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03-06 外媒:CNET 小字

喜歡手機卻不愛打電話?都是電話恐懼症惹的禍 2017-03-06 外媒:CNET 小字

現代人喜歡手機,只是他們不喜歡與人打電話,而更願意通過電子郵件或資訊與其他人溝通,原因在於患上了“電話恐懼症”。

據CNET網站報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能發送資訊或電子郵件,就儘量不打電話。敢說你不是這樣的?

還美其名曰是為對方考慮,但這真的是為對方考慮嗎?打電話面臨發送資訊不存在的風險。打電話時機不對怎麼辦?在電話中說錯話可是沒有刪除按鍵的。

發送資訊,對方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回復。

但坦率地說,人們選擇發資訊而不打電話,只是不願意給其他人說話而已。

思科在2016年發佈的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全球54億人——占全球人口的逾四分之三,將擁有手機。手機介入生活的程度越深入,人們越是會利用資訊或表情符號而非即時通話進行交流,因為在通話中,對方可能不合時宜地打斷你說話,或對你說的笑話無動於衷。

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ic Brain最近的資料顯示,全球手機用戶每月發送逾5600億條資訊。

今年20歲的大二學生佩姬·帕默爾(Paige Pammer)表示,“通電話已經沒有必要,通過資訊與其他人交流的感覺比打電話要好。我樂意給媽媽打電話,但實驗室的同事還是免了吧。”

CNET撰稿人加埃爾·菲辛鮑爾·庫珀(Gael Fashingbauer Cooper)與帕默爾有同樣的感覺,庫珀大學畢業的時間比她的年齡都要大。庫珀過去曾喜歡打電話——想想過去與堂兄弟們之間的惡作劇電話,真的很有趣。

但現在不願意打電話了,同齡人中有這種感覺的並非只是她一個人。在對朋友進行的非正式(大多數人是60、70後)調查中,庫珀發現許多人都會選擇其他更輕鬆、更有效的交流方式,而非打電話。

在開始寫這篇文章時,庫珀沒有給德克薩斯大學傳播學教授凱莉·斯蒂芬斯(Keri K. Stephens)通電話,而是給她發了電子郵件,詢問她是否接受採訪,然後給她說了下採訪提綱。

她給在生活中離不開手機的大學生講授銷售傳播課程。

在約定的採訪時間,庫珀撥通了斯蒂芬斯的電話,她們聊了45分鐘。讓人略感尷尬的是,當約定的通話時間到來是誰,庫珀感到了不安。按說她們兩人都是專業人士,她也刻意在等庫珀的電話,她們又不是敵對雙方。庫珀沒有感到緊張不安,手掌心也沒有出汗,但庫珀還是感受到一絲絲的擔心,這在發送資訊時是從來沒有過的。

原因既有對對方態度的不瞭解,也有對自己是否對涉及的話題有足夠瞭解的緊張。

關鍵是,庫珀對於打電話已經荒疏了。

一直以來,斯蒂芬斯都發現其學生存在這種憂慮。吉瑞斯酒店集團2013年對2500名英國員工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8-24歲年齡段中,4成人在打電話時會感到緊張。

電話恐懼症

斯蒂芬斯說,打電話“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項技能”,因此,她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給自己選擇的一個人打電話,“我給學生說,‘我希望你給其他人打電話,我希望你讓自己知道,打電話並不可怕,也不困難,只是你不經常打電話而已’”。

曾經是斯蒂芬斯一名學生的凱薩琳·阿諾德(Kathleen Arnold)表示,當意外地被要求與其他人打電話時,有些同學會“驚慌失措,即使只是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許多人也很憂慮”。

CNET表示,當然,對於社交焦慮症患者來說,電話可能會是引起難為情和擔心被批評的另一種交流方式。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描述人們對打電話感到恐懼的現象:電話恐懼症。與其他恐懼症一樣,造成電話恐懼症的可能是負面的經歷,例如通過電話知曉不幸的消息。

相比之下,斯蒂芬斯大多數學生都患有新生事物恐懼症。斯蒂芬斯表示,她的學生需要被教授如何“克服對在與其他人交流時被拒絕的擔憂”。

聽到把逃避電話稱作“擔心被拒”很新鮮。當打電話要求在一家雜誌社實習或打電話邀請一名劍術家參加大學生舞會時,庫珀可能真的擔心遭到拒絕。如果必須與不在場的人交流,她會勉為其難地給對方打電話。

斯蒂芬斯說,“我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應當如此,但他們有其他溝通方式,因此會避開打電話。”

別給我打電話

阿諾德表示,“我經常會讓重要電話或陌生來電轉到語音信箱,因為我不喜歡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與其他人對話。”

對此庫珀深有同感。一天,她讓一個陌生來電轉到語音信箱,心想如果這不是詐騙電話,對方會給她留資訊。事實證明這確實不是詐騙電話,而是其開戶銀行通知她,一名疑似竊賊試圖在沃爾瑪使用她的借記卡。但庫珀仍然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讓對方留下資訊,使得她能確認對方是其開戶銀行,而非試圖誘騙她透露個人財務資訊的騙子。

