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都”建設,濃墨重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2017年,牙克石市交出了新時代首張精彩答卷。“三都”建設,是實現發展動能由林木支撐向多點發力的根本轉換,

努力讓牙克石老林區繼續煥發出新活力的必由之路。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牙克石如何打造“三都”、讓十九大精神在興安大地落地生根?

位於大興安嶺中脊中段西坡的牙克石,是一幅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水墨丹青。多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保護與利用和諧統一、生態與經濟和諧共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不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

推進綠色美麗發展。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開啟牙克石發展建設新的征程,

加快林都、藥都、薯都建設步伐,促進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化”,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描繪了一幅濃墨重彩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

資料圖

開發森林生態產業 全力創建嶺上林都

綠色是牙克石的底色,大興安嶺賦予牙克石天然的健康基因。

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純天然、無污染的生態環境,開發高鍶、高氡、高偏矽酸等優質礦泉水及母嬰水等高端水,冬季汽車測試產業向縱深發展,博世、中汽研、埃特姆等高新區入駐項目年內主營業務收入達2.8億元。

我市全力打造嶺上林都,堅持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建設並重的林業建設方針,積極爭取上三級林業建設和保護專案,不折不扣地貫徹生態建設各項任務。

積極謀劃牙林場生態園、食用菌基地、林業碳匯、森林康養等項目,進一步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加強林地、濕地等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積極推進眼睛湖濕地公園建設專案和烏裡西濕地保護工作。切實開展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和依法查處破壞非法侵佔林地的違法行為。

扎實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工作,努力通過改革轉變基層林業生產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發展的新林區道路。

進一步規範林地使用管理程式,化解林農、林牧矛盾,實現我市國有林地生態良好,林業自然資源持續增長的良性迴圈,進一步彰顯自然神韻,保持山水氣息,森林品質更高,生態功能更可持續。

資料圖

近年來,我市突出“綠色、健康、美麗”三大元素,念好“山水經”,打好“冰雪牌”,唱響“生態歌”,弘揚“工匠”精神,下一番“繡花”功夫,全景打造、全域昇華,加快形成以鳳凰山景區、中東鐵路遺址和駐軍文化、巴林喇嘛山佛教文化和森林旅遊度假互為支撐、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抓住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在我市舉辦部分賽事的契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建設好大興安嶺森林文化園。

推動G232、S204線公路加快前期工作,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推出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的精品旅遊線路,著力打造休閒避暑勝地、養生度假天堂品牌。

培育戰略新興產業 努力打造北國藥都

近年來,我市製藥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特別是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作出支持牙克石生物製藥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以來,全市製藥產業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把牙克石市打造成為“北國藥都”,這是我市生物製藥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生物製藥產業呈現“大產業、廣覆蓋”的特徵,形成以生物製藥為主,化工製藥為輔,一、二產業並進,產學研齊發展的大醫藥產業格局。我市現有規模以上生物製藥企業2家,涵蓋成藥生產、醫藥中間體和中藥飲片加工三大領域,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近40%。

資料圖

目前,全市上下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凝心聚力,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完成藥都建設的各項任務。實施製藥行業傾斜政策,重點支持無污染、重環保、低耗水、高附加值的製藥產業項目,最大限度地用活用好國家和自治區的藥業發展優惠政策。繼續加大力度推進企業投產達效,讓製藥產業真正成為我市經濟的鮮明增長點。

研究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製藥企業、醫藥公司、物流中心、銷售中心等專案到藥都落戶,毫不動搖地推動藥都建設向縱深發展。在北國藥都打造過程中,巧借地勢之力,大力保護天然中草藥資源,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切實提高地產藥材精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把我市建成自治區最大、全國知名的森林中草藥種植和林下改培基地。

延長優勢特色產業 全面鑄就中國薯都

我市農業區劃為第五積溫帶下限和第六積溫帶,全市平均海拔670米,年降水量350毫米,降水規律與馬鈴薯生長期相吻合,特別有利於馬鈴薯塊莖的膨大,也有利於馬鈴薯增產和幹物質積累,這為種植馬鈴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馬鈴薯產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條件。

資料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天時地利之便,我市加大扶持馬鈴薯產業力度,推進馬鈴薯產業快速生長,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了新的進展,尤其是馬鈴薯的區域化、標準化、外向化、產業化水準有了新的提高,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延長優勢特色產業,打出自己品牌,形成自己產業,富裕一方百姓,全面鑄就名副其實的中國薯都。

2017年,全市馬鈴薯播種面積增長到30萬畝,占總播面積的十分之一強,種植品種由原來的單一品種擴大到目前的20餘個,馬鈴薯倉儲面積22萬平方米,產值達7億元左右。成立了馬鈴薯交易市場和電子交易平臺,建成馬鈴薯產業展廳,規劃建設馬鈴薯科技產業園,現已成為內蒙古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

