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封面|它是滋陰潤肺良藥,原來它的名字是這麼來的~一起發現身邊的本草吧!

百合,是滋陰潤肺藥,也是平常大家熟悉的食材,其中最熟悉的莫過於“蓮子百合糖水”了。

但是,它的名字由來或許就鮮為人知了。

百合的名字由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百合之根,似眾瓣合成也。或雲專治百合病故名,亦通。”說明了百合的名字是因為它能治“百合病”而得。那麼,什麼是“百合病”呢?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

“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複不能食,常默然,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而身形如和,其脈微微。”

說明了百合病是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為主要表現的情志病。因其治療以百合為主藥,故名百合病。其病邪少虛多,屬陰虛內熱之證,

治以補虛清熱,養血涼血,用百合地黃湯。亦可選用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湯、百合滑石散等方。

百合的來源和功效

產地: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地。

性味:甘、平;歸心、肺經。

功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養胃陰,清胃熱。

使用注意: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百合的服用

百合的功效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因此百合能治肺久咳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來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等證:

1、潤肺止咳:用於肺燥或陰虛之咳嗽、咯血,常配伍川貝、麥冬等藥。

2、清心安神:用於熱性病後餘熱不清、虛煩不眠、神志恍惚,

常配伍地黃、玄參等藥。

3、養胃陰,清胃熱:用於胃陰虛有熱之胃脘疼痛。常配伍石斛、海螵蛸等藥。

百合的簡方與便方

1、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丸,食後臨臥細嚼,

姜湯咽下,噙化尤佳。(《濟生方》百花膏)

2、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搗汁,和水坎之,亦可煮食。(《衛生易簡方》)

3、治背心前胸肺慕間熱,咳嗽咽痛,咯血,惡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際間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桔梗、元參備八分,貝母、麥冬、百合各錢半。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慎齋遺書》百合固金湯)

4、治肺臟壅熱煩悶:新百合四兩,用蜜半疊,拌和百合,蒸令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聖惠方》)

5、治肺癰: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頻食。拌蜜蒸更好。(《經驗廣集》百合煎)

6、治瘡腫不穿:野百合同鹽搗泥敷之良。(《包會應驗方》)

7、治天皰濕瘡:生百合搗塗,一、二日即安。(《瀕湖集簡方》)

8、治耳聾、耳痛:幹百合為末,溫水服二錢,日二服。(《千金方》)

本文轉載自“胡世雲主任”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時時含如棗大,咽津。(《聖惠方》)

5、治肺癰: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頻食。拌蜜蒸更好。(《經驗廣集》百合煎)

6、治瘡腫不穿:野百合同鹽搗泥敷之良。(《包會應驗方》)

7、治天皰濕瘡:生百合搗塗,一、二日即安。(《瀕湖集簡方》)

8、治耳聾、耳痛:幹百合為末,溫水服二錢,日二服。(《千金方》)

本文轉載自“胡世雲主任”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