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山敖寨:按下現代農業“快進鍵”跑出產業脫貧“加速度”

按下現代農業“快進鍵” 跑出產業脫貧“加速度”

——萬山區敖寨侗族鄉發展現代農業側記

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敖寨鄉借助全區推廣“九豐農業+”模式,徹底轉變“抓扶貧就是給資金”的觀念,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為基礎,全面構建功能完備、業態豐富的高效農業綜合體,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品牌,構建“人人懂技術、家家有大棚、處處成規模”的現代種植格局,帶動全鄉農業產業化發展,讓現代農業大棚的蔬果清香飄散在敖寨的每一片土地裡,

將現代農業的良好經濟效益輸送到全鄉的每一個貧困戶手中,推進“菜籃子”扶貧出成效。

產業落地,家家都走“致富路”

敖寨鄉兩河口村是一個典型的後進村,當地老百姓除了外出務工貼補家用外,

就是守著“一畝三分地”勉強過活。如何走出一條“既能守住青山綠水,又能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一直困擾著該鄉黨委政府和兩河口村支兩委。

“我們種了幾十年的蔬菜了,連油鹽錢都賺不到,還沒有聽說種蔬菜還可以脫貧致富?我們真的不敢相信呢!”當地老百姓說道。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面對思想觀念守舊、擔心失敗的群眾的憂慮,

如何做好群眾工作,讓他們從心底裡相信,只有通過走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才能脫貧致富,是該鄉黨委政府當務之急。

去年年初以來,該鄉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與農技人員走村串戶,深入群眾家中,對他們做思想動員工作,並向群眾介紹道:自2015年5月山東壽光九豐農業落戶高樓坪鄉以來,解決了附近2000餘群眾的就業,帶動了10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大棚蔬菜建設,

園區務工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2.6萬元以上,同時還可以得到土地流轉的資金租金和股金收入,家家都走上致富道路。得到了絕大多數的贊同。

功夫不負有心人。該鄉占地面積26畝,專案總投資180余萬元,新建的標準化蔬菜大棚基地從今年3月初規劃到大棚建成,到6月蔬菜上市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帶動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目前,一期大棚蔬菜的黃瓜、辣椒等已經成功大批量上市。

大棚內種植有西瓜、黃瓜、番茄、辣椒、絲瓜等五個大類七個品種,預計年總收入達80萬元,帶動就業62人,其中精准扶貧戶27人,實現戶均增收0.8萬元以上。

授人以漁,人人都是“技術員”

扶貧先扶志。就是扶危濟困,雪中送炭,幫助群眾重拾脫貧致富信心,在“授人以魚”的同時“授人以漁”,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該鄉針對貧困群眾生產技術和思想觀念落後的現狀,瞄準兩河口村後進村的實際需求,努力強化造血功能,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為他們插上致富的翅膀。

在大棚蔬菜基地,該鄉堅持科技培訓,積極引導貧困戶種植思路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並時常邀請銅仁職院農技專家及九豐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培訓教師隊伍,對貧困戶採取免費集中到基地培訓和深入田間地頭分散培訓。同時還聘請市農委、區農牧科技局等農技專家進行相關種植知識的專題講座10余場次,建立了農技服務精准到戶機制,確保了適用技術直接到人。

“家裡的男人出去打工去了,剩下我就來大棚裡打工了,在這裡既掙了工錢,又學了技術,還能照顧了老人和孩子,我們家也算是安居樂業了。”正在棚裡摘番茄貧困戶小劉笑著說道。

去年3月份以來,該鄉在大棚蔬菜基地累計培訓人數達160餘人次,免費發放實用技術資料200餘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技術,增加了種植效益。同時圍繞產業扶貧利益連接機制改革,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積極推動精准扶貧長效機制的建立。這些都從根本上轉變了該村貧困農民“等、靠、要”的思想,使其自身的勞動能力和經營能力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利用,同時推動了整個“菜籃子”扶貧產業的快速發展。

訂單直銷,戶戶都當“小老闆”

市場是社會經濟的“晴雨錶”。農產品的銷路順暢與否,直接關係到貧困戶的切身利益。該鄉為讓參與種植的200多戶貧困戶獲得最大收益,主動與銅仁華聯超市達成合作協定,並結合精准扶貧政策,試點“訂單直銷”。

目前,該鄉大棚蔬菜一期已向超市銷售黃瓜3.2萬多斤,辣椒0.8萬多斤,番茄1萬多斤,實現收入6萬餘元,讓貧困戶實現年底分紅看到了希望。

同時,萬山九豐公司還將對大棚蔬菜產品進行兜底回收進行生加工,打消了貧困戶對大量蔬菜上市時會“滯銷”的疑慮,讓種植戶能大量種植、大膽生產、增加就業崗位,保障貧困戶每月擁有2400多元穩定的務工收入。

