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回顧近7年棉花重點政策,分析2018年棉花政策價格走勢!

時間:2010-2013年

政策:棉花收儲政策

時代背景:我國棉花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棉紡織企業因為成本高企而生存艱難,企業開工率下滑,庫存不斷攀升。

政策目的:國家為了保護棉農利益、保障供給及穩定市場。

政策影響:棉農利益保證紡企因高成本生存艱難。

國內棉花價格由此得到保障,但因棉花脫市收購導致國內棉花價格高居不下。2013年,國內棉花脫市收購價為每噸20400元,而國際價格僅為15000元。棉紡織企業則因為成本高企而生存艱難,企業開工率下滑,庫存不斷攀升,規模以上的棉紡企業平均開工率約為72%,棉紗產品平均庫存在20-30天,純棉類產品難以擺脫虧損的局面,

但棉農利益得到保障。

時間:2014年

政策:棉花直補政策。

稅收“高征低扣”改革。政策科普:棉花直補政策,即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以及產銷、面積等其他綜合因素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

不對生產者補貼而對終端消費者補貼。

“高征低扣”即把皮棉、棉紗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範圍。時代背景:國內棉價差高達五六千元,紡企生存壓力大,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停止的呼聲高。

政策目的:棉花直補政策下,我國棉花補貼政策由“暗補”正式改為直補棉農,標誌著我國棉花政策市場化改革正式拉開帷幕。“高征低扣”為紡企發展創造出寬鬆環境。

政策影響:棉花直補政策和稅收“高征低扣”改革雙管齊下,國內外棉價下跌,內外棉價接軌價差不斷縮小。我國棉花以市場供需為基礎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2014年末,我國棉花市場逐步進入企穩階段。(時間和價格決定棉花拋儲政策出臺)

時間:2015年-2017年

政策:棉花拋儲政策

政策科普:當棉花市場供應出現結構性緊缺、價格出現過快上漲時會啟動儲備棉的拋售。拋儲要考慮時間和價格兩大因素。

在拋儲常態化下,拋儲的時間和價格確定只能由市場來形成。

時代背景:棉花市場供給持續過剩,全球棉花儲量近半數在中國,隨時間增加棉花品質下降且存儲成本巨大。加上國內紡企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普遍較高,企業生存壓力大。

政策目的:拋儲政策讓棉花價格市場化,從而有效實現國內棉業“去庫存、去產能”的戰略目標。將進一步縮小國內外棉價差距,

降低紗廠的原料成本,使中國紡織行業更具競爭力。

棉花拋儲政策三階段

階段一:2015/16年。供給側改革主導去庫存開始,棉花拋儲開始進入常態化和機制化,拋儲原則:“不對稱輪換、先輪出後輪入、多輪出少輪入”。

階段二:2016/17年。拋儲時間更長,市場供應更加充裕。市場供需相對穩定,各方在拋儲期間表現相對更為理性。階段三:2017/18年。拋儲階段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儲備棉輪出與輪入相結合)

2018年棉花政策價格走勢

預計出臺政策:儲備棉輪出與輪入相結合,棉花進口政策放寬。

時代背景:種植棉花意向的農戶與面積穩定增加。外緊內松的環境從棉花進口量上也能看出來。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國內棉花企業競爭力下降。本年度國內外棉價差已突破國內棉紡織企業承受極限。

棉價預測:2018年儲備棉依然會按計劃輪出。不過經過幾年的大規模去庫存,也可能會出臺輪入的政策。這對棉花價格無疑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另外也有報告指出,由於進口棉紗和紡織品成長較快,而成衣出口成長趨緩,中國大陸“被壓抑”的棉花消費量前景看好。預測全球棉花價格預計在未來五年逐漸上漲。

市場供需相對穩定,各方在拋儲期間表現相對更為理性。階段三:2017/18年。拋儲階段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儲備棉輪出與輪入相結合)

2018年棉花政策價格走勢

預計出臺政策:儲備棉輪出與輪入相結合,棉花進口政策放寬。

時代背景:種植棉花意向的農戶與面積穩定增加。外緊內松的環境從棉花進口量上也能看出來。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國內棉花企業競爭力下降。本年度國內外棉價差已突破國內棉紡織企業承受極限。

棉價預測:2018年儲備棉依然會按計劃輪出。不過經過幾年的大規模去庫存,也可能會出臺輪入的政策。這對棉花價格無疑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另外也有報告指出,由於進口棉紗和紡織品成長較快,而成衣出口成長趨緩,中國大陸“被壓抑”的棉花消費量前景看好。預測全球棉花價格預計在未來五年逐漸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