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准媽媽須知:孕期用藥常識

現在感冒發燒頭痛肚子不舒服,大多數人症狀不嚴重一般都選擇去藥店買藥自行解決,

對於一般人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對懷著小寶寶的准媽媽們這可不是個好主意,因為藥物對孕媽和寶寶可能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懷孕時候保持一定敏感度是每個准媽咪該做到的。現在就大家在藥店最常買的藥物進行歸類,看看哪些藥不能自行服用。

01抗組胺藥

春季是最容易過敏的季節,很多人容易對花粉等活性成分過敏從而導致哮踹、鼻炎發作,

或者皮膚過敏,這時候不要自行服用抗組胺藥,它可能會引起准媽咪們口渴、眩暈、嗜睡,其中部分藥物如異丙嗪則屬於C類藥物,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因此建議不要隨意服用。

02鼻腔減充血劑

鼻腔減充血劑可以幫助減輕鼻子瘙癢、眼睛不停流淚等症狀,這類藥不一定會造成寶寶畸形,但是可能會引起孕媽失眠、嘔吐或者頭痛,因此醫生一般不會建議使用

03抗真菌藥物

在懷孕期間酵母菌干擾非常常見,是否需要用藥如何用藥,尤其是涉及全身用藥可不是由准媽咪說了算,有時候為了治療效果可能會需要聯合用藥,而其中某些藥物如咪康唑、氟康唑等其成分可能穿透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臍帶血,影響寶寶發育,因此一定要諮詢醫生後再考慮正確使用藥物。

04止痛藥

孕期頭痛或其者其它疼痛,至少三個月內避免使用止痛藥,

如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可以選擇按摩、瑜伽或者其它療法。

05痤瘡藥物

懷孕時候,因為荷爾蒙失調使得很多准媽媽的皮膚變得不好,甚至長出痤瘡,有些孕婦為了美麗選擇使用一些藥物塗抹在小疙瘩上,認為沒有吃下去問題不大,

其實某些痤瘡類藥物例如異維A酸會嚴重致畸,引起面目異常、心臟缺陷、腦畸形等,因此要避免使用,不能隨便塗抹。

06阿司匹林

孕期偏頭痛比較常見,最好不要選擇阿司匹林來緩解症狀,可能會增加孕媽流產和胎盤早剝的風險,可以試試躺下來用冷毛巾敷敷頭部,可以幫助收縮血管,緩解症狀。

07抗生素08鎮靜劑

孕期很多孕媽咪睡眠品質不好,千萬不要選擇藥物來幫助睡眠,

如安定等可能會增加胎寶寶患截斷症狀的風險。

09抗驚厥藥

抗驚厥藥如地西泮或硝西泮都可能會增加早產和流產的風險。這些藥物的使用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10MAO抑制劑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表現為抑鬱症狀或者診斷為抑鬱症,嚴重時候需要使用MAO抑制劑來進行治療,這類藥物包括異卡波或苯乙肼,本身可能致畸,但是這類疾病不能隨便停藥或者懷孕後容易加重症狀,最好在準備懷孕前和醫生進行溝通,減少用藥劑量並結合病情到適合懷孕時候再孕育寶寶。

11大劑量維生素A

現在都市人都不缺乏營養,尤其懷孕後經常補充過剩,維生素類藥物一般比較安全,但是大劑量時候例如大劑量維生素A可能導致寶寶出生缺陷和肝臟損傷,引起肝臟炎症或者壞死。

12中草藥

中草藥在我國應用廣泛,尤其是很多人在懷孕前選擇用藥調理,或者煲湯增強體質,這裡建議各位准媽媽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最好諮詢過中醫,否則懷孕後再來諮詢往往無法亡羊補牢,尤其是國內外對很多中草藥成分是否致畸缺乏足夠的認識,這樣會給諮詢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備孕前一定要謹慎使用。

萬一不小心使用了這些藥物,其實也不必太過緊張,所有離開劑量談影響都是耍流氓!離開個體差異談印象,都是耍流氓!不小心攝入一點點一般都不會太大影響,按時產檢、留心觀察即可。千萬別在胎兒努力發育的時候,因為你的錯誤認知和恐懼而輕易放棄他。至於服用了藥物是否會有問題,其實大都數醫生都會告訴你不確定,自然界本身自帶3﹪出生缺陷率,遠遠大於藥物致畸的風險,我們能做好的就是做好每一次產檢,平時儘量趨利避害,謹慎用藥,別再粗心大意過後不停的擔心是否引起寶寶畸形。

文:江醫生 圖一:米糧

微信公眾號ID:defzrh

廣州市婦兒中心"懂兒方知如何愛"育兒科普團隊溫馨提示家長: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最好在準備懷孕前和醫生進行溝通,減少用藥劑量並結合病情到適合懷孕時候再孕育寶寶。

11大劑量維生素A

現在都市人都不缺乏營養,尤其懷孕後經常補充過剩,維生素類藥物一般比較安全,但是大劑量時候例如大劑量維生素A可能導致寶寶出生缺陷和肝臟損傷,引起肝臟炎症或者壞死。

12中草藥

中草藥在我國應用廣泛,尤其是很多人在懷孕前選擇用藥調理,或者煲湯增強體質,這裡建議各位准媽媽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最好諮詢過中醫,否則懷孕後再來諮詢往往無法亡羊補牢,尤其是國內外對很多中草藥成分是否致畸缺乏足夠的認識,這樣會給諮詢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備孕前一定要謹慎使用。

萬一不小心使用了這些藥物,其實也不必太過緊張,所有離開劑量談影響都是耍流氓!離開個體差異談印象,都是耍流氓!不小心攝入一點點一般都不會太大影響,按時產檢、留心觀察即可。千萬別在胎兒努力發育的時候,因為你的錯誤認知和恐懼而輕易放棄他。至於服用了藥物是否會有問題,其實大都數醫生都會告訴你不確定,自然界本身自帶3﹪出生缺陷率,遠遠大於藥物致畸的風險,我們能做好的就是做好每一次產檢,平時儘量趨利避害,謹慎用藥,別再粗心大意過後不停的擔心是否引起寶寶畸形。

文:江醫生 圖一:米糧

微信公眾號ID:defzrh

廣州市婦兒中心"懂兒方知如何愛"育兒科普團隊溫馨提示家長: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