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平心而論:背街小巷是北京城的“裡子” 治理需“繡花工藝”

北京是個很美的城市。著名京味兒作家陳建功先生在《北京滋味》中寫道,北京滋味在胡同之深,也在平民之樂;在歷史的積澱,也在當下的開拓。繽紛斑斕,深邃無涯。北京的美,是豐厚、豐滿的,

也是值得悉心體會的,不僅是大氣恢宏的,更是深湛細膩的。

“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裡子’。”羅曉光攝

北京的美,一直以來,貴在可以遠觀,亦可以近玩。九城十八門的壯美離不開一磚一瓦的托舉,皇家園林的華美離不開綠樹紅牆的點綴,

胡同的幽美離不開槐樹花香的浸潤,大小商圈的繁華旖旎離不開大街小徑的通達,住宅區的從容和樂離不開每一扇窗、每一道門的整潔有序。

城市管理,自然是於細微處見精神。北京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城市的成長與精心的治理密不可分。據本報昨日報導,“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方案”4月10日公佈。根據方案,從今年起,本市將利用3年的時間,

完成核心區2435條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升,整治時將採用“繡花工藝”,之後還將逐條胡同進行驗收。根據統計,2435條背街小巷中,目前已經完成整治提升需要鞏固加強的761條,需要整治提升的1674條。

“繡花工藝”,意味著能把小的細節也做得完美精緻,自然是精細活兒。在環境治理的環節運用這種工作方式,是精細化城市管理的體現,自然是北京市環境建設的大手筆中的重要一環。

背街小巷的環境治理,正是“小處”見大。在一絲不苟、設計合理的整治之下,被“開牆打洞”的民居恢復原貌,胡同裡的私搭亂建被拆除,被無序佔用的道路暢通了,各種油煙和噪音污染消失了,擅自改變建築結構和規劃設計用途的建築被清理,無證照、超規範的小門臉兒被清除,庭院花園和屋頂花園新增了,綠化面積加大了。這樣細緻、精准的改造,將城市管理的死角“一網打盡”,
也給普通市民生活環境帶來了大的改觀。

同時,公眾也可以看到,治理背街小巷既然是運用“繡花工藝”,就絕對不會是表面上搞個“大掃除”,一陣風過後,任憑那些被治理整頓的現象再度滋生氾濫。集中治理整頓過程中,每一“針”、每一“線”,都會扎扎實實。在集中治理整頓之後,會有科學細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長遠地保證環境治理的效果。據本報記者的報導,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整治處處長閆劍峰表示,

將對背街小巷實行“日巡、周查、月評、季點名”,逐街巷胡同驗收環境整治提升的成效。“文明創建中發現的問題將定期通報點評,對整改不力、問題反復的地區和單位將實行摘牌機制,取消其所獲得的文明稱號,並在媒體上曝光。”為了防止反彈,並鞏固整治提升成果,核心區還將選派街道、社區等黨員幹部任“街長”、“巷長”,負責指導街巷環境整治和管理工作。並聘請市容市貌監督員,開設監督熱線,日常管理責任落實到人。

曾有媒體文章裡打過一個比方,這裡引用過來,再恰當不過。“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而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裡子’。”背街小巷也井然有序且獨具韻味,城市生態自然擁有不打折扣的高品質。2010年,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今天的北京,正是在宏大與細膩的結合下,讓生活的美好更加真實和深遠。

並聘請市容市貌監督員,開設監督熱線,日常管理責任落實到人。

曾有媒體文章裡打過一個比方,這裡引用過來,再恰當不過。“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而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裡子’。”背街小巷也井然有序且獨具韻味,城市生態自然擁有不打折扣的高品質。2010年,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今天的北京,正是在宏大與細膩的結合下,讓生活的美好更加真實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