下一步,該鄉將在大棚蔬菜基地建立電商交易平臺,做優、做特品牌蔬菜,通過“線上線下”交易,將高品質蔬菜,向大城市輸送,走高端市場,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讓看得見的“菜籃子”變成貧困戶鼓得起的“錢袋子”。

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在合作社打工、股權定期分紅等多種方式,獲得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投資性收入等在內的多種收入,在家門口做起“小老闆”,迅速致富、馬上增收。

去年年底,該鄉蔬菜產業還將在兩河口村全面鋪開。屆時,蔬菜種植示範產業園將擴大至10萬平方米,產業扶貧的輻射面將進一步擴大。

發展現代農業,發力精准扶貧,以產業化、系統化的農業發展大格局,振興山區經濟帶動百姓致富,敖寨鄉以“舍我其誰”的智慧和氣魄俯首躬耕在大地上。因為敖寨人深信,一個人可以影響另一個人,一群人可以影響另一群人,一個產業可以帶動更多產業。只要提振精神、確立目標、眾志成城、攜手共進,就沒有爬不上去的山、跨不過去的坎。

精彩推薦

陳昌旭書記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

陳代軍主持召開優秀年輕幹部赴蘇州培訓鍛煉 (第一期)專題座談會

石阡“五四三”機制推動駐村更實

思南:政策激勵“紅包”添動力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李才

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該鄉針對貧困群眾生產技術和思想觀念落後的現狀,瞄準兩河口村後進村的實際需求,努力強化造血功能,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為他們插上致富的翅膀。

在大棚蔬菜基地,該鄉堅持科技培訓,積極引導貧困戶種植思路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並時常邀請銅仁職院農技專家及九豐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培訓教師隊伍,對貧困戶採取免費集中到基地培訓和深入田間地頭分散培訓。同時還聘請市農委、區農牧科技局等農技專家進行相關種植知識的專題講座10余場次,建立了農技服務精准到戶機制,確保了適用技術直接到人。

“家裡的男人出去打工去了,剩下我就來大棚裡打工了,在這裡既掙了工錢,又學了技術,還能照顧了老人和孩子,我們家也算是安居樂業了。”正在棚裡摘番茄貧困戶小劉笑著說道。

去年3月份以來,該鄉在大棚蔬菜基地累計培訓人數達160餘人次,免費發放實用技術資料200餘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技術,增加了種植效益。同時圍繞產業扶貧利益連接機制改革,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積極推動精准扶貧長效機制的建立。這些都從根本上轉變了該村貧困農民“等、靠、要”的思想,使其自身的勞動能力和經營能力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利用,同時推動了整個“菜籃子”扶貧產業的快速發展。

訂單直銷,戶戶都當“小老闆”

市場是社會經濟的“晴雨錶”。農產品的銷路順暢與否,直接關係到貧困戶的切身利益。該鄉為讓參與種植的200多戶貧困戶獲得最大收益,主動與銅仁華聯超市達成合作協定,並結合精准扶貧政策,試點“訂單直銷”。

目前,該鄉大棚蔬菜一期已向超市銷售黃瓜3.2萬多斤,辣椒0.8萬多斤,番茄1萬多斤,實現收入6萬餘元,讓貧困戶實現年底分紅看到了希望。

同時,萬山九豐公司還將對大棚蔬菜產品進行兜底回收進行生加工,打消了貧困戶對大量蔬菜上市時會“滯銷”的疑慮,讓種植戶能大量種植、大膽生產、增加就業崗位,保障貧困戶每月擁有2400多元穩定的務工收入。

下一步,該鄉將在大棚蔬菜基地建立電商交易平臺,做優、做特品牌蔬菜,通過“線上線下”交易,將高品質蔬菜,向大城市輸送,走高端市場,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讓看得見的“菜籃子”變成貧困戶鼓得起的“錢袋子”。

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在合作社打工、股權定期分紅等多種方式,獲得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投資性收入等在內的多種收入,在家門口做起“小老闆”,迅速致富、馬上增收。

去年年底,該鄉蔬菜產業還將在兩河口村全面鋪開。屆時,蔬菜種植示範產業園將擴大至10萬平方米,產業扶貧的輻射面將進一步擴大。

發展現代農業,發力精准扶貧,以產業化、系統化的農業發展大格局,振興山區經濟帶動百姓致富,敖寨鄉以“舍我其誰”的智慧和氣魄俯首躬耕在大地上。因為敖寨人深信,一個人可以影響另一個人,一群人可以影響另一群人,一個產業可以帶動更多產業。只要提振精神、確立目標、眾志成城、攜手共進,就沒有爬不上去的山、跨不過去的坎。

精彩推薦

陳昌旭書記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

陳代軍主持召開優秀年輕幹部赴蘇州培訓鍛煉 (第一期)專題座談會

石阡“五四三”機制推動駐村更實

思南:政策激勵“紅包”添動力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