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和你有關!

各位粉絲:

今天,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甯作政府工作報告。

【京房字】團隊第!一!時!間!把報告中和大家關係較大、都比較關心的住房、城市規劃、京津冀、副中心等方面的問題整理出來,

供大家參考。

今年,北京要做這些!而這些處處都和你相關!

1

關於過去五年

在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中,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北京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49萬套、竣工42萬套,

完成17.4萬戶棚戶區改造和5000萬平方米老舊社區綜合整治任務,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

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發佈2017-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計畫,探索建立共有產權住房制度。截至2017年底,新建商品房價格連續15個月環比不增長,二手房價格指數連續8個月回落,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

2

關於規劃

全面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優化提升“四個中心”功能。

創新規劃實施體制機制。實行全域規劃總量管控,

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生態控制線,嚴控建設用地規模,實現生態用地動態增長。

建立各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嚴格落實拆建比、拆占比,全市城鄉建設用地年度減量30平方公里以上,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推動職住平衡。

按照“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城市空間佈局,編制分區規劃實施要點和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入開展城市設計導則、標準和政策規範研究制定工作,

實現多規合一、全域管控。同步開展物流、公共服務、地下空間和人防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增強城市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保證城市安全高效運行。

編制核心區控規,抓好長安街及其延長線規劃管控和綜合整治,制定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實施計畫;優化中心城區空間佈局,編制統籌騰退空間再利用的規劃,提升首都功能服務保障能力。

高品質完成副中心各項規劃,抓緊編制順義、大興、 亦莊、昌平、房山等重點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強化多點支撐作用。

3

關於疏解整治

持續抓好疏解整治工作。修訂細化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500家,疏解退出城六區二級及以下市屬國有企業40家以上,繼續疏解區域性專業市場。

以醫院、學校等 公共服務資源空間佈局調整為抓手,加強薄弱地區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引導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有序轉移,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

啟動北京聯合大學新校區規劃選址,抓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等新校區建設;實現天壇醫院新院區運行及老院區騰退,扎實推進北京口腔醫院整體遷建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等項目建設。

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啟動新一輪老舊社區綜合整治,繼續開展“開牆打洞”治理、架空線入地、看板匾規範設置等專項工作,完成核心區615條街巷環境整治任務。

4

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

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制定實施本市京津冀協同發展新三年行動計畫。全方位支援雄安新區建設,落實與河北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定,加緊學校、醫院等專案落地,推進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切實做到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支援什麼。

扎實推進交通一體化,全面消除市域內國家高速“斷頭路”,推進京張高鐵、延崇高速等項目建設,實現興延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通州至大興段全線貫通。

深入開展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快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生態工程建設。

加強產業對接協作,鞏固提升“4+N”產業合作格局。

全力抓好新機場這一重大標誌性工程,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啟動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

加強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合作,推進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建設。

5

關於城市副中心

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設力度。落實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全面增強副中心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推進城市綠心建設,以生態的辦法治理水系、恢復濕地,努力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抓緊建設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重大項目,進一步研究制定高標準配置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方案。

實施廣渠路東延、宋梁路改造等專案,加強各類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圍繞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推進運河商務區、環球主題公園等建設,促進產城融合。

創新城市綜合管理體制,在新型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等方面邁出更大改革步伐。

平穩有序做好市級機關和市屬行政部門搬遷工作,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建設。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原則,處理好通州區與北三縣關係,完善統籌協調機制。

6

關於交通

推進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年內開通3段軌道新線,運營總里程達到630公里以上,市郊鐵路里程達到238公里。實施軌道交通換乘通道改造工程,完善軌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駁換乘。

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0條以上,新增公交專用道40公里以上。

推進青年路北延等城市主幹道建設,實施疏堵工程100項。

7

關於住房

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嚴格執行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加強市場監測和政策儲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鼓勵產業園區建設職工集體宿舍,多管道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住宿問題。

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落實承租人穩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各項保障政策。

著力推進已供地29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設,儘快形成市場供應。

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啟動新一輪老舊社區綜合整治,繼續開展“開牆打洞”治理、架空線入地、看板匾規範設置等專項工作,完成核心區615條街巷環境整治任務。

4

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

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制定實施本市京津冀協同發展新三年行動計畫。全方位支援雄安新區建設,落實與河北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定,加緊學校、醫院等專案落地,推進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切實做到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支援什麼。

扎實推進交通一體化,全面消除市域內國家高速“斷頭路”,推進京張高鐵、延崇高速等項目建設,實現興延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通州至大興段全線貫通。

深入開展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快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生態工程建設。

加強產業對接協作,鞏固提升“4+N”產業合作格局。

全力抓好新機場這一重大標誌性工程,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啟動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

加強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合作,推進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建設。

5

關於城市副中心

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設力度。落實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全面增強副中心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推進城市綠心建設,以生態的辦法治理水系、恢復濕地,努力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抓緊建設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重大項目,進一步研究制定高標準配置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方案。

實施廣渠路東延、宋梁路改造等專案,加強各類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圍繞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推進運河商務區、環球主題公園等建設,促進產城融合。

創新城市綜合管理體制,在新型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等方面邁出更大改革步伐。

平穩有序做好市級機關和市屬行政部門搬遷工作,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建設。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原則,處理好通州區與北三縣關係,完善統籌協調機制。

6

關於交通

推進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年內開通3段軌道新線,運營總里程達到630公里以上,市郊鐵路里程達到238公里。實施軌道交通換乘通道改造工程,完善軌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駁換乘。

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0條以上,新增公交專用道40公里以上。

推進青年路北延等城市主幹道建設,實施疏堵工程100項。

7

關於住房

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嚴格執行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加強市場監測和政策儲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鼓勵產業園區建設職工集體宿舍,多管道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住宿問題。

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落實承租人穩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各項保障政策。

著力推進已供地29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設,儘快形成市場供應。

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