當然,庫珀不能代表所有同齡人,有些人會像在1980年代那樣直接撥打電話或接聽電話,她很羡慕他們。

38歲的紐約電視製片人萊斯利·格羅斯曼(Lesley Grossman)說,“如果發送的郵件數天沒有得到回復,我年青的同事會感到意外。我總是提醒他們,可以通過電話與對方即時溝通。在90%的情況下,給對方打電話比等待對方回復電子郵件能更快地得到答案。”

交流方式需要速度

不願意打電話的並不只有年青員工。

在美國西海岸一所大學工作的克莉絲汀·伯恩斯(Kristin Burns)說,“很久之前我堅信,對企業來說電子郵件比電話更有價值。作為30多名教職工的管理者,我還能說服其他人。電子郵件真正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帕默爾認為,資訊的便利和速度將能贏得粉絲,即使是在企業領域,“如果使用他們使用的平臺和交流風格,與青少年和年青人交流很容易。越便利和速度越快的交流手段,越可能獲得他們認可”。

當然,帕默爾選擇醫生職業可能會影響她打電話的數量,通過資訊給病人進行診斷是難以想像的,但有許多醫療崗位不需要與患者進行很多交流。

斯蒂芬斯提醒說,像帕默爾這樣不喜歡接打電話的人,在選擇職業時要謹慎,“可能存在只需要使用資訊服務進行交流的工作崗位。但我認為有些工作崗位,除非通過電話進行即時交流,要與合作夥伴建立密切關係很困難”。

庫珀發現,“堅持不懈”的態度很有幫助。庫珀提醒自己,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她一直打電話,與她通話的人不知道她會緊張。嗯,除非他們看到這篇文章。

曾經是斯蒂芬斯一名學生的凱薩琳·阿諾德(Kathleen Arnold)表示,當意外地被要求與其他人打電話時,有些同學會“驚慌失措,即使只是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許多人也很憂慮”。

CNET表示,當然,對於社交焦慮症患者來說,電話可能會是引起難為情和擔心被批評的另一種交流方式。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描述人們對打電話感到恐懼的現象:電話恐懼症。與其他恐懼症一樣,造成電話恐懼症的可能是負面的經歷,例如通過電話知曉不幸的消息。

相比之下,斯蒂芬斯大多數學生都患有新生事物恐懼症。斯蒂芬斯表示,她的學生需要被教授如何“克服對在與其他人交流時被拒絕的擔憂”。

聽到把逃避電話稱作“擔心被拒”很新鮮。當打電話要求在一家雜誌社實習或打電話邀請一名劍術家參加大學生舞會時,庫珀可能真的擔心遭到拒絕。如果必須與不在場的人交流,她會勉為其難地給對方打電話。

斯蒂芬斯說,“我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應當如此,但他們有其他溝通方式,因此會避開打電話。”

別給我打電話

阿諾德表示,“我經常會讓重要電話或陌生來電轉到語音信箱,因為我不喜歡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與其他人對話。”

對此庫珀深有同感。一天,她讓一個陌生來電轉到語音信箱,心想如果這不是詐騙電話,對方會給她留資訊。事實證明這確實不是詐騙電話,而是其開戶銀行通知她,一名疑似竊賊試圖在沃爾瑪使用她的借記卡。但庫珀仍然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讓對方留下資訊,使得她能確認對方是其開戶銀行,而非試圖誘騙她透露個人財務資訊的騙子。

當然,庫珀不能代表所有同齡人,有些人會像在1980年代那樣直接撥打電話或接聽電話,她很羡慕他們。

38歲的紐約電視製片人萊斯利·格羅斯曼(Lesley Grossman)說,“如果發送的郵件數天沒有得到回復,我年青的同事會感到意外。我總是提醒他們,可以通過電話與對方即時溝通。在90%的情況下,給對方打電話比等待對方回復電子郵件能更快地得到答案。”

交流方式需要速度

不願意打電話的並不只有年青員工。

在美國西海岸一所大學工作的克莉絲汀·伯恩斯(Kristin Burns)說,“很久之前我堅信,對企業來說電子郵件比電話更有價值。作為30多名教職工的管理者,我還能說服其他人。電子郵件真正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帕默爾認為,資訊的便利和速度將能贏得粉絲,即使是在企業領域,“如果使用他們使用的平臺和交流風格,與青少年和年青人交流很容易。越便利和速度越快的交流手段,越可能獲得他們認可”。

當然,帕默爾選擇醫生職業可能會影響她打電話的數量,通過資訊給病人進行診斷是難以想像的,但有許多醫療崗位不需要與患者進行很多交流。

斯蒂芬斯提醒說,像帕默爾這樣不喜歡接打電話的人,在選擇職業時要謹慎,“可能存在只需要使用資訊服務進行交流的工作崗位。但我認為有些工作崗位,除非通過電話進行即時交流,要與合作夥伴建立密切關係很困難”。

庫珀發現,“堅持不懈”的態度很有幫助。庫珀提醒自己,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她一直打電話,與她通話的人不知道她會緊張。嗯,除非他們看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