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曹操雄才大略,一生中有三次機會統一全國,卻統統錯過,實在可惜

曹操是一世梟雄,他雄才大略且能力超群,曾挾天子以令諸侯,降張繡,擒呂布,滅袁術,於官渡以少勝多除袁紹,又平定三郡烏桓,統一了江北。做到這些,他僅僅用了十餘年的時間。

不甘於此的他,又趁勢南下,輕易拿下了荊州,統一全國指日可待。然而就在此時,他遭遇赤壁之戰,勢如破竹之勢被阻,終其一生,都未能實現畢生所願。那麼有孫權和劉備在,曹操到底有沒有統一全國的機會呢?事實上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只不過他統統錯過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他到底錯過了哪些機會,又是如何錯過的。

第一次機會:剛剛拿下荊州之時

西元208年,曹操南下,正逢劉表新死,其子劉琮直接開城投降,曹操輕易拿下了荊州。此時劉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新野縣令,不成氣侯,

孫權雖據有江東之地,卻也沒有拓展之心。於是賈詡建議道,曹操敗二袁,收漢南,又兵多將廣,已經威名遠揚,可以趁此時機,好好安撫荊州百姓,鞏固在此地的統治,這樣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江東之地。《三國志·賈詡傳》記載:“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可是正春風得意的曹操有些膨脹,他並沒有聽取賈詡的建議,反而放任劉備跑到了江東,又憑一紙勸降書,將孫權逼到了對立面。於是在孫劉聯軍的攻擊之下,他敗了,而且敗得非常徹底,不但被火燒連船,迫回了江北,剛剛拿下的荊州也被瓜分,可謂損失巨大。至此,他第一次一統天下的機會,

宣告破滅。

第二次機會:大敗馬超之時

眾所周知,孫權稱霸天下的決心並不大,他曾先後向曹操、曹丕稱臣,甚至親自上書,請求曹操稱帝,由此可見,如果曹操嚴重打擊了劉備勢力,使孫權失去了盟友,那麼江東被自己收入囊中,便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當西元212年,曹操大破馬超之後,如果他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涼州、漢中、益州等地,那麼只在荊州佔有一小部分地盤的劉備,則難成氣侯。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放任馬超保走諸戎,自己親率大軍,回到了北方,去討伐楊秋——一個僅用了兩個月便被平定的小勢力。《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冬十月,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定。秋降,複其爵位,使留撫其民人。十二月,自安定還,留夏侯淵屯長安。”

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拿下益州,如果曹操趁此時拿下漢中,一舉擊破益州,劉備也無可奈何,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在休養生息大半年之後,與孫權開戰,使劉備可以心無旁騖的攻打益州。如果他戰孫權的時候,取得了較大的戰果,也不算太虧,可是他出兵之後,僅是攻破了一個營寨,俘獲了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都督公孫陽。至此,曹操第二次統一天下的機會,也已流逝。

第三次機會:拿下漢中之時

雖然曹操曾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是拿下漢中時,已經六十四歲的他,還是變得謹慎了。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而且他拿下漢中後,張魯為他所用,不必為安撫民心大費周章,劉備則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打下了益州,民心還不算穩定。如果此時,他趁機進軍益州,很可能有所建樹。甚至有的州郡會望風而降。可是當一直被他引為心腹,每有疑計,皆以函問之的劉曄,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他並沒有採納,反而以漢光武帝劉秀勸部將岑彭,得隴不復望蜀的典故,進行了反駁。

結果他知足常樂之後,劉備抓住機會,斬殺了其手下名將夏侯淵,不但徹底杜絕了曹操入川的可能性,還拿下了漢中。至此天下三分之勢已經完全成形,曹操再也沒有機會一統天下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感歎,曹操未能一統天下,實在可惜,若他不自負,則可能無赤壁之戰;若他多些魄力,則劉備或許無力入川;若非他晚年太過知足常樂,則益州可能再度易主。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一切假設皆是空想,畢竟三國歷史不會重現,曹操也沒有可能重新來過。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拿下益州,如果曹操趁此時拿下漢中,一舉擊破益州,劉備也無可奈何,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在休養生息大半年之後,與孫權開戰,使劉備可以心無旁騖的攻打益州。如果他戰孫權的時候,取得了較大的戰果,也不算太虧,可是他出兵之後,僅是攻破了一個營寨,俘獲了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都督公孫陽。至此,曹操第二次統一天下的機會,也已流逝。

第三次機會:拿下漢中之時

雖然曹操曾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是拿下漢中時,已經六十四歲的他,還是變得謹慎了。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而且他拿下漢中後,張魯為他所用,不必為安撫民心大費周章,劉備則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打下了益州,民心還不算穩定。如果此時,他趁機進軍益州,很可能有所建樹。甚至有的州郡會望風而降。可是當一直被他引為心腹,每有疑計,皆以函問之的劉曄,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他並沒有採納,反而以漢光武帝劉秀勸部將岑彭,得隴不復望蜀的典故,進行了反駁。

結果他知足常樂之後,劉備抓住機會,斬殺了其手下名將夏侯淵,不但徹底杜絕了曹操入川的可能性,還拿下了漢中。至此天下三分之勢已經完全成形,曹操再也沒有機會一統天下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感歎,曹操未能一統天下,實在可惜,若他不自負,則可能無赤壁之戰;若他多些魄力,則劉備或許無力入川;若非他晚年太過知足常樂,則益州可能再度易主。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一切假設皆是空想,畢竟三國歷史不會重現,曹操也沒有可能重新來過。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