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聽完風雪中的梵婀玲,你也將成長為吳嶺瀾

2017年,對於汽車行業各個企業來說,似乎大家都過得不是很景氣。

在宣報年度銷量的時候,無疑是對年初時許下的壯志淩雲一通打臉,如此一來,大部分企業選擇了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2017年我們表現並不好,不僅沒達標,還不如2016年。”1月16日,在東風風神新AX7手動擋上市發佈會上,東風乘用車副總經理李煒突然主動正面的聊到了2017年裡東風風神的市場表現。

作為東風集團的嫡長子,東風風神在擁有集團更多的資源偏愛之餘,也肩負了集團對於自主事業最高的期望,在遭遇歷史性的首次滑鐵盧戰役之後,在2018年初始,在公眾面前,他們毫不容情的撕開了自己的創口。

根據乘聯會資料統計,2017年東風風神共實現銷售12.5萬輛,不僅沒有實現全年20萬輛的銷售目標,還首次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2016年,東風風神的全年銷量超過了15萬輛。

在盤點過後,東風乘用車領導班子也進行了年度總結,造成銷量首跌的原因逃不過四個字:內憂外患。

外因——

市場行情和政策法規等外部因素影響了產品的推出節奏,使經銷商的信心受到影響,具體動作出現變形。

內因——

產品方面:東風風神的體系能力離預期還有差距,產品聚焦能力不夠,單車銷量偏低。管道方面:東風風神的品牌力、產品力和管道力離預期都有差距。特別是管道層面,目前風神的銷售管道還集中在三線以上城市,在縣域和城鄉結合部的覆蓋並不完全,這使得風神的產品和客戶之間出現了不匹配。

行銷方面:自AX4上市以來一系列針對年輕化主題,東風風神在行銷手段上做出了巨大的顛覆,

以跨界娛樂行銷及消費群體明確化定位的方式來定義一款車型,這對於步伐穩健的東風風神來說無疑是一項需要足夠勇氣的嘗試,儘管這項舉措在業內備受讚譽,AX4的銷量也保持在每個月三四千的穩定水準,且呈持續上升的態勢。但由於管道鋪設的問題,局面未被打開,反而沒有將這項創舉的意義最大化,某種程度上而言,產品行銷能力不夠聚焦,
也讓整個品牌的行銷定位有些飄忽不定。

終於意識到品牌在各方面表現得聚焦不足的東風風神,就像在《無問西東》中的吳嶺瀾,他英文國文都好,但理工科不及格,卻“因為聰明的人都念實科”而羞於轉系。風神也有過一樣的心境,渴求全面發展,卻無意中弱化了自己真正的實力。

東風乘用車總經理劉洪提出希望在2018年-2020年三年間,東風風神必須跑贏大市,通過三年努力實現銷量35萬輛以上、挑戰50萬輛的目標,

在公諸目標的同時,東風風神的2018年關鍵字——

“我們有9款產品,才賣到15萬輛,但是我們如果聚焦到1款、2款產品就達到15萬輛,那也不錯。所以2018年我們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就是聚焦。”李煒用一個淺顯的說法,向我們闡明了東風風神在2018年將要做出的改變,並一一針對性的解決了2017年裡遇到的問題。

產品層面,東風風神將聚焦資源打造明星產品。首先保證新AX7的最高優先順序戰略定力,未來三年AX7整體銷量計畫達到30萬輛;其次,快速提升AX4的市場影響力;第三,促進E70產品升級,確保新能源車型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2018年,東風風神將推出至少3款新車,包括一款中型SUV、一款純電動SUV和一款插電式混動SUV。我們將全力集中優勢資源,著力把AX7、AX4和E70等車型打造成‘2+1’的明星戰略車型。通過明星戰略車型的牽引,提升企業的品牌和體系能力,進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銷量的整體提升。”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劉洪說。

管道層面,2018年東風風神將聚焦20個重點城市,發揮重點城市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地帶動東風風神整體發展。對重點城市、重點縣域市場網路進行填空、補強、下沉。東風風神計畫到2020年,一網達到400家,城市覆蓋率達到75%;二網達到1000家,P300縣覆蓋率達到100%;並通過在形象、組織、規範、流程等六個方面的全新舉措,全面提升經銷商的運營能力。

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新型行銷模式橫行,新型管道打通方式也應運而生,作為傳統國企的保守作風,東風風神踏出了全新模式下的第一步:2017年11月6日,東風乘用車公司與大眾侃車·千城特賣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建立新型體驗式行銷平臺。雙方首先在四川地區作為試點開啟管道網路合作,後續還會在其他區域擴展。東風風神品牌與千城特賣通過網銷、店銷、行銷、推銷等多種行銷模式,以“掌上下單、線下體驗、廠價直發、一站速達”為體驗,打造“汽車+生活+家”的舒適服務場景,實現點陣分佈、聚合交互的汽車全價值鏈資料運營。

