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各大奢侈品品牌不斷打破自己邊界 Chanel玩咖啡快閃店

“我們不會為了年輕一代改換品牌策略。如果你希望用Chanel的方式生活,那很好,如果你不願意,我們當然也尊重這樣的選擇。”Chanel全球精品部總裁Bruno Pavlovsky在2016年4月接受BOF專訪時如此說道。

事實是,

沒有一個奢侈品品牌會與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作對。而Chanel它的品牌行銷策略、時裝走秀風格,甚至改變時裝設計本身。看看Chanel 2016年選的廣告和時尚大片主角:從15歲的Willow Smith、16歲的Lily-Rose Depp到17歲的歐陽娜娜,這些新生代的明星無一不在幫Chanel與新世代建立聯繫。“這在以前都是很少見的,”時裝博主Chrison說道。

在3月初的巴黎,Chanel舉辦了2017/18秋冬系列展,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把虛擬火箭搬進秀場,將秀場變成太空站,為服飾設計注入科技感,

這場匪夷所思的“太空秀”吸引了不少媒體報導。隨新款時裝共同發佈的,還有Chanel的品牌表情包——全粉色系的表情包是為了推廣Chanel新款唇釉。這也不算新鮮手法了,善於行銷的Nike也曾推出emojis來吸引活躍於社交網路的千禧一代。

(Chanel的2017/18秋冬系列展,把虛擬火箭搬進了秀場。隨新款時裝共同發佈的,還有Chanel為推廣新款唇釉製作的iMessage表情包。)

除了太空秀場和表情包,Chanel在3月初還在東京表參道開了一家快閃店Coco Café;到3月15日,美國說唱歌手Frank Ocean又突然發佈一首名為《Chanel》的單曲,而Chanel立刻在Instagram發圖附和,看上去也像一場策劃。

在3月,關於Chanel的這類消息不斷在各類網站曝光。這些消息給人帶來的感覺是:強調經典的Chanel現在也開始獵奇了。

(Chanel在官方Instagram上發圖,附和說唱歌手Frank Ocean發佈的單曲《Chanel》。)

隨著年輕化行銷增多,奢侈品品牌正褪去以往的神秘感、越來越多地追逐媒體曝光;如今的奢侈品品牌似乎開始“放下身段”——至少,

在LV、Gucci和Chanel 2016年的一系列合作之前,你可能很難將奢侈品與潮牌、街頭塗鴉、說唱歌手聯繫在一起。

不過年輕化行銷看似熱鬧,卻觸不到經營的根本。Chanel所面臨的也絕不僅僅是品牌老化的問題。和改換設計師的Gucci、Coach不同,Chanel看上去並不想重塑品牌,他們只是想要找到更新的傳播方式,更有效地傳遞原有的品牌價值。

不過,從降價、換設計師到進軍電商,各大奢侈品品牌不斷打破自己的邊界,

這情形也真令人疑惑:情況真的這麼差了嗎?

Chanel怎麼了?

2016年8月,Chanel向荷蘭阿姆斯特丹監管當局提交的文件披露了Chanel 2015年的業績狀況。截止2015年12月31日,集團銷售額為62.4億美元,同比下跌17%;營業利潤為16億美元,同比下跌23%。作為非上市公司,Chanel對這一披露資料不予置評。

在前兩年奢侈品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不少奢侈品品牌銷售額與利潤均呈下跌趨勢。稍作對比,就能發現Chanel的銷售額下滑幅度較大,營業收入、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業績表現接近前兩年表現最疲軟的上市品牌Prada。而在2014年,Chanel還以利潤上漲38%的業績領跑全球奢侈品市場。

Chanel的業績下跌,必然有經濟疲軟、全球奢侈品市場低迷的影響。產品設計風格單一、支柱產品競爭加劇,都可能是阻礙Chanel業績增長的原因。

83歲的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從1983年就加入Chanel,至今仍未退休。時尚界對Karl Lagerfeld的設計評價不如他本人的威望一樣高。News Week的作者Robin Givhan認為Karl Lagerfeld反復詮釋Chanel的經典元素,卻沒有產生真正屬於自己的設計,而其過度曝光與“老佛爺”的個人標籤掩蓋了其作品本身的不足。

“設計不夠時尚,”33歲、在時裝領域創業的小婕也有類似感受,“會搞行銷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那些花格呢其實很老氣,年輕人不愛穿。”

但是消費者也同樣會為經典埋單。“近年比較火的LE BOY系列、2.55系列,其設計都是根據香奈兒最根本的基因去做延續,”一位不具名的奢侈品行業人士說道。他認為Chanel並不想做爆款。

Chanel在產品的產量、配貨上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去限制所謂的爆款,“Chanel只有所謂的‘經典款’。”最近Lagerfeld又透露將把樂高元素加入鞋履和配飾,這也是幾年前“樂高包”的一個延續。

(Chanel的“樂高包”。)

從近兩次的時裝秀場來看,Chanel設計的經典感正逐漸讓位于現代感、科技感。從2017/18春夏系列的開場機器人,到2017/18秋冬系列的太空秀,Chanel正在尋找一種當代的方式來詮釋經典。但時尚評論師Ana Andjelic還是犀利地批評了那場太空秀,認為秀場噱頭蓋過設計本身。

