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昝村派出所 “四法”工作法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取得成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當前,鄰里糾紛、婚姻糾紛、占地糾紛、家庭糾紛等各類糾紛已成為接處警中比例最大的一類警情,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近日,韓城市公安局昝村派出所對今年以來的各類矛盾糾紛警情進行分析和總結,

總結出了一套“糾紛類”警情處置工作法,積極為轄區群眾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一、親情融化法。例如:家庭糾紛、婚姻糾紛等因感情不和而導致的糾紛,適用以親情融化法來解決。此類糾紛大多數因日常生活瑣事,

長時間積累而引發的矛盾,適合用親情的感召融化當事人心底的堅冰。韓城市薛村村民薛某與其弟薛某某因宅基地問題連續發生糾紛。3月27日該所民警通過瞭解,獲悉此兄弟並非僅僅是因這一小塊地產生矛盾,而是兩年來日常瑣事爭吵不休。民警讓兄弟倆將每件小事都擺在桌面上,民警為協力廠商當事人,互相溝通,最終用親情的感召徹底化解了二人的糾紛。

二、鄰里感化法。在處理鄰里糾紛類警情時,對雙方進行回訪,講明“遠親不如近鄰、寬容待人”的意義,充分利用鄰里之間在日常生活中互幫互助的小事情來感化雙方,解開當事人心裡的疙瘩,糾紛也自然而然的得以調解。3月14日,韓城市白村村民董某軍與鄰居董某德因口角發生矛盾,繼而引起拉扯。接到報警後,值班民警迅速趕赴現場,針對雙發老人情緒激動,

互不相讓,為消除兩位老人的隔閡,該所民警對雙方進行了走訪,講明“遠親不如近鄰、寬容待人”的意義。最終在民警勸說下,兩位老人表示今後不再發生不愉快的事,一定和睦相處。

三、化敵為友法。此種方法可以貫穿於各類糾紛中,主要是通過對當事人進行耐心、細緻的思想教育工作。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將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2月10日,韓城市吳村三組村民董某軍與該村一組村民張某樂因瑣事發生矛盾,董某軍用拳頭將張某樂臉部打傷。該所民警瞭解情況後,及時對雙方進行勸解,分別指出了雙方各自的錯誤,又對雙方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思想教育工作。講明“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的意義。通過大量的工作,雙方握手言和。

四、利益雙贏法。在處理糾紛中,公正的立場是調解成功的關鍵。

尤其在處理重點工程建設與當地群眾之間的占地等糾紛時,既不能延誤施工進程,還不能損害群眾利益。今年以來,韓城市昝村轄區內重點工程(環已酮、鐵路橋梁、梁帶村博物館工程)相繼開工,因小矛盾、小糾紛引發的擋路阻工事件時有發生。3月9日以來,韓城市吳村部分村民董某、雷某、張某等人以工地佔用自家土地,賠償款未到位,多次阻擋施工,接到報警後,該所民警立即前往調查,協商鎮政府,村幹部和施工單位,前後5次調解,終於化解,董某、雷某、張某等人表示再也不阻擋施工。

該所民警立即前往調查,協商鎮政府,村幹部和施工單位,前後5次調解,終於化解,董某、雷某、張某等人表示再也不阻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