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關南裡成昌平城北街道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

如今,在城北街道東關南裡社區,居民多會提著兩個垃圾袋出門。

“廚房裡的垃圾要單獨放!”即便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文文也深知這一點。

居民“自治” 樹立垃圾分類意識

清晨6點半,天剛濛濛亮,56歲的王洪明戴著“垃圾分類指導員”的綠袖標,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這是她在東關南裡社區居住的第20個年頭,也是她“再上崗”後的第2個月。“垃圾分類、環境保護是好事,我不覺得這活兒多髒多累,幹勁兒反而一天比一天足!”王洪明主動承擔起了自己樓門的垃圾分類指導工作。

“先跟居民講清楚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做法,再帶著大家一起做。時間一長,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就慢慢樹立起來了。”

王洪明說,社區共有6名垃圾分類指導員,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每天清晨6點半到9點半、下午3點半到6點半,正值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指導員會守候在垃圾桶站前,對居民拎來的垃圾進行查看。對於分類投放不正確的居民,

指導員會及時進行宣導和示範。

“1.6公斤,記5分。”除教授大家進行垃圾分類外,王洪明還承擔著為居民“積分”的工作。會使用手機的居民通過關注公眾號積分,沒有手機的則發放垃圾分類積分卡。積分可用於兌換大米、衛生紙等生活物品。“有了獎勵,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王洪明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參與積分的家庭已達200餘戶。

效果在統計數字上得到體現。東關南裡社區自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以來,

社區廚餘垃圾日均運送量近1噸。“好習慣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如今剛上小學的孫女文文,都不忘叮囑我們要及時對垃圾進行分類呢!”社區居民劉媛笑著說。

多方合力 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如今的東關南裡社區,隨處可見“幹濕垃圾分類裝,有毒有害垃圾定點放”“混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等標語;垃圾桶站整齊地擺放在居民進出的必經路段,“可回收”“廚餘”“有害”“其它”等分類標誌一目了然。

“垃圾分類工作推行了很多年,但往往是‘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效果’。”李元君表示,垃圾分類的執行需要各環節落實到位,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圖省事兒”。 “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有培養居民良好的分類習慣,才能形成有效的長效機制。”

東關南裡社區作為城北街道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充分發揮了居民的“自治”作用,垃圾分類效果明顯,

為轄區其他社區解決垃圾治理這一難題提供範本。

“下一步,我們還將在福地家園、亢山社區推廣試點,並與轄區學校開展合作,從小培養學生垃圾分類意識。”李元君表示,街道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整體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為創建美麗社區不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