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知道什麼是“大氣環流”嗎

大氣環流

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規模的、大範圍的大氣運行現象,既包括平均狀態,也包括暫態現象,其水準尺度在數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時間尺度在數天以上。大氣大範圍運動的狀態。

某一大範圍的地區(如歐亞地區、半球、全球),某一大氣層次(如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整個大氣圈)在一個長時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氣運動的平均狀態或某一個時段(如一周、梅雨期間)的大氣運動的變化過程都可以稱為大氣環流。

大氣環流的意義

大氣環流是完成地球- 大氣系統角動量、熱量和水分的輸送和平衡,

以及各種能量間的相互轉換的重要機制,又同時是這些物理量輸送、平衡和轉換的重要結果。因此,研究大氣環流的特徵及其形成、維持、變化和作用,掌握其演變規律,不僅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將有利於改進和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有利於探索全球氣候變化,
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氣候資源。大氣環流通常包含平均緯向環流、平均水準環流和平均徑圈環流3部分。

平均緯向環流

指大氣盛行的以極地為中心並繞其旋轉的緯向氣流,這是大氣環流的最基本的狀態,就對流層平均緯向環流而言,低緯度地區盛行東風,

稱為東風帶(由於地球的旋轉,北半球多為東北信風,南半球多為東南信風,故又稱為信風帶);中高緯度地區盛行西風,稱為西風帶(其強度隨高度增大,在對流層頂附近達到極大值,稱為西風急流);極地還有淺薄的弱東風,稱為極地東風帶。

平均水準環流

指在中高緯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疊加在平均緯向環流上的波狀氣流(又稱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為3個波,夏季為4個波,

三波與四波之間的轉換表徵季節變化。

平均徑圈環流

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氣經向運動和垂直運動所構成的運動狀態。通常,對流層的徑圈環流存在3 個圈:低緯度是正環流或直接環流(氣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緯下沉,

低空向南),又稱為哈得來環流;中緯度是反環流或間接環流(中低緯氣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緯上升,高空向南),又稱為費雷爾環流;極地是弱的正環流(極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緯上升,高空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