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信辦宣傳窗」天津日報評論員:做高品質發展的“前衛”──六談做好今年經濟工作

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

在發展由速度規模型向品質效益轉變的關口,天津要下決心、敢擔當,做高品質發展的“前衛”。

“前衛”之“衛”,是敢於向體內的頑瘴痼疾開刀,是堅決對一切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悖的觀念和行為說不。“看上去很美”的數位,充其量是粗放式發展的“遮羞布”。從“腠理之疾”到“骨髓之痛”,要害在諱疾忌醫。是刮骨療毒還是養癰成患?考驗的是發展理念,檢驗的是政績觀。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

橫下一條心,脫去光鮮馬甲,甩掉數位包袱,才是追求高品質發展的真擔當、真作為。比發展不比數位,比成效不比形式,比可持續不比一時之功,比實幹不比套路……“四比四不比”,歸根結底,比的是責任在我、擔當在我、功成不必在我的誠心、信心和決心。

不日新者必日退。調整經濟結構是痛苦的,卻是必須闖過的關隘。不經歷痛苦,就無法獲得新生。高品質發展的大勢和激烈的外部競爭挑戰,

讓我市經濟結構、發展方式、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的“痛點”暴露出來。在“多麼痛的領悟”之餘,我們更要感謝這劑“清醒劑”,痛定思痛,痛下決心,破繭成蝶、浴火重生。

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擊倒”產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增長點青黃不接、發展體制機制滯後一個個“勁敵”。但排在首位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當好革故鼎新“換腦筋”的“前衛”。比如,蹺著“二郎腿”當“坐商”的心態必須轉。

沒有高品質服務環境的“土”和“肥”,栽不出高品質企業的“花”和“果”。堅持以市場主體為中心,發展動力才能實起來。只有甘當服務企業跑前跑後的“店小二”,才能讓企業的品質效益強起來,換土施肥,用產業的高品質撐起發展的高品質。比如,怕老百姓“佔便宜”的思維必須轉。沒有城鄉居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何談城市經濟的發展成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方向才能奔著實處去。
要在“人民大學”裡當好“小學生”,學好“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的實踐課,用群眾生活的高品質印證發展的高品質。

人不自信,誰人信之。推動高品質發展,一定是高難度的。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提振精氣神,攢足一股子“艮勁兒”,克服本領恐慌,拿出背水一戰、奮起直追的“前衛”氣概,拿出敢涉險灘、攻城拔寨的“前衛”擔當,拼品質、拼效益、拼結構、拼綠色度,闖關口、度關山,

殺出一條血路,打一場高品質發展的翻身仗,推動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根本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