客戶體驗層面,東風風神將回歸原點,聚焦客戶體驗弱項及經銷商痛點,提升客戶和經銷商的滿意度。此外,東風風神還推出“悅YUE“計畫,持續實施品牌向上。

因為這一場銷量動盪,東風乘用車的領導在發佈會當天所面對的提問從簡單的產品交流研討變成一場暗藏刀光劍影的你來我往。

有記者更是提出,從2012年到2016年這幾年裡,風神的變化中缺乏一種戰略的自信及明確的定位,導致它出現了一個波浪式成長的過程。

對此,李煒的回應更像是一場對這些年一路走來的東風風神的一場重播。

“我們從2007年開始奠基,2017年正好是10周年。”

“我們是2009年開始銷售第一款車的,到2017年正好是8年了,我是2012年來的。回顧一下東風風神這幾年的銷售歷史,整體上說波浪式不完全對,應該說是一個階梯式或者是臺階式的發展。”李煒糾正了這個波浪式說法:“首先給大家一個總的概念,經過10年的發展,建廠10周年,然後開始銷售8周年,東風風神應該說跟我們預期的目標或者說大家期望的發展速度,還有點距離或者說沒達到這個速度,但是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東風風神步子走得基本上還是穩健的。”

東風風神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1年。剛開始的半年表現不錯,賣了1萬多,而往後兩年,遭遇了短暫的瓶頸期,銷量都在接近3萬,並沒有達到理想目標,這個時候的風神只有一款產品,就是S30。

第二個階段是從2012年到2014年。在2012年的時候東風風神做了內部改革,對外實行了行銷新政,對內調整了組織機構,在這3年的時間,風神從2011年的不足3萬輛,到2012年突破了6萬輛。而往後的兩年,又遇到了第一個階段的瓶頸魔咒,徘徊在8萬輛沒有突破。

第三個階段是從2015年到現在。在2014年底的時候,東風風神推出了第一款SUV車型AX7,第一個臺階出現了:在2015年到2016年這兩年間,東風風神抓住了SUV浪潮的機會,特別是自主品牌SUV發展的機會,所以在AX7這款產品的支撐下東風風神在2015年歷史性的突破了10萬輛,在2016年更是歷史性的突破了15萬輛,而且在過去這兩年裡,東風風神的增速都遠遠好於行業的大勢。

在2017年裡,從結果上看,東風風神確實出現了反復。“但是請大家記住的是東風風神發展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出現反復,換句話說,我在2017年之前,不管增長的速度快還是慢,每年都是在增長的。”李煒篤定的表示。

“我在東本幹了12年,一個輪回。”甚少回憶過去,常年將微信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的東風乘用車總經理劉洪極為鮮見地提起了過去。“但是合資企業或50年以上,或百年根基,產品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對於東風風神這樣一個只有10年的自主品牌來說,還是需要時間讓我們來沉澱,讓我們來提升的。”

這一切,仿佛和《無問西東》中,中國最偉大的學府之一清華大學某個階段有著類似的心路歷程:

在西南聯大建校期間,雲南地區暴雨雷聲躁動轟鳴掩蓋了老教授極盡全力提高的音量,稻草鋪就的屋頂濕透了老教授板正的脊樑,屋內是不安的學子,外面是跑步的生員,沈光耀在那一瞬間推開窗子,老教授回身在黑板上寫下來這四個字,靜坐聽雨。

即使身處囹圄,屋外震風陵雨,縱世上亂言雜語,疑隙叢生。掌大局者說,靜坐聽雨。雨散後,便撥雲見日。

2017年,東風風神實現出口量同比翻番。

2017年,東風風神旗下產品宣佈全面進入3.0時代。

2017年,東風風神推出了旗下純電動車型東風風神E70。

2017年,東風風神在智慧系統的搭載上有了推動型的進步。

2017年,東風風神由跨界娛樂行銷到大IP助力年輕化標籤打造,實現顛覆性的行銷改革。

……

此刻的風神,就如同1964年站在清華圖書館裡的吳嶺瀾一般,他說,“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羡慕。”

在孤獨後

在迷茫後

在掙扎後

在改變後

他不再執著於實科才是聰明人的試金石

它不再糾結於一味全面發展產品序列難以聚焦

也不再羞恥于思考生命意義

也不再難堪於面對這一次的失守

這個時候的他

那個時候的它

以清華育人的風骨

以東風之子的姿態

木秀林中,迎傲群芳

首先保證新AX7的最高優先順序戰略定力,未來三年AX7整體銷量計畫達到30萬輛;其次,快速提升AX4的市場影響力;第三,促進E70產品升級,確保新能源車型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2018年,東風風神將推出至少3款新車,包括一款中型SUV、一款純電動SUV和一款插電式混動SUV。我們將全力集中優勢資源,著力把AX7、AX4和E70等車型打造成‘2+1’的明星戰略車型。通過明星戰略車型的牽引,提升企業的品牌和體系能力,進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銷量的整體提升。”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劉洪說。

管道層面,2018年東風風神將聚焦20個重點城市,發揮重點城市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地帶動東風風神整體發展。對重點城市、重點縣域市場網路進行填空、補強、下沉。東風風神計畫到2020年,一網達到400家,城市覆蓋率達到75%;二網達到1000家,P300縣覆蓋率達到100%;並通過在形象、組織、規範、流程等六個方面的全新舉措,全面提升經銷商的運營能力。

