袖的帶領下,男女平權意識能逐漸被喚醒,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像尹希婭和媽媽那樣衝破枷鎖,做回自己。

關於夢想 當世界拒絕你,就用夢想打開新世界

女人是不應該有夢想的。在印度這樣一個視女人為男人財產的國家,“夢想”對大多數女性而言,絕對是奢侈品!

就像是尹希婭專制蠻橫的父親所認為,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妻子就是他發洩情緒的出口,女兒也不過是個可以與有錢人家聯姻的籌碼。

因此尹希婭的追夢之路也崎嶇坎坷。明明擁有成為歌手的天賦,卻遇上嚴厲阻止的父親,連吉它都不許她碰;好不容易偷偷成了網紅,父親又剪斷琴弦還逼她摔了電腦;著名音樂人對她拋出橄欖枝,她好不容易克服心理壓力錄了唱片,大獲成功,可是父親又要讓她嫁人移民外國……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夢想完全是種奢望,所以更多女人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就像尹希婭的媽媽,忍辱負重、低聲下氣地活著。

可少女尹希婭身上有股強烈的反叛精神,她有夢想,甚至敢說出“再不改變,我的人生就毀了”這種話,她一直試圖用自己的音樂才華來改變當下的生活,並且告訴母親我們可以靠自己而活。也正是尹希婭對音樂夢想的堅持,才最終喚醒了母親,讓本已對生活妥協的母親決心衝破婚姻和傳統的桎梏。

然而支撐尹希婭衝破束縛的力量,不僅僅是心中有夢,還有敢於說“不”的勇敢。尹希婭敢對社會不公現象發聲,所以她三番兩次從陌生男子那裡要回屬於自己的靠窗座位。

就像她說的,“擁有夢想是最基本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沒有夢想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所以只有努力實現夢想,才能不被現實打敗。

關於母愛

那是敢與全世界為敵的孤勇

導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這是一部想要獻給媽媽的電影,因為所有的母親都是了不起的”。

電影裡尹希婭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當媽媽說“每個人都有定數”,她能堅定的反抗著“這種定數我不要”,她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因為她想要改變命運做回自己。

而尹希婭的母親,從一開始就完全接受了自己在印度身為女人就註定地位卑微的現狀,接受包辦婚姻,接受重男輕女的思想。她一直隱忍家庭和丈夫給她的傷害,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法獨立生活,沒法養活孩子,所以她只能接受殘酷的現實。

雖然深知在這個極端男權的社會不能反抗丈夫,她卻一次次為了孩子去拼命抵抗。為了保護孩子無視全家人斥責,她甚至拒絕丈夫打掉女兒的要求,離家出走。難以忍受暴力的惡果影響到自己孩子,最終才鼓起勇氣反抗丈夫的權威。

她口口聲聲說不能違抗丈夫,卻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女兒的歌手夢。從女兒六歲時,她從丈夫錢包偷偷拿錢送給尹希婭一把吉他,到後來明知會面臨一頓毒打依然瞞著丈夫賣掉嫁妝給女兒買電腦,她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女兒的純真和自由。

相比于尹希婭心中那份為了夢想為了改變所散發出的無畏感,尹希婭母親的默默抗爭更讓我感動和欽佩。

“真正的勇敢,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明明知道害怕,卻還是要勇往直前”。這份明明滿心恐懼卻偏要和全世界為敵的一腔孤勇,就是母愛。

作為一個母親她從始至終想的都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她渴望奪回被尊重的權利,她希望自己和女兒還有她們的音樂夢都能被尊重,所以當丈夫因為行李超重而扔掉吉他,她絕望于註定在丈夫心裡只能是“垃圾”的命運,於是她醒悟了,她明白不能再懦弱下去,她不能毀了女兒唾手可及的成功,她不能讓女兒重複自己命運,所以她公然拒絕丈夫,對他說“不!”。

“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婭的吉他”,她終於成了一名戰士,和丈夫決裂、抗爭,她說“我們也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於是在丈夫面前毅然簽了離婚協議,牽著兩個孩子到了頒獎現場,勇敢又堅定地給女兒撐起了追夢的天空。

關於家庭教育

你就是兒女的“原生家庭”

這部影片傳達給公眾的,不僅僅是通過尹希婭的故事鼓勵女性爭取自身權益,實現自我價值,實際上也側面反映出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影響。

尹希婭和父親一樣暴躁,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發脾氣、砸東西,用最鋒利的話傷害最重要的人。無論是面對母親、同學或是音樂製作人,她都有些任性。

影片一直講述尹希婭痛恨並對抗父親的故事,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其實她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某些方面和父親越來越像。

但是之所以尹希婭最終沒有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是因為在她的背後,有一個傾注著愛,並拼盡一切保護孩子天性和天賦的母親。

