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元璋評價最高最不願殺的明朝將領,因太子病逝最終對他痛下殺手

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稱帝的第25個年頭,在這25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死了很多人,有的被當成絆腳石殺了,如胡惟庸;有的成了良弓走狗,如戰功赫赫的那些開國功臣;不過有些人卻幸運的成了皇家“新寵”,

如涼國公藍玉。

1372年1月22日,朱元璋派徐達率軍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北元出擊意圖將其一舉殲滅,戰局剛開始明軍捷報頻傳,可5個月後因徐達判斷失誤明軍陷入元軍圈套而損失慘重,此次北伐最終沒到達到肅清北元的目的,但藍玉在這遠征中的優異表現讓他進入了朱元璋的視線。

此後數年藍玉在朱元璋有意的安排下隨名將出征雲南、大力、吐蕃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永昌侯。1387年1月2日,朱元璋以馮勝為主將、藍玉為副將出兵20萬進攻盤踞在遼東地區的故元太尉納哈出部,藍玉作為先鋒以閃電攻勢拿下遼東門戶,2個月後配合主力直取納哈出老巢,大獲全勝。

遼東大勝後朱元璋馬上卸磨殺驢將主帥馮定罪抓了起來,而藍玉自然成了新驢。1388年3月,朱元璋以藍玉為帥率15萬大軍再次征討北元,這次元軍竟躲入沙漠之中與明軍躲起了貓貓,藍玉卻憑著一份執著和軍人的直覺在漫天黃沙中揪出了敵人,然後以壓倒性的廝殺徹底消滅了北元,這就是著名的捕魚兒海戰役。

戰後藍玉仰天長嘯:“伯仁,終平矣,不負此生”。藍玉完成了先輩沒有完成的偉業,朱元璋更是當著滿朝文武說出了他一生中最高的評價“藍玉是漢之衛青、唐之李靖”,此時沉浸在榮耀中的藍玉不會想到自己躲過了一次殺身之禍,就在朱元璋給他高度評價之前曾對他起了殺心。

藍玉平定北元時,逃跑的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留下的皇子、皇女、妃子百余人,王公貴族三千余人,士兵七萬余人,牛羊十萬餘頭,更有北元上百年的玉璽悉數被明軍虜獲。離開戰場後藍玉似乎就開始與任意妄為這個詞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回師途中姦污了北元皇帝的一個妃子致使她當場自盡而亡。朱元璋一直對各族人民採取開明政策,

而藍玉的做法無異於打了他的臉,不過朱元璋此前因“胡惟庸案”誅殺了大批功臣被太子朱標勸諫,鑒於藍玉確實是立了大功,他便暫時收起屠刀。

藍玉覺得皇帝默許了他的行為,更加張狂,他在一次回都城途中夜裡經過一處關卡,他因守官吏未及時開門竟縱兵毀關而入,得知此後朱元璋十分惱怒,他把原打算封藍玉為梁國公的改為涼國公以示警告,可藍玉仍未警覺,愈發的變本加厲。藍玉一次經過燕王朱棣的封地北平時決定會會這個最像皇帝朱元璋的皇子,他見到朱棣後人為認為朱棣是太子的潛在威脅,由於他與太子的外戚關係便前往警告,可他忘了“疏不間親”,外戚再好也不能和親兄弟比,朱標也沒搭理他。藍玉不僅姦污元妃、毀關入城、挑撥兩皇子,隨著他的功勞越來越大更是居功自傲、飛揚跋扈,他仗勢侵佔民田、蓄養莊奴,光乾兒子就多達數千人,儼然成了京城一霸。這些朱元璋也許還能容忍,而一件事的發生完全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一次出征前藍玉與十幾人去向朱元璋辭行,朱元璋表示要跟藍玉單獨談談,可他同樣的話連說3次諸將竟毫無反應,此時只見藍玉舉袖輕輕一揮諸將立即告退,朱元璋不動聲色的看著眼前這一幕,當晚他便找來錦衣衛收集的關於藍玉的資料,思忖過後他覺得還是交給太子發落,可不幸的是太子竟在此時病逝了,終於朱元璋還是再次親手拿起了屠刀。

1393年,藍玉以謀反罪被族誅,一共15000“藍黨”均被處死,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朱元璋因親手設計了“胡藍之獄”而一直被後人詬病,但在《明史記事本末》裡記載:“胡惟庸以奸邪當了丞相,藍玉以寵信而成功,可他們不學無術,器量狹小卻坐了高位,最終釀成悲劇”,這個相對公道的評價算是對朱元璋最好的正名。

他因守官吏未及時開門竟縱兵毀關而入,得知此後朱元璋十分惱怒,他把原打算封藍玉為梁國公的改為涼國公以示警告,可藍玉仍未警覺,愈發的變本加厲。藍玉一次經過燕王朱棣的封地北平時決定會會這個最像皇帝朱元璋的皇子,他見到朱棣後人為認為朱棣是太子的潛在威脅,由於他與太子的外戚關係便前往警告,可他忘了“疏不間親”,外戚再好也不能和親兄弟比,朱標也沒搭理他。藍玉不僅姦污元妃、毀關入城、挑撥兩皇子,隨著他的功勞越來越大更是居功自傲、飛揚跋扈,他仗勢侵佔民田、蓄養莊奴,光乾兒子就多達數千人,儼然成了京城一霸。這些朱元璋也許還能容忍,而一件事的發生完全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一次出征前藍玉與十幾人去向朱元璋辭行,朱元璋表示要跟藍玉單獨談談,可他同樣的話連說3次諸將竟毫無反應,此時只見藍玉舉袖輕輕一揮諸將立即告退,朱元璋不動聲色的看著眼前這一幕,當晚他便找來錦衣衛收集的關於藍玉的資料,思忖過後他覺得還是交給太子發落,可不幸的是太子竟在此時病逝了,終於朱元璋還是再次親手拿起了屠刀。

1393年,藍玉以謀反罪被族誅,一共15000“藍黨”均被處死,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朱元璋因親手設計了“胡藍之獄”而一直被後人詬病,但在《明史記事本末》裡記載:“胡惟庸以奸邪當了丞相,藍玉以寵信而成功,可他們不學無術,器量狹小卻坐了高位,最終釀成悲劇”,這個相對公道的評價算是對朱元璋最好的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