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臘八才是真正的年,古人為何要在臘八過年?

古人為何要在臘八過年?

古代過“年”,在比西周更早的歷史時期,

並不是在臘月的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曾經是“臘日”這一天,也就是後來人們並不太重視的臘八這一天。

臘日(臘八)過年的定義,歷史悠久,源於慧識悊學文化時期。人們在“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貳”的修身內外觀察中,對天地人的信息進行全面把握,並且應用於社會活動中,以利於同步感應天地人的資訊,指導人們修身明德實踐應用,從而求得吉祥順利。

西周時期,過年的日子已經改為冬至。而到漢武帝時期,正月與冬至在曆法中也進行了分離,改為正月初一過年。

臘八節是圍繞著時空特點而確定的一個特定的時間和日子。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基本上都是處於一年當中一陽複始的冬至節氣和小寒節氣之後,往後進入大寒,一年就結束了。在此期間,臘月初八剛好處在一個特定的時空點上。八是一個陰數,

也是後天之成數,修身養生治事能否實現九數之圓成,在八日這一天我們是否能夠實現天地人三才合一,把握得恰如其分,就顯得非常關鍵。而且,這個陰數,決定著天時,有利於質象境與我們生命能量場相交通。(編者注:道、德、象、數、理、炁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方法論和思維方式,其中數是對萬事萬物變化規律中質象能量的演變和陰陽屬相的變化進行定量分析和計算。古代以奇數為陽數,
偶數為陰數。質象境,即人類慧識所能感知的宇宙天地自然萬物能量屬性,是相對于智識所感知的肉眼可見,儀器可感的物相世界的客觀存在。物相和質象,是世界的根本,也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具體方式。)

在古代,曾經把過年的這一天叫作“王侯臘八日”。

中國古代的慧識悊學文化期,極其重視天時、地利、人和。根據古籍記載,臘八這一天進行感恩祭祀,能夠“追贖塗苦”,相應得福;而“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臘八節這一天是天陽能量降臨地球的臨界點。從臘月八日開始,宇宙的天德能量,以及人體心炁能量都會產生萌動。

出現明顯的動機。這個動機,是我們臨機應變之時,同時也是年度週期律中,決定著天德與地炁能量多少與能力大小的一個關鍵起始點。

臘八節對應臨卦之象,對應的是醜月,即十二月(臘月)。臘月是因為有臘八這一天而確定的,在卦象當中就稱之為臨卦,是地球易象的炁運順天之變。

在宇宙天道而言,是天道的“德一”能量發動,長養萬物以上臨下,開始接近地球萬物。在人而言,是身體內的心炁要主動接收天德能量入體,補充不足以及儲備,以備一年之需求。

宇宙自然的這種能量變化,對人體內環境具有強大的作用力與影響力,如果人類能主動順應,則內天地將會同步於天地變化而獲得提升,有利於新一年度週期律時期的身心健康和精力提升;如果違背這一變化就必然會產生損害。能夠實現同步沒有捷徑可走,心意修持是關鍵。

季之月,星回歲終,陰陽已交,勞農夫,享臘,以送故焉。

----《續漢書》

譯文:冬季第三個月(臘月),星辰繞天運行了一周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一年的時間也結束了,陰炁和陽炁已經交匯,慰勞農夫,分享臘祭,以此送舊辭新。

節選摘錄自熊春錦先生著《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略有編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7-3188-3。如有轉載,請保持圖片與文字內容原樣,勿擅自編輯,並須注明書名、作者與出版社。

本文整理編輯:道德知音論壇

德慧智國學教育網站 ,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提供支援!

看完覺得有用,請記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會更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美國哈佛教授盛讚中國文化,西方到底瞄準了中國文化中的什麼內容?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太極,您的孩子怎麼辦?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在宇宙天道而言,是天道的“德一”能量發動,長養萬物以上臨下,開始接近地球萬物。在人而言,是身體內的心炁要主動接收天德能量入體,補充不足以及儲備,以備一年之需求。

宇宙自然的這種能量變化,對人體內環境具有強大的作用力與影響力,如果人類能主動順應,則內天地將會同步於天地變化而獲得提升,有利於新一年度週期律時期的身心健康和精力提升;如果違背這一變化就必然會產生損害。能夠實現同步沒有捷徑可走,心意修持是關鍵。

季之月,星回歲終,陰陽已交,勞農夫,享臘,以送故焉。

----《續漢書》

譯文:冬季第三個月(臘月),星辰繞天運行了一周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一年的時間也結束了,陰炁和陽炁已經交匯,慰勞農夫,分享臘祭,以此送舊辭新。

節選摘錄自熊春錦先生著《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略有編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7-3188-3。如有轉載,請保持圖片與文字內容原樣,勿擅自編輯,並須注明書名、作者與出版社。

本文整理編輯:道德知音論壇

德慧智國學教育網站 ,德慧智國學線上書院提供支援!

看完覺得有用,請記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會更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美國哈佛教授盛讚中國文化,西方到底瞄準了中國文化中的什麼內容?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太極,您的孩子怎麼辦?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