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新型行銷模式橫行,新型管道打通方式也應運而生,作為傳統國企的保守作風,東風風神踏出了全新模式下的第一步:2017年11月6日,東風乘用車公司與大眾侃車·千城特賣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建立新型體驗式行銷平臺。雙方首先在四川地區作為試點開啟管道網路合作,後續還會在其他區域擴展。東風風神品牌與千城特賣通過網銷、店銷、行銷、推銷等多種行銷模式,以“掌上下單、線下體驗、廠價直發、一站速達”為體驗,打造“汽車+生活+家”的舒適服務場景,實現點陣分佈、聚合交互的汽車全價值鏈資料運營。

客戶體驗層面,東風風神將回歸原點,聚焦客戶體驗弱項及經銷商痛點,提升客戶和經銷商的滿意度。此外,東風風神還推出“悅YUE“計畫,持續實施品牌向上。

因為這一場銷量動盪,東風乘用車的領導在發佈會當天所面對的提問從簡單的產品交流研討變成一場暗藏刀光劍影的你來我往。

有記者更是提出,從2012年到2016年這幾年裡,風神的變化中缺乏一種戰略的自信及明確的定位,導致它出現了一個波浪式成長的過程。

對此,李煒的回應更像是一場對這些年一路走來的東風風神的一場重播。

“我們從2007年開始奠基,2017年正好是10周年。”

“我們是2009年開始銷售第一款車的,到2017年正好是8年了,我是2012年來的。回顧一下東風風神這幾年的銷售歷史,整體上說波浪式不完全對,應該說是一個階梯式或者是臺階式的發展。”李煒糾正了這個波浪式說法:“首先給大家一個總的概念,經過10年的發展,建廠10周年,然後開始銷售8周年,東風風神應該說跟我們預期的目標或者說大家期望的發展速度,還有點距離或者說沒達到這個速度,但是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東風風神步子走得基本上還是穩健的。”

東風風神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1年。剛開始的半年表現不錯,賣了1萬多,而往後兩年,遭遇了短暫的瓶頸期,銷量都在接近3萬,並沒有達到理想目標,這個時候的風神只有一款產品,就是S30。

第二個階段是從2012年到2014年。在2012年的時候東風風神做了內部改革,對外實行了行銷新政,對內調整了組織機構,在這3年的時間,風神從2011年的不足3萬輛,到2012年突破了6萬輛。而往後的兩年,又遇到了第一個階段的瓶頸魔咒,徘徊在8萬輛沒有突破。

第三個階段是從2015年到現在。在2014年底的時候,東風風神推出了第一款SUV車型AX7,第一個臺階出現了:在2015年到2016年這兩年間,東風風神抓住了SUV浪潮的機會,特別是自主品牌SUV發展的機會,所以在AX7這款產品的支撐下東風風神在2015年歷史性的突破了10萬輛,在2016年更是歷史性的突破了15萬輛,而且在過去這兩年裡,東風風神的增速都遠遠好於行業的大勢。

在2017年裡,從結果上看,東風風神確實出現了反復。“但是請大家記住的是東風風神發展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出現反復,換句話說,我在2017年之前,不管增長的速度快還是慢,每年都是在增長的。”李煒篤定的表示。

“我在東本幹了12年,一個輪回。”甚少回憶過去,常年將微信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的東風乘用車總經理劉洪極為鮮見地提起了過去。“但是合資企業或50年以上,或百年根基,產品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對於東風風神這樣一個只有10年的自主品牌來說,還是需要時間讓我們來沉澱,讓我們來提升的。”

這一切,仿佛和《無問西東》中,中國最偉大的學府之一清華大學某個階段有著類似的心路歷程:

在西南聯大建校期間,雲南地區暴雨雷聲躁動轟鳴掩蓋了老教授極盡全力提高的音量,稻草鋪就的屋頂濕透了老教授板正的脊樑,屋內是不安的學子,外面是跑步的生員,沈光耀在那一瞬間推開窗子,老教授回身在黑板上寫下來這四個字,靜坐聽雨。

即使身處囹圄,屋外震風陵雨,縱世上亂言雜語,疑隙叢生。掌大局者說,靜坐聽雨。雨散後,便撥雲見日。

2017年,東風風神實現出口量同比翻番。

2017年,東風風神旗下產品宣佈全面進入3.0時代。

2017年,東風風神推出了旗下純電動車型東風風神E70。

2017年,東風風神在智慧系統的搭載上有了推動型的進步。

2017年,東風風神由跨界娛樂行銷到大IP助力年輕化標籤打造,實現顛覆性的行銷改革。

……

此刻的風神,就如同1964年站在清華圖書館裡的吳嶺瀾一般,他說,“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羡慕。”

在孤獨後

在迷茫後

在掙扎後

在改變後

他不再執著於實科才是聰明人的試金石

它不再糾結於一味全面發展產品序列難以聚焦

也不再羞恥于思考生命意義

也不再難堪於面對這一次的失守

這個時候的他

那個時候的它

以清華育人的風骨

以東風之子的姿態

木秀林中,迎傲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