資料圖

多年來,我市從多方面為種薯企業營造適合科研、繁育和種植的大環境,培育出過硬的品牌種薯。在馬鈴薯品種引進、良種繁育和推廣方面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我市馬鈴薯產業研發水平及影響力,從而推動內蒙古及全國馬鈴薯產業健康、均衡發展。對種薯輪作及倒茬採取強制措施,種植馬鈴薯必須選擇3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及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塊,確保種薯品質和土壤潔淨,力爭到2020年實現馬鈴薯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85%以上。

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呼倫貝爾最大的標準化馬鈴薯基地、呼倫貝爾最具影響力的良種繁育基地、呼倫貝爾最活躍的馬鈴薯交易市場、呼倫貝爾最具規模的馬鈴薯倉儲中心、呼倫貝爾最暢的馬鈴薯物流通道,建成全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馬鈴薯產業發展核心區。

文:鄭荔枝

責編:孫俊傑 微信:junjie304726

聲明:如需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未經授權轉載原創稿件將舉報維權,謝謝合作!

·END·

牙克石宣傳

本土·主流·原創·專業

念好“山水經”,打好“冰雪牌”,唱響“生態歌”,弘揚“工匠”精神,下一番“繡花”功夫,全景打造、全域昇華,加快形成以鳳凰山景區、中東鐵路遺址和駐軍文化、巴林喇嘛山佛教文化和森林旅遊度假互為支撐、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抓住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在我市舉辦部分賽事的契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建設好大興安嶺森林文化園。

推動G232、S204線公路加快前期工作,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推出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的精品旅遊線路,著力打造休閒避暑勝地、養生度假天堂品牌。

培育戰略新興產業 努力打造北國藥都

近年來,我市製藥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特別是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作出支持牙克石生物製藥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以來,全市製藥產業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把牙克石市打造成為“北國藥都”,這是我市生物製藥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生物製藥產業呈現“大產業、廣覆蓋”的特徵,形成以生物製藥為主,化工製藥為輔,一、二產業並進,產學研齊發展的大醫藥產業格局。我市現有規模以上生物製藥企業2家,涵蓋成藥生產、醫藥中間體和中藥飲片加工三大領域,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近40%。

資料圖

目前,全市上下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凝心聚力,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完成藥都建設的各項任務。實施製藥行業傾斜政策,重點支持無污染、重環保、低耗水、高附加值的製藥產業項目,最大限度地用活用好國家和自治區的藥業發展優惠政策。繼續加大力度推進企業投產達效,讓製藥產業真正成為我市經濟的鮮明增長點。

研究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製藥企業、醫藥公司、物流中心、銷售中心等專案到藥都落戶,毫不動搖地推動藥都建設向縱深發展。在北國藥都打造過程中,巧借地勢之力,大力保護天然中草藥資源,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切實提高地產藥材精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把我市建成自治區最大、全國知名的森林中草藥種植和林下改培基地。

延長優勢特色產業 全面鑄就中國薯都

我市農業區劃為第五積溫帶下限和第六積溫帶,全市平均海拔670米,年降水量350毫米,降水規律與馬鈴薯生長期相吻合,特別有利於馬鈴薯塊莖的膨大,也有利於馬鈴薯增產和幹物質積累,這為種植馬鈴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馬鈴薯產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條件。

資料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天時地利之便,我市加大扶持馬鈴薯產業力度,推進馬鈴薯產業快速生長,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了新的進展,尤其是馬鈴薯的區域化、標準化、外向化、產業化水準有了新的提高,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延長優勢特色產業,打出自己品牌,形成自己產業,富裕一方百姓,全面鑄就名副其實的中國薯都。

2017年,全市馬鈴薯播種面積增長到30萬畝,占總播面積的十分之一強,種植品種由原來的單一品種擴大到目前的20餘個,馬鈴薯倉儲面積22萬平方米,產值達7億元左右。成立了馬鈴薯交易市場和電子交易平臺,建成馬鈴薯產業展廳,規劃建設馬鈴薯科技產業園,現已成為內蒙古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

資料圖

多年來,我市從多方面為種薯企業營造適合科研、繁育和種植的大環境,培育出過硬的品牌種薯。在馬鈴薯品種引進、良種繁育和推廣方面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我市馬鈴薯產業研發水平及影響力,從而推動內蒙古及全國馬鈴薯產業健康、均衡發展。對種薯輪作及倒茬採取強制措施,種植馬鈴薯必須選擇3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及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塊,確保種薯品質和土壤潔淨,力爭到2020年實現馬鈴薯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85%以上。

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呼倫貝爾最大的標準化馬鈴薯基地、呼倫貝爾最具影響力的良種繁育基地、呼倫貝爾最活躍的馬鈴薯交易市場、呼倫貝爾最具規模的馬鈴薯倉儲中心、呼倫貝爾最暢的馬鈴薯物流通道,建成全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馬鈴薯產業發展核心區。

文:鄭荔枝

責編:孫俊傑 微信:junjie304726

聲明:如需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未經授權轉載原創稿件將舉報維權,謝謝合作!

·END·

牙克石宣傳

本土·主流·原創·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