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時代 新征程 廣西檢察工作巡禮|用愛呵護,讓迷途少年回歸正道

溫馨提示:

正文共:3746 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用愛呵護,讓迷途少年回歸正道

——廣西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亮點回眸

這是一個個敢為人先的創新之舉——

欽州市欽南區檢察院率先成立了廣西首個獲獨立編制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並推動欽南轄區內公安、法院、共青團等部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專門機構,多種國家力量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預防青少年犯罪體系,實施“1+X”觀護模式,打造“辦案機構專門化、工作模式規範化、幫教模式一體化”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欽南模式”,

創建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經驗模式和品牌效應。

這是一個個踏石留印的探索之路——

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婦聯率先在全國檢察機關組織開展省一級“婦女兒童維權崗”創建活動,開通綠色通道,為弱勢婦女兒童群體提供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婦女兒童維權工作得到中央政法委的高度認可。法制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撐起法治大傘守護婦幼人群——廣西檢察機關推進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紀實》,關注我區檢察機關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先進經驗。

這是一個個令人驚歎的耀眼成績——

五年來,全區檢察機關有6個單位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2個單位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4名同志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12個單位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命名,5個單位獲全國未檢工作突出貢獻先進集體稱號,1個單位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5名同志獲全國未檢工作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稱號,2名同志獲第一屆全國未檢業務競賽能手稱號;1名同志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稱號;100個單位獲自治區“青少年維權崗”命名。

這一項項榮譽的摘取,一個個里程碑式的時光片段,串聯起廣西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5個不平凡的春秋。五年多的風雨兼程,又一載的春華秋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混崗辦案到分案辦理、從單一審查起訴到捕訴監防一體……廣西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日趨專業和規範,逐步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幫教相結合的檢察維權之路,一條符合廣西區情、獨具特色的“檢愛護苗”之路。

- 制度支撐,密織法律保護網-

岑溪市檢察院辦理的葉某等4人搶劫案,造成被搶的多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在自治區檢察院的指導下,梧州市兩級檢察院及時抗訴和支持抗訴,梧州市中院採納抗訴意見予以改判。案件辦結後,檢法兩家共同到學校上法制宣傳課,通報判決情況,全校師生不但受到法制教育,學生也消除了恐慌心理,受破壞的教學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最高檢 教育部“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梧州站現場,巡講檢察官正在為同學們上課。

如果將涉罪未成年人比喻成“迷途羔羊”,那麼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就是“受傷的花朵”。為了讓花朵綻放如初,廣西檢察機關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放在首位,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全區各級檢察院充分運用檢察職能,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部門密切配合,依法嚴厲打擊例如盜竊、搶劫學生財物、強☆禁☆姦學生等侵害學生權益、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等各種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重點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從嚴從快起訴了防城港黃清恒、黃曼麗等24人跨國販賣嬰兒案等一批人民群眾關注的大案,沉重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被告人黃清恒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執行死刑。

2013年至2017年,全區檢察機關共辦理危害校園安全犯罪案件382件525人;依法起訴強☆禁☆姦犯罪3454件3919人,起訴猥褻兒童犯罪410件416人;依法起訴拐賣婦女兒童犯罪148件304人,起訴拐騙兒童犯罪21件23人,起訴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犯罪1387件2079人。

此外,全區檢察機關通過持續開展組建專門機構和成立專門辦案組等工作,實現了未檢隊伍從無到有向“專人專能”方向發展,通過實行“捕訴監防”一體化工作模式,進一步提高未檢工作能力和水準。

- 創新思維,探索專業化辦案模式-

“謝謝檢察官讓我‘無痕’回歸社會,可以繼續上學。”博白縣檢察院辦理的周某信用卡詐騙案、陳某故意傷害案,該院依法對周某、陳某犯罪記錄予以封存,後來周某、陳某分別考取了廣西和西安的高校,成為持“清白”檔案入校的受益者。近兩年,經過廣西檢察機關未檢部門的幫教,共有15名學生先後考上大中專院校。

全區檢察機關始終注重寬嚴相濟政策的實施,以人性化辦案為基礎,加強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儘量挽救失足未成年人,讓其切身感受到司法柔情和人性溫暖。

北流市檢察院檢察官走訪調查瞭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走訪調查時檢察官特意穿了便裝。

——對主觀惡性小、社會危害不大、輕微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堅持實行輕緩的刑事政策,慎用逮捕強制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一律不訴,儘量減少羈押,防止交叉感染,加強對附條件不起訴人的考察幫教,儘量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樹立對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刑事司法理念,積極開展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

——通過健全、規範權利告知制度,暢通被監管人的權利救濟管道,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等,全力維護涉罪、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

——建立健全“輕案快辦”、附條件不起訴、集中管轄等機制,不定期開展全區未成年人檢察案件品質評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提出整改意見,確保案件品質,進一步提高未檢工作品質、效果和公信力。

平果縣檢察院聯合縣婦聯、法院、律師協會等部門到被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罪犯家中進行回訪幫教。

