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清朝,百官忌憚的不是死刑,也不是滅族,而是最怕聽到這句話

自古以來,為了加強君主的統治地位,保證自己的江山不被人奪取,統治階級設立了各種各樣的刑罰,用來警戒某些不法的人,從杖刑到死刑再到滅族,殘酷程度可謂是一重高過一重,

然而清朝的罪犯最害怕的卻並不是這些,而是一句話“發配甯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清朝被押解的犯人

甯古塔,坐落於中國東北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是中國東北部的一所重鎮,也是清代的吉林三邊之首(甯古塔、三姓、琿春)。說起甯古塔的由來,

相傳是在大清創立之初,有六位大清的兄弟曾經在此地居住。而在滿語中,六就是甯古的意思,個是塔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甯古塔。甯古塔自古以來是清朝為了控制東北流域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要低。

甯古塔

而鎮守在這裡的士兵,就被稱為披甲人,

不過他們是世襲的,也就是說,祖祖孫孫都是士兵。由於地處偏遠,清政府為了宣揚聖心,則被盛世,經常將一些犯法的罪犯發配到這裡,給當地的士兵為奴為婢。發配過來的罪犯,要麼是皇親貴族,擾亂天威;亦或是功勳世家,違法亂紀。他們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間,來到這窮鄉僻壤,鳥不拉屎的寒酸地兒,心裡落差很大,自然接受不了這殘酷的現實。

披甲人劇照

所以“發配甯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雖然保留了你的性命,但生活在這種地方,其實是一種長期的生理和身體折磨,所以大部分人最不情願的就是這種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