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平型關大捷的真實情況怎樣,從八路軍的內部通報來看,打得很艱難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八路軍總部)

當一二九師到太原時,

戰局已發生急劇變化。在晉北,由於忻口友軍防守頑強,日軍攻勢暫時受挫。於是經保定南下之敵便集結于晉東,向娘子關尋求突破。

劉伯承分析形勢後認為,要保衛太原,就必須用“扼咽拊背”的辦法。所謂“扼咽”,是實施正面防禦,守住忻口、娘子關兩處要衝。所謂“拊背”,是配合正面的防禦部隊,拊擊日軍側背,從而起到牽制作用。

閻錫山要求一二九師實施的配合作戰,實際就相當於“拊背”。

劉伯承決定率師前指、七六九團坐上火車向原山縣東北開進,以“拊” 進攻忻口的日軍之背。

按照總部通知,當部隊到達第一個集結點東冶鎮後,劉伯承就要到總部去開會,七六九團將完全交由陳錫聯指揮。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在火車上,劉伯承找來陳錫聯談話,

囑咐他:“我們師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的了。第一仗可打小一點,但第一炮一定要打響,因為出師的首戰勝利特別重要。”

陳錫聯忙問在什麼情況下動手比較合適。他是原紅四方面軍的戰將,紅四方面軍以勇聞名,過去打內戰時碰到的敵人又有很多是弱敵,有時沖一下就能大獲全勝。

在用兵方略上,劉伯承一向反對打情況不明的莽撞仗和糊裡糊塗的懵懂仗,

他曾用四川方言形象地將之比喻成是“狗子頭上戴砂罐,亂撞一陣”。尤其現在的對手不一樣了——此前,一一五師已取得平型關大捷,但從八路軍的內部通報中,劉伯承獲悉,一一五師在戰鬥中打得很艱難,自身傷亡也不小。

劉伯承給陳錫聯舉了平型關戰鬥的例子,說明日軍可不是給你一沖就會陣腳大亂,與鬼子過招,著實得花一番縝密心思。

(平型關戰鬥)

不明情況的盲動是不行的,因為“打仗不比唱戲,真刀真槍的要死人哇”。如何摸准情況,謀而後動,他向陳錫聯傳授了自己總結出來的決竅:搞好偵察,越細越好,最好指揮員能親自掌握。

劉伯承告訴陳錫聯,如果到時經過偵察,情況仍弄不清楚,可以發電報向他請示,

但是在單獨行動過程中,還是應立足於獨立自主,機斷行事。為此,陳錫聯既可以“一邊打一邊上報”,也可以“打了再報”,最重要的是不能錯失良機,否則不但消滅不了敵人,還會令自己陷入被動。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7.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