她會用墨鏡擋住被丈夫毆打的淤血的眼眶,只為不讓孩子過早地感受到家庭暴力帶來的傷害;她會為了女兒賣掉自己心愛的項鍊,以換回一台孩子渴望擁有的筆記型電腦;她會冒著被丈夫毒打的風險,替女兒想出穿罩袍唱歌的主意;她也會偷偷從丈夫的錢包裡拿零錢,帶一雙兒女去吃冰淇淋、去遊樂場,讓他們體驗童年的快樂。

明明早就向這個重男輕女的殘酷社會妥協,她卻從不認為尹希婭的音樂夢想是不務正業,不僅沒有給她學業上的壓力,甚至還會不顧丈夫的毆打,一次次推動女兒的夢想,給予女兒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她努力給孩子創造快樂成長的機會,就是為了給孩子她沒有享受過的自由。

尹希婭說:母親就像個小孩子,天真可愛。

是的,作為母親,娜吉瑪更願意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會跟他們一起唱歌、跳舞,一起開心地看電視。正是她這份慈母的溫暖,和人到中年依然純真的心態,讓兒女們的成長中並不缺愛,在這個冷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裡,依然保有善良、樂觀和勇氣,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站在頒獎臺上的尹希婭說:我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我的媽媽才是。她不是傻子,她是一個天才;她不是膽小鬼,她是一個戰士;她不是孩子氣,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正是這個普通而偉大、柔弱又剛強、卑微卻樂觀的母親,一直站在角落默默付出、無私奉獻、支持女兒的夢想,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可能。原來這部劇裡的“神秘巨星”,不是如日中天的阿米爾汗,不是嶄露頭角的天才少女尹希婭,而是她背後看似懦弱的媽媽!

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是這樣說的:

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笨。

孩子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媽媽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其實每個家長都可以是“神秘巨星”,即使你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什麼高學歷,也沒有什麼耀眼的成就,但只要你肯努力,總能不斷突破自我。這樣的你,依然會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你若肯努力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即便你不能給孩子更多的指導,只要你能像尹希婭的媽媽那樣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盡力給孩子提供邁向夢想舞臺的條件,你依然是最偉大的父母。

生來就該為男人服務,生來就必須生兒子。所以,連她們自己也認為,女孩被生下來就是一種錯誤,是讓她活受罪。

墮胎、童妻、包辦婚姻、強☆禁☆姦、毀容……在印度這個每22分鐘就會發生一起女性暴力事件的國家。女性從出生開始,就沒有人權,父母完全把女孩當成一種累贅。

相比於此,我們不能不慶倖可以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男女平等、開放自由的中國,女性能夠受到尊重。我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選擇自己的愛人,更能夠有自己的思想,有足夠的自由,可以放心大膽地追夢。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中國女性也是經歷了多少個裹腳的朝代,才慢慢有了如今的自由和平等,雖然某些地方男女地位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平等,但是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會受到更多的尊重。我們也願意看到印度在阿米爾汗這樣的輿論領袖的帶領下,男女平權意識能逐漸被喚醒,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像尹希婭和媽媽那樣衝破枷鎖,做回自己。

關於夢想 當世界拒絕你,就用夢想打開新世界

女人是不應該有夢想的。在印度這樣一個視女人為男人財產的國家,“夢想”對大多數女性而言,絕對是奢侈品!

就像是尹希婭專制蠻橫的父親所認為,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妻子就是他發洩情緒的出口,女兒也不過是個可以與有錢人家聯姻的籌碼。

因此尹希婭的追夢之路也崎嶇坎坷。明明擁有成為歌手的天賦,卻遇上嚴厲阻止的父親,連吉它都不許她碰;好不容易偷偷成了網紅,父親又剪斷琴弦還逼她摔了電腦;著名音樂人對她拋出橄欖枝,她好不容易克服心理壓力錄了唱片,大獲成功,可是父親又要讓她嫁人移民外國……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夢想完全是種奢望,所以更多女人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就像尹希婭的媽媽,忍辱負重、低聲下氣地活著。

可少女尹希婭身上有股強烈的反叛精神,她有夢想,甚至敢說出“再不改變,我的人生就毀了”這種話,她一直試圖用自己的音樂才華來改變當下的生活,並且告訴母親我們可以靠自己而活。也正是尹希婭對音樂夢想的堅持,才最終喚醒了母親,讓本已對生活妥協的母親決心衝破婚姻和傳統的桎梏。

然而支撐尹希婭衝破束縛的力量,不僅僅是心中有夢,還有敢於說“不”的勇敢。尹希婭敢對社會不公現象發聲,所以她三番兩次從陌生男子那裡要回屬於自己的靠窗座位。

就像她說的,“擁有夢想是最基本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沒有夢想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所以只有努力實現夢想,才能不被現實打敗。

關於母愛

那是敢與全世界為敵的孤勇

導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這是一部想要獻給媽媽的電影,因為所有的母親都是了不起的”。

