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悅讀君山」漫步牛奶湖

漫步牛奶湖

作者:孫美堂

朗讀:戴麗萍

這裡原來是洞庭湖的一個湖中湖,因形似牛奶,故名牛奶湖。位於層山的北翼,縱橫有304,202兩條省道貫穿,西臨華容河,東望安全圈,境內一馬平川,

土地肥沃,落地成苗,此時我才明白這裡叫錢糧湖的真正含義。

我們從304下車,沿著民居與農田的分界公路漫步,呼吸著這裡的清新空氣,品味著鄉村美景。

牛奶湖的美,美在公路。公路全部是硬化的兩車道,縱橫交錯,兩邊是錯落有致的風景林,時令已入四九,

高大的香樟仍然鬱鬱蔥蔥,間植的紅葉石楠,球形樹青翠依舊,林中一排路燈戴著中國結,像一列威武的哨兵。路的兩邊鋪著草皮,靠田邊是硬化了的排水渠,靠屋邊還栽有幾行花果。路面及路的兩邊,沒見一片紙屑,未見一隻塑膠袋,就連煙頭都沒見一隻。據村主任冉愛平介紹,每天到這裡散步的居民成百上千,能保持這樣好的衛生環境,我不得不被人們的自覺意識和環衛人員的敬業精神所折服,
所感動。

牛奶湖的美,美在民居。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就連二層小樓都很少見,幾乎清一色的平房院落,紅瓦白牆。牆上是通體的塗鴉彩繪,有弘揚道德的,有勸勉攻讀的,有宣傳孝悌的,有推廣節約的,一牆一個畫面,一戶一個故事。

這是某美術學院師生暑假來這裡義務創作的,不但讓人賞心悅目,並且能陶冶情操,受到教益。房前一律是竹片編成的籬笆,園內蔬菜青翠欲滴。竹籬,瓦舍,彩牆,編織成一幅幅別致的田園風光。

牛奶湖的美,美在花樹。沿著村中心公路和華容河堤,

栽種著各種花木,有櫻花、紫薇、杜鵑、白蘭等,形成十裡花廊,春季花開,香氣撲鼻。

牛奶湖的美,美在產業。這是個農業大村,過去以水稻棉花為主,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已形成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的格局,就稻蝦立體種養模式,已發展到1000多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各種蔬菜、瓜果,都普遍地發展起來,可以現摘現采,現炒現吃,吃起來帶著田園的清香,餘味無窮。

牛奶湖的美,美在人文。這裡的人崇尚文化,傳承道德,語言文明,和諧共處。進入農家,主人熱情洋溢,主婦彬彬有禮,修養有加。他們推行移風易俗,主張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老人身後費萬金,不如生前掬一粥。”他們的文化,已深入骨髓,紮根腦底,賦於行動。

漫步牛奶湖,總有目不暇接之感,人文山水,一戶一個故事,一牆一個畫面,一步一個景點,步步有新景,步步有新意。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他們的指向惠民,尊民意,得民心,自然得到全體村民的一致擁護,有一個叫蔡開選的村民,村裡修公路壓占他漁池面積一畝多,不但不要村裡一分錢補償,還主動義務投工,幫忙修路。他們的方向很明確,模式可複製,經驗可推廣。漫步牛奶湖村,就可以真切地幢景到新農村明天的美景,感受到美好的未來。

紮根腦底,賦於行動。

漫步牛奶湖,總有目不暇接之感,人文山水,一戶一個故事,一牆一個畫面,一步一個景點,步步有新景,步步有新意。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他們的指向惠民,尊民意,得民心,自然得到全體村民的一致擁護,有一個叫蔡開選的村民,村裡修公路壓占他漁池面積一畝多,不但不要村裡一分錢補償,還主動義務投工,幫忙修路。他們的方向很明確,模式可複製,經驗可推廣。漫步牛奶湖村,就可以真切地幢景到新農村明天的美景,感受到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