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名將創造一項紀錄無人破,麥克亞瑟、艾森豪、巴頓都不行

現在流行“五星”評價,有些氾濫成災,多了就不稀罕了,含金量大減。設立“五星”標準的初衷,是極少數才能得到這個評價,它源於二戰時期的軍界,只在戰爭時期授予那些功勳卓著的將軍,

非常難弄到,連赫赫有名的巴頓都只搞到4顆星。美國歷史上,五星上將只有10位,包括馬歇爾、麥克亞瑟、艾森豪等。

在另一個名將面前,上面所有這些名將都要低頭致敬——一戰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沒辦法,潘興是“六星上將”。當然,“六星上將”是為了區別于“五星上將”的叫法,1919年授予潘興的時候,不叫“六星上將”而叫“陸軍特級上將”。

潘興

其實,“陸軍特級上將”只是一種榮譽軍銜,畢竟美軍第一次出遠門參加世界大戰,潘興為國爭了光,要好好表揚表揚,只有採取特殊的方式,才能顯示他比其他美國將軍高一個級別。

現在大夥兒熟悉的“五星上將”方案,是二戰後期的1944年才通過。潘興雖然被稱為“六星上將”(陸軍特級上將),其實肩膀上沒有6顆星,

連5顆星都沒有——只有4顆星。說白了,1919年的“陸軍特級上將”軍銜與1944年的“五星上將”軍銜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為了把一戰名將潘興的“特級上將”與二戰那些“五星上將”進行比較,才類比為“六星上將”。

潘興受得起這份榮譽。

一戰海報

別看美軍現在世界最強,

當年參加一戰時卻是菜鳥,不僅敵人德軍看不起,連友軍英軍和法軍也看不起。美國宣佈參戰後,並未馬上派部隊上戰場。潘興認為,美軍多年不打仗,需要進行嚴格訓練才行,否則就是充當靶子和炮灰。美國人說:德國佬小心,我要揍你了,結果半天不出拳。德軍於是嘲笑美軍太嫩:等你們上來,我們早把英國和法國滅了。

美軍上戰場後,英軍和法軍提出一個要求:潘興將軍你就不用來了,

回家好好休息,把部隊交給我們就行。什麼叫歧視?這就叫歧視。潘興不幹:你們要這樣,我就帶人回去了。這是尊嚴問題,美國部隊必須美國將軍指揮,而不是給別人提供人力。

美國徵兵海報

平心而論,美軍在一戰中的表現並不是太好,

甚至被友軍調侃,說美國人的唯一作用,是增加了傷亡統計報表上的數位。但美軍通過參加這次大戰,看到了自己與世界軍事強國的差距,這對美軍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不管過程咋樣,結果是打贏了,美國成為戰勝國,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以後在國際上說話也更有分量了。潘興以英雄的身份回到國內,受到熱烈歡迎。為了表彰他的特殊貢獻,國會授予他特殊榮譽——陸軍特級上將。

二戰時,也有人提議授予麥克亞瑟陸軍特級上將 ,但不了了之。

(第102集)

二戰時,也有人提議授予麥克亞瑟陸軍特級上將 ,但不了了之。

(第10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