——全區檢察機關各級未檢部門加強與偵監、公訴、刑事執行檢察、控訴、民行等部門以及公安、法院等司法機關的溝通與配合,在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處理、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社會調查、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區矯正、觀護幫教、犯罪記錄封存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

- 社會聚力,“檢察+”築牢“防火牆”-

“檢察官阿姨,我一定會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五年來,自治區檢察院每年均派員參加回訪幫教團,到廣西女子監獄、廣西少管所與服刑人員進行談心,實施個別幫教。

對於涉罪未成年人,廣西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儘量避免採用單一式的懲罰性手段,延伸檢察觸角,探索以檢察機關為主,聯動多個預防青少年犯罪部門、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社會機構等外部力量參與的“檢察+”觀護幫教模式,建立觀護基地開展幫教。目前,廣西三級檢察院在欽州和玉林設立有6個社會觀護基地。通過接收不起訴、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犯人入場參加公益性活動、學習技能等,幫助他們回歸社會,不僅“治病”,更要“救人”。

涉罪未成年人在社會觀護基地參加公益性活動、學習技能。

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需要全社會傾注力量。目前,全區檢察機關共55個單位獲評自治區“婦女兒童維權崗”,共有12個單位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命名,100個單位獲自治區“青少年維權崗”命名,為弱勢婦女兒童群體提供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針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農村中小學法治教育缺失,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率較高的情況,積極創建“兒童家園”,為當地的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懷。截至目前,全區檢察機關已創建“兒童家園”20餘個。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推動校園法治教育工作,營造未成年人學法、懂法、守法氛圍,構建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長環境對於未檢工作意義非凡。廣西檢察機關建立法治教育檢校合作工作機制,加大對未成年人的普法力度。幾年來,自治區檢察院先後成功組織開展“春風護蕾、平安護航”、“法律助飛青春夢”、“關愛未來 法治護航”等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並于2017年成立了“法治進校園”全區巡講團,在未來兩年內在區內持續開展巡講團巡講活動,不斷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和自護教育。在未檢暖風吹拂下,柔弱新苗有了更潔淨的生長土壤和更健康的天空。

2017年11月28日,由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教育廳共同主辦的全區“關愛未來 法治護航”全區巡講團開講啟動儀式暨首場巡講在衡陽路小學舉行。

帶著重托、帶著目標、帶著幹勁,廣西未檢從起步到騰飛,一路奮進成績喜人。“這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求實、務實,用真勁、出實招,辦一個案子,就要挽救一朵花,給家庭添一份希望,為社會添一份和諧。”自治區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未檢辦主任吳壽澤如是說。

未檢五年來,廣西未檢人始終將教育、感化、挽救貫穿於辦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全過程,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分案起訴等制度和加強預防工作,全方位開展呵護“花朵”的維權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廣西未檢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們用真情融化堅冰,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個迷失在歧途的孩子;他們用愛澆灌希望,為迷途知返的失足未成年人點亮明燈。讓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重新回歸社會,擁抱嶄新的未來。

文字:鄒筱溪 王敏

編輯:白露萍

2名同志獲第一屆全國未檢業務競賽能手稱號;1名同志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稱號;100個單位獲自治區“青少年維權崗”命名。

這一項項榮譽的摘取,一個個里程碑式的時光片段,串聯起廣西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5個不平凡的春秋。五年多的風雨兼程,又一載的春華秋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混崗辦案到分案辦理、從單一審查起訴到捕訴監防一體……廣西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日趨專業和規範,逐步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幫教相結合的檢察維權之路,一條符合廣西區情、獨具特色的“檢愛護苗”之路。

- 制度支撐,密織法律保護網-

岑溪市檢察院辦理的葉某等4人搶劫案,造成被搶的多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在自治區檢察院的指導下,梧州市兩級檢察院及時抗訴和支持抗訴,梧州市中院採納抗訴意見予以改判。案件辦結後,檢法兩家共同到學校上法制宣傳課,通報判決情況,全校師生不但受到法制教育,學生也消除了恐慌心理,受破壞的教學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最高檢 教育部“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梧州站現場,巡講檢察官正在為同學們上課。

如果將涉罪未成年人比喻成“迷途羔羊”,那麼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就是“受傷的花朵”。為了讓花朵綻放如初,廣西檢察機關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放在首位,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全區各級檢察院充分運用檢察職能,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部門密切配合,依法嚴厲打擊例如盜竊、搶劫學生財物、強☆禁☆姦學生等侵害學生權益、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等各種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重點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從嚴從快起訴了防城港黃清恒、黃曼麗等24人跨國販賣嬰兒案等一批人民群眾關注的大案,沉重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被告人黃清恒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執行死刑。

2013年至2017年,全區檢察機關共辦理危害校園安全犯罪案件382件525人;依法起訴強☆禁☆姦犯罪3454件3919人,起訴猥褻兒童犯罪410件416人;依法起訴拐賣婦女兒童犯罪148件304人,起訴拐騙兒童犯罪21件23人,起訴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犯罪1387件2079人。

