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江南大學有個地方“一般人”不讓進,原來裡面藏滿了……

對於每一個熱愛書香的江南人,圖書館應當是最能滋養靈魂的好地方。

那裡有舒適的環境、完備的設施、明亮的燈光……

獨自尋覓專業參考書,完成大批次工作;

或是埋頭學習,只為迎接一場考試;

也可以約上三五好友,共赴一間自修室;

一個閒暇的午後,一杯奶茶、一窗陽光、一本小說,都足以將靈魂浸潤書香。

但,你真的瞭解江南大學的圖書館嗎?比如傳說中的“密集書庫”?有些同學對於複雜的借書流程“望而生畏”,因此對密集書庫“敬而遠之”。

這次,小黿君就和大家一同來探秘一下!

什麼是密集書庫?

密集書庫是三線典藏制的一種具體體現:

一線藏書----利用頻率最高的圖書,一般採用藏、借、閱一體化的方式,既可以直接閱覽,也可以外借;

二線藏書---多利用率較低的圖書,比如工具書,

參考書等,一般採用室內閱覽,不提供外借;

三線藏書---利用率極低的書,由於讀者不多,一般用密集架存放,這種書庫稱為密集書庫。

密集書庫的借閱流程

密集書庫包括圖書館地下密集書庫、14樓密集書庫、5樓密集書庫,均屬閉架式流通書庫。密集書庫借還書處”設在圖書館一樓大廳總服務台旁。借還書時間:週一至週五,8:00-11:20, 13:00-16:20。借書流程為:

❶填寫預約單,交給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統一進庫取出圖書。

❷提交預約單半天後可到“密集書庫借還書處”辦理所預約圖書的借閱手續

❸提交預約單後一周內如不前來辦理借閱手續即視為主動放棄本次預約。

密集書庫初印象

走進地下密集書庫,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達天花板的巨大書架,管理密集書庫的韓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學校圖書館密集書庫的館藏情況。

針對舊書 ,工作人員會使用除濕機為書籍防潮、保養。老師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1958年出版的舊書,扉頁還印著毛主席語錄。將近60年的歲月過去了,一頁頁書都是歷史車輪碾過的痕跡。很多書的封面甚至不是電腦列印,而是手寫而成的,更為脆薄的泛黃書頁增添了幾分滄桑感。

在地下密集書庫、14樓、5樓三個類似的密集書庫中,

總量已達到了130萬冊書。在分類過程中,使用了流水號方法來分類。

所謂流水號法,是給每一冊進入密集書庫的圖書按進入的先後次序分配給一個流水號,成為該書永久的附加標識。

小黿君注意到,書架一側貼著排好的字母編號,每一層、每一列、每一格又有按不同順序排下來的數位編號。這就是一把能夠精准定位,尋找到書本的“指南針”。

書架上1至7層的書基本上可以直接取到,更高的架層就需要用到梯子了。密集書庫所使用的梯子是學校找廠家定制的,但是,畢竟書架太高,取書的同學或老師要爬上梯子頂端取書,十分辛苦。

即使在矮層的書架上找書都很困難,更遑論站在數米高空的梯子頂端了。每星期密集書庫的借書量有500本以上,平均每天就有100本。

隨著採訪進程,小黿君參觀了地下密集書庫的各個書庫,看不到任何一處閒置的書架。韓老師告訴我們,為了流通與閱覽一體化,圖書館主體用來給同學們自習,越來越多的圖書被放置進密集書庫裡收藏。

“每年都有這樣8萬--10萬本書進入密集書庫。去年放06年出版的書,今年放07年出版的書,很快又是08年的書了。每年都有新的一批書下來。

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已確定在4樓建設臨時密集書庫,藏書10萬本書左右。

老師帶著小黿君一路走一路看,沉重的工具書壓滿了書架。由於資訊時代的迅捷變化,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早已習慣了點開手機百度一下。厚重工具書的作用逐漸被網路所替代,不但很難流通出去,而且也佔據了密集書庫寶貴的存放空間。

什麼樣的書會被淘汰?

韓老師告訴小黿君,每一所高校都有規定的藏書量,當館藏圖書數量超出規定數量後,就要進行“剔舊”,難以流通的舊書會被整體處理掉。

“你看像這樣一本書,已經很多年了,拿到手都碎掉了。這樣的書都不是印表機打的,都是鉛字版排的。封皮都是人工手寫的,手刻,油印。”

在問到密集書庫的工作過程中有何困難時,韓老師回答,由於密集書庫的書無法看到內容,部分同學預約書籍後,拿到手才發現是多年前出版的舊書,資訊更新並不完全,因此留在圖書館不再辦理借書手續。據韓老師所說,每星期都有100多本未成功借出的書籍。

對此,韓老師建議,同學們在預約過程中應著重注意書籍的出版年月,確定要借的書是否真正對自己有幫助。

稿件撰寫:劉心宜、孫璐璐

照片拍攝:劉封玲

歡迎您積極投稿或建言獻策

投稿郵箱:jnuxmt2014@163.com

愛母校,從點贊、評論和轉發開始!

Copyright © 2014-2017 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小黿君注意到,書架一側貼著排好的字母編號,每一層、每一列、每一格又有按不同順序排下來的數位編號。這就是一把能夠精准定位,尋找到書本的“指南針”。

書架上1至7層的書基本上可以直接取到,更高的架層就需要用到梯子了。密集書庫所使用的梯子是學校找廠家定制的,但是,畢竟書架太高,取書的同學或老師要爬上梯子頂端取書,十分辛苦。

即使在矮層的書架上找書都很困難,更遑論站在數米高空的梯子頂端了。每星期密集書庫的借書量有500本以上,平均每天就有100本。

隨著採訪進程,小黿君參觀了地下密集書庫的各個書庫,看不到任何一處閒置的書架。韓老師告訴我們,為了流通與閱覽一體化,圖書館主體用來給同學們自習,越來越多的圖書被放置進密集書庫裡收藏。

“每年都有這樣8萬--10萬本書進入密集書庫。去年放06年出版的書,今年放07年出版的書,很快又是08年的書了。每年都有新的一批書下來。

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已確定在4樓建設臨時密集書庫,藏書10萬本書左右。

老師帶著小黿君一路走一路看,沉重的工具書壓滿了書架。由於資訊時代的迅捷變化,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早已習慣了點開手機百度一下。厚重工具書的作用逐漸被網路所替代,不但很難流通出去,而且也佔據了密集書庫寶貴的存放空間。

什麼樣的書會被淘汰?

韓老師告訴小黿君,每一所高校都有規定的藏書量,當館藏圖書數量超出規定數量後,就要進行“剔舊”,難以流通的舊書會被整體處理掉。

“你看像這樣一本書,已經很多年了,拿到手都碎掉了。這樣的書都不是印表機打的,都是鉛字版排的。封皮都是人工手寫的,手刻,油印。”

在問到密集書庫的工作過程中有何困難時,韓老師回答,由於密集書庫的書無法看到內容,部分同學預約書籍後,拿到手才發現是多年前出版的舊書,資訊更新並不完全,因此留在圖書館不再辦理借書手續。據韓老師所說,每星期都有100多本未成功借出的書籍。

對此,韓老師建議,同學們在預約過程中應著重注意書籍的出版年月,確定要借的書是否真正對自己有幫助。

稿件撰寫:劉心宜、孫璐璐

照片拍攝:劉封玲

歡迎您積極投稿或建言獻策

投稿郵箱:jnuxmt2014@163.com

愛母校,從點贊、評論和轉發開始!

Copyright © 2014-2017 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