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國化工巨頭受美國稅改影響收入激增12%,一掃毒原料事件陰霾!

據德新社報導,由於化工業務表現良好,巴斯夫2017年盈利實現強勁飛躍。 集團週四宣佈,根據最初的計算,巴斯夫的利息和稅前利潤上漲了32%,達到83億歐元。原因在於更好的利潤率、更高的基本化學品銷售量以及石油天然氣業務。

美國稅改

除稅收和協力廠商股權外,巴斯夫收入約為61億歐元,比前一年增長了一半。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的下降導致第四季度的一次性利潤就將近4億歐元。全年收入增長了12%,達到645億歐元。

巴斯夫總部

巴斯夫的表現大大超出了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期,其股票隨後也在Dax中上漲。

關於DAX指數:又稱Xetra DAX,一般也稱之為法蘭克福DAX指數,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推出的一個藍籌股指數。該指數中包含有30家主要的德國公司。DAX指數是全歐洲與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齊名的重要證券指數,

也是世界證券市場中的重要指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25日至9月29日間巴斯夫德國工廠所生產交付的TDI(TDI是泡沫的主要原材料,而泡沫主要用於床墊、汽車坐墊等)含有過量二氯苯(DCB)。而二氯苯遇水所產生毒物有致癌風險。

癌症

2017年10月底,巴斯夫公告稱:已回收30%存在問題的TDI。認為受污染產品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威脅,言論一出,瞬間讓歐洲化工行業震驚,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環境保護局公開批判這次巴斯夫不負責任的言論。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一結論竟然得到個別當局支援,其中包括德國聯邦風險評估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11月初,巴斯夫將因為這樁事件聞名且因此停工關閉的工廠重新開工。

回顧本次事件,並未對巴斯夫化工銷售額產生任何影響,也折射出巴斯夫在全球化工的統治地位,據瞭解,該事件的爆發,

引起了2017年第四季度TDI全球性上漲,波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大批製造商!

稅改惠及諸多企業

延伸閱讀: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縮寫BASF是由以前的全名「Badische Anilin-und-Soda-Fabrik」(巴登苯胺蘇打廠)而來,是一家德國的化工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廠之一。

巴斯夫集團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

公司總部位於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廠面積最大的化學產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