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駐德省人大代表陸續報到 懷揣“錦囊”為民發聲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將於1月25日在濟南開幕,會期八天。1月23日,德州代表團參加本次會議的7名省直駐德州市代表、42名駐德人大代表攜帶“錦囊”,陸續向大會報到。惠民政策、文藝、教育、環保……這些事關幸福感、獲得感的民生話題是他們關注的熱點。

攝影 王志偉

今年68歲的孫慶華是德州市出席省兩會代表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也是首次當選省人大代表,談起這次當選,孫慶華也是格外激動。“作為基層代表,我最關心的是民生、國家的惠民政策,

還有社區基層工作者的前途命運。”省人大代表孫慶華說。

來自夏津文藝工作一線的張晶晶也是首次當選省人大代表,作為一位黨外民主人士,她更關注基層一線文藝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提升能力。省人大代表張晶晶表示:“希望能聯合省高校、省專業的藝術團體,對基層文藝工作者進行一些指導培訓或者結對幫扶,設立基層文藝工作人才的鼓勵基金。

教育問題一直是來自教育戰線的張虹華代表所特別關注的,與往年不同,今年她更關注高中階段的教育問題。張虹華告訴記者,去年她所在的寧津縣大力度投資教育,農村地區的教育改薄和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全市來看,2017年飽和式的投入129億元對農村中小學全面改薄、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投資總量超過前20年的總和。省人大代表張虹華說:“這些年對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

對高中教育的投入不太夠。希望省財政今後在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特別是財政資金向資源配置方面,應向經濟欠發達縣區傾斜。”

來自企業一線的趙靜代表則更關注企業環保方面的問題,她這次帶來了工業企業廢水、廢氣等環保治理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建議。

省人大代表趙靜說:“比如工業廢水、廢氣,一旦企業系統出現問題,目前只能堵,而不是疏,因為技術還相對落後,純憑經驗。希望政府能夠建立技術支撐平臺,對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引導企業技術的提升。”

今年省“兩會”首次設立會風會紀監督組,將採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定時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會議出勤率、就餐率、住宿率等情況進行督查,對違反會風會紀要求的從嚴從快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