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逵一頓飯能吃5斤牛肉,古代飯量超人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水滸傳》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李逵、武松、魯智深那都是一頓吃上四五斤牛肉不帶點滾的主兒。其實,在古代,能打慣戰的人物飯量都很厲害。

據《發蒙記》載:廉頗年老,日啖肉百斤。宋明帝啖白肉至二百片,蜜漬鱁鮧一頓數金缽。蕭穎胄啖肉膾二鬥。唐張興一飯肉十斤。馬希聲食雞五十。范汪啖青梅一斛都盡。齊王好食雞炻,日食雞七十。臨江王妃江無畏好食鯽魚頭,日進鯽魚三百石。晉宦者廖習之,食量寬博,晉祖曰:“汝腹中有五百斤鐵磨。

肚子中有個五百斤的鐵磨,什麼食物進肚裡都磨成粉末了,這比喻形象。

宋朝的宰相張齊賢是個大胖子,飯量賊大。《邵氏聞見錄》曾這樣記載:張齊賢一人有數人的飯量,自言平時未嘗吃過飽飯。一次村民請客,他先在前面酒席上吃;到酒宴的後半場,

他看見村民家院子裡掛了一張牛皮,就取下來煮煮吃了個精光。宋太祖光臨西都時,張齊賢獻十策于馬前,太祖把他召至行宮,賜予酒食,這位齊賢兄就直接用手從大盤抓取肉塊,邊吃邊說,毫無懼色。宋太祖歸來後對自己的弟弟、即後來的太宗說:“我得了個好宰相啊,就是這個張齊賢。”

張齊賢被罷相貶謫知州時,當地官員不知他飯量多少,所以廚吏用置一大桶,他吃多少就往桶中倒多少,

桶滿了,張齊賢仍然在吃。

張齊賢不僅是體質豐大、食量過人,肚子裡也真能盛事。早年他請客,一位家奴偷竊銀器數件藏在懷中,正好被張齊賢看到,卻悄沒做聲。晚年他做宰相後,門下雜役大都弄個一官半職,而偏偏沒這家奴什麼事。

家奴痛哭,問為啥沒我的差事啊。張宰相才把三十年前的事抖摟出來,說我肯定不能用你。連一個小小家奴偷盜銀器的事兒都能存上三十年,在最後一刻派上用場,真可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

我有一同事,有次與幾位朋友打賭,說自己一頓能喝下20只生雞蛋。同事們都不信,紛紛押注,出400元賭他喝不完。於是我們來到菜市場,買了20只雞蛋,借一大碗公,當場打雞蛋。賣雞蛋的說自己看有的雞蛋有縫了,

就打開喝掉,才喝了5只就竄稀啦。誰知我這位同事喝下兩大碗公雞蛋汁,啥事沒有,拿起400塊錢拍著肚子滿意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