電影裡尹希婭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當媽媽說“每個人都有定數”,她能堅定的反抗著“這種定數我不要”,她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因為她想要改變命運做回自己。

而尹希婭的母親,從一開始就完全接受了自己在印度身為女人就註定地位卑微的現狀,接受包辦婚姻,接受重男輕女的思想。她一直隱忍家庭和丈夫給她的傷害,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法獨立生活,沒法養活孩子,所以她只能接受殘酷的現實。

雖然深知在這個極端男權的社會不能反抗丈夫,她卻一次次為了孩子去拼命抵抗。為了保護孩子無視全家人斥責,她甚至拒絕丈夫打掉女兒的要求,離家出走。難以忍受暴力的惡果影響到自己孩子,最終才鼓起勇氣反抗丈夫的權威。

她口口聲聲說不能違抗丈夫,卻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女兒的歌手夢。從女兒六歲時,她從丈夫錢包偷偷拿錢送給尹希婭一把吉他,到後來明知會面臨一頓毒打依然瞞著丈夫賣掉嫁妝給女兒買電腦,她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女兒的純真和自由。

相比于尹希婭心中那份為了夢想為了改變所散發出的無畏感,尹希婭母親的默默抗爭更讓我感動和欽佩。

“真正的勇敢,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明明知道害怕,卻還是要勇往直前”。這份明明滿心恐懼卻偏要和全世界為敵的一腔孤勇,就是母愛。

作為一個母親她從始至終想的都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她渴望奪回被尊重的權利,她希望自己和女兒還有她們的音樂夢都能被尊重,所以當丈夫因為行李超重而扔掉吉他,她絕望于註定在丈夫心裡只能是“垃圾”的命運,於是她醒悟了,她明白不能再懦弱下去,她不能毀了女兒唾手可及的成功,她不能讓女兒重複自己命運,所以她公然拒絕丈夫,對他說“不!”。

“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婭的吉他”,她終於成了一名戰士,和丈夫決裂、抗爭,她說“我們也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於是在丈夫面前毅然簽了離婚協議,牽著兩個孩子到了頒獎現場,勇敢又堅定地給女兒撐起了追夢的天空。

關於家庭教育

你就是兒女的“原生家庭”

這部影片傳達給公眾的,不僅僅是通過尹希婭的故事鼓勵女性爭取自身權益,實現自我價值,實際上也側面反映出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影響。

尹希婭和父親一樣暴躁,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發脾氣、砸東西,用最鋒利的話傷害最重要的人。無論是面對母親、同學或是音樂製作人,她都有些任性。

影片一直講述尹希婭痛恨並對抗父親的故事,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其實她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某些方面和父親越來越像。

但是之所以尹希婭最終沒有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是因為在她的背後,有一個傾注著愛,並拼盡一切保護孩子天性和天賦的母親。

她會用墨鏡擋住被丈夫毆打的淤血的眼眶,只為不讓孩子過早地感受到家庭暴力帶來的傷害;她會為了女兒賣掉自己心愛的項鍊,以換回一台孩子渴望擁有的筆記型電腦;她會冒著被丈夫毒打的風險,替女兒想出穿罩袍唱歌的主意;她也會偷偷從丈夫的錢包裡拿零錢,帶一雙兒女去吃冰淇淋、去遊樂場,讓他們體驗童年的快樂。

明明早就向這個重男輕女的殘酷社會妥協,她卻從不認為尹希婭的音樂夢想是不務正業,不僅沒有給她學業上的壓力,甚至還會不顧丈夫的毆打,一次次推動女兒的夢想,給予女兒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她努力給孩子創造快樂成長的機會,就是為了給孩子她沒有享受過的自由。

尹希婭說:母親就像個小孩子,天真可愛。

是的,作為母親,娜吉瑪更願意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會跟他們一起唱歌、跳舞,一起開心地看電視。正是她這份慈母的溫暖,和人到中年依然純真的心態,讓兒女們的成長中並不缺愛,在這個冷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裡,依然保有善良、樂觀和勇氣,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站在頒獎臺上的尹希婭說:我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我的媽媽才是。她不是傻子,她是一個天才;她不是膽小鬼,她是一個戰士;她不是孩子氣,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正是這個普通而偉大、柔弱又剛強、卑微卻樂觀的母親,一直站在角落默默付出、無私奉獻、支持女兒的夢想,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可能。原來這部劇裡的“神秘巨星”,不是如日中天的阿米爾汗,不是嶄露頭角的天才少女尹希婭,而是她背後看似懦弱的媽媽!

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是這樣說的:

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笨。

孩子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媽媽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其實每個家長都可以是“神秘巨星”,即使你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什麼高學歷,也沒有什麼耀眼的成就,但只要你肯努力,總能不斷突破自我。這樣的你,依然會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你若肯努力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即便你不能給孩子更多的指導,只要你能像尹希婭的媽媽那樣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盡力給孩子提供邁向夢想舞臺的條件,你依然是最偉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