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年前給你的青蛙買一套房,你會選擇哪裡?丨壹周頭條

壹周 · 政策頭條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1月15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

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和城市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現領點評:打破土地壟斷旨在加大租賃供給,但短期內對房價影響較小

打破土地壟斷意味著什麼?第一,這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重要舉措,也是對13城市集體土地建租賃試點的延續。第二,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租賃供地能夠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第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租賃供地長期會改善城市租房短缺的矛盾,

但短期難以影響供需格局。第四,政策對房價長期穩定具有積極意義,但由於打破政府土地壟斷僅限定在租賃領域,並沒有涉及商品房領域,短期難以形成較大影響。

壹周 · 資料頭條

鏈家所監測的資料顯示,1月第三周12個重點城市的成交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幅度介於0.2%-35.9%,增幅較前一周有所減小。成交價格上升幅度有限,不同城市市場表現不同,

廣州、杭州和濟南等價格下跌,北京、成都和武漢等價格上漲,主要集中於低端剛需盤和中端改善盤。

現領點評:成交量繼續增長,剛需改善齊推動

各城市成交持續好轉的原因在於:一是年底購房需求的持續釋放,一般是由於資金的到位和擔心年後漲價(經驗表明一般3月份市場較熱);二是經過前期的降價後,

剛需已有能力進入市場;三是換房業主由於前期把郊區房屋賣給剛需後開始成為中心城區的客戶。

但是價格的上升幅度有限,一是由於成交量的增長持續性較弱,二是在高首付以及信貸環境收緊的情況下換房需求增量有限,因此價格不會迎來大幅上揚。

在不同原因的推動下,市場表現有所不同:廣州、杭州和濟南成交量增價跌,

其原因在於剛需入市增加,致使價格結構性下跌。另一方面,北京和成都的中心城區占比增加,武漢市中、高價物業占比增加,從而致使均價上漲,三城均表現為一定程度的量價齊升。

短期市場預判:年前成交量會繼續增長,但增長幅度可能減小,後期各城市成交量以穩中向好為主。

壹周 · 全國重點樓市資料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