此外,全區檢察機關通過持續開展組建專門機構和成立專門辦案組等工作,實現了未檢隊伍從無到有向“專人專能”方向發展,通過實行“捕訴監防”一體化工作模式,進一步提高未檢工作能力和水準。

- 創新思維,探索專業化辦案模式-

“謝謝檢察官讓我‘無痕’回歸社會,可以繼續上學。”博白縣檢察院辦理的周某信用卡詐騙案、陳某故意傷害案,該院依法對周某、陳某犯罪記錄予以封存,後來周某、陳某分別考取了廣西和西安的高校,成為持“清白”檔案入校的受益者。近兩年,經過廣西檢察機關未檢部門的幫教,共有15名學生先後考上大中專院校。

全區檢察機關始終注重寬嚴相濟政策的實施,以人性化辦案為基礎,加強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儘量挽救失足未成年人,讓其切身感受到司法柔情和人性溫暖。

北流市檢察院檢察官走訪調查瞭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走訪調查時檢察官特意穿了便裝。

——對主觀惡性小、社會危害不大、輕微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堅持實行輕緩的刑事政策,慎用逮捕強制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一律不訴,儘量減少羈押,防止交叉感染,加強對附條件不起訴人的考察幫教,儘量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樹立對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刑事司法理念,積極開展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

——通過健全、規範權利告知制度,暢通被監管人的權利救濟管道,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等,全力維護涉罪、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

——建立健全“輕案快辦”、附條件不起訴、集中管轄等機制,不定期開展全區未成年人檢察案件品質評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提出整改意見,確保案件品質,進一步提高未檢工作品質、效果和公信力。

平果縣檢察院聯合縣婦聯、法院、律師協會等部門到被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罪犯家中進行回訪幫教。

——全區檢察機關各級未檢部門加強與偵監、公訴、刑事執行檢察、控訴、民行等部門以及公安、法院等司法機關的溝通與配合,在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處理、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社會調查、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區矯正、觀護幫教、犯罪記錄封存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

- 社會聚力,“檢察+”築牢“防火牆”-

“檢察官阿姨,我一定會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五年來,自治區檢察院每年均派員參加回訪幫教團,到廣西女子監獄、廣西少管所與服刑人員進行談心,實施個別幫教。

對於涉罪未成年人,廣西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儘量避免採用單一式的懲罰性手段,延伸檢察觸角,探索以檢察機關為主,聯動多個預防青少年犯罪部門、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社會機構等外部力量參與的“檢察+”觀護幫教模式,建立觀護基地開展幫教。目前,廣西三級檢察院在欽州和玉林設立有6個社會觀護基地。通過接收不起訴、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犯人入場參加公益性活動、學習技能等,幫助他們回歸社會,不僅“治病”,更要“救人”。

涉罪未成年人在社會觀護基地參加公益性活動、學習技能。

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需要全社會傾注力量。目前,全區檢察機關共55個單位獲評自治區“婦女兒童維權崗”,共有12個單位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命名,100個單位獲自治區“青少年維權崗”命名,為弱勢婦女兒童群體提供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針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農村中小學法治教育缺失,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率較高的情況,積極創建“兒童家園”,為當地的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懷。截至目前,全區檢察機關已創建“兒童家園”20餘個。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推動校園法治教育工作,營造未成年人學法、懂法、守法氛圍,構建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長環境對於未檢工作意義非凡。廣西檢察機關建立法治教育檢校合作工作機制,加大對未成年人的普法力度。幾年來,自治區檢察院先後成功組織開展“春風護蕾、平安護航”、“法律助飛青春夢”、“關愛未來 法治護航”等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並于2017年成立了“法治進校園”全區巡講團,在未來兩年內在區內持續開展巡講團巡講活動,不斷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和自護教育。在未檢暖風吹拂下,柔弱新苗有了更潔淨的生長土壤和更健康的天空。

2017年11月28日,由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教育廳共同主辦的全區“關愛未來 法治護航”全區巡講團開講啟動儀式暨首場巡講在衡陽路小學舉行。

帶著重托、帶著目標、帶著幹勁,廣西未檢從起步到騰飛,一路奮進成績喜人。“這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求實、務實,用真勁、出實招,辦一個案子,就要挽救一朵花,給家庭添一份希望,為社會添一份和諧。”自治區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未檢辦主任吳壽澤如是說。

未檢五年來,廣西未檢人始終將教育、感化、挽救貫穿於辦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全過程,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分案起訴等制度和加強預防工作,全方位開展呵護“花朵”的維權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廣西未檢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們用真情融化堅冰,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個迷失在歧途的孩子;他們用愛澆灌希望,為迷途知返的失足未成年人點亮明燈。讓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重新回歸社會,擁抱嶄新的未來。

文字:鄒筱溪 王敏

編輯:白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