你能找到不少針對Karl Lagerfeld設計的批評,不過也許Chanel需要Karl Lagerfeld的個人價值。並不是每個奢侈品品牌都有一個深度參與品牌歷史、看上去又與時俱進的創意總監,這樣的人更能代表品牌歷史,也更能體現稀有性。換掉老佛爺,品牌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只是高級時裝設計中的一部分。Pavlovsky將高級時裝稱為Chanel的DNA,但高級時裝卻不是驅動Chanel業務增長的主力。Chanel之前的高業績增長依賴於美妝及香水業務。

此前紐約Telsey Advisory的奢侈品分析師David Wu就預計美容和香水業務占Chanel業務約55%,而Chanel No.5香水一直是讓該品類維持高增長的業績功臣。但在2015年,Chanel在法國申報的資料顯示,其美妝和香水業務收入大跌21%至29.1億美元。

大跌背後,是這兩類業務的愈發激烈的競爭格局。Prada的副線品牌Miu Miu在2015年與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科蒂集團合作推出第一款香水產品,LVMH也在去年推出全新香水系列。在奢侈品牌之外,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這類美容品牌也都在搶佔彩妝與香水這一高增長市場。

而2015年全球調價、時裝設計抄襲事件,使Chanel的品牌形象受損;加上Chanel在電商佈局較晚,在2015年才開始局部試水電商——多因素綜合,似乎也印證其業績滑坡存在一定必然性。

Chanel做了哪些行動?

2015年仍在任的Chanel CEO Maureen Chiquet在2015年做出了全球調價的決定,將歐洲部分產品售價上調、中國內地售價下調,將全球市場的價差控制在5%內。香奈兒率先調價後,包括Dior、Cartier在內的其他奢侈品品牌紛紛效仿。

Bruno Pavlovsky在去年接受採訪時,幾次肯定這一調價政策——他表示在前兩個月的恐慌過去之後,Chanel迎來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但在2016年1月,做出調價決定的前CEO Maureen Chiquet卻離職了,幕後老闆Alain Wertheimer接管運營。Maureen Chiquet在Chanel任職超過20年,離職原因是一句模糊的“戰略分歧”。

電商帶來的難題在於,它很難給消費者帶來奢侈品的附加體驗。Bruno Pavlovsky認為這種附加體驗應該是一種定制化體驗,Chanel必須根據不同地區客戶的購買習慣和需求去制定電商方案。

而2016年Chanel品牌從設計到行銷手段,都在往年輕化的方向靠近。時裝博主Chrison看到Chanel正從以前的“貴婦名媛”、“中產階級”的定位,逐漸轉向年輕族群,“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時裝線上,設計逐漸年輕化街頭化——巴度假系列的Tee,2016春夏系列的飛機刺繡毛衣,你可以發現這些頻繁地出現在時髦女孩的衣櫥、街拍裡,甚至是代購反復刷屏的圖片中,”Chrison說,“以往說起Chanel的時裝,一定是斜紋軟呢外套、貴婦套裝,但現在不少時裝單品都更休閒隨性,適合於日常穿搭。”

當年輕一代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奢侈品品牌也要用新方法來傳遞品牌價值。

快閃店是另一種傳遞品牌價值的途徑。前文提到的Coco café快閃店賣的其實正是體驗——看看Coco café中咖啡樂園般的設施,以及新奇的試妝體驗。快閃店使奢侈品品牌以較低的成本,在短期內製造話題,集中吸引年輕人回歸線下體驗,同時保證其“稀有性”形象。這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Chanel也在提升它的供應鏈。去年,Chanel投資了四家專業絲織品供應商,在供應鏈上游佈局,提升自身絲織品的製作工藝。Pavlovsky提到,產能高的面料廠家是確保服裝按期交貨的關鍵因素。

這些方法奏效了嗎?

Pavlovsky在去年10月接受FT採訪時,說“2016年是香奈兒最好的一年”。Pavlovsky拒絕透露具體的財務資料。FT認為,Chanel的調價政策在2016年開始發揮積極作用了。

Chrison看到年輕一代對Chanel的關注度在上升。他看到Chanel正逐漸擺脫過去的“貴婦”形象,而更多的年輕女孩與男孩關注著Chanel的新品動態——Chanel最近推出的Gabrille手袋也已經在國內賣斷貨。

(英國模特Cara Delevingne為Gabrille手袋拍攝廣告。)

眼下,奢侈品市場正在回暖,但競爭仍然激烈。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在2017至2023年間,奢侈品市場的平均增速將維持在4%~5%,而品牌若想保證增速達到市場平均水準,必須加大投入和創新。

我們可以相信Chanel代表了Gucci、Coach、Dior改換設計師之外,奢侈品品牌的另一種發展路徑:保持自己的品牌icon(老佛爺)、翻新經典產品、拓展銷售管道、強化供應鏈,並找到更好的傳播方式。

也許並不是每個品牌都需要來一場徹頭徹尾的“翻身仗”。也許品牌可以依靠創新其經典而不斷地發展下去。Chrison參觀過Chanel旗下的手工坊,手工坊傳承著傳統制衣工藝,保留了Chanel的傳統特質。這也是有趣之處:Chanel在開拓年輕市場、愈發“前衛”的同時,在背後仍保留其傳統的品牌核心。

一位不具名的奢侈品行業人士似乎也說出了Chanel選擇這條路的原因:“Chanel畢竟是個家族企業,如果它想變革的話,一定不是靠職業經理人來變革,而是品牌所有者自己的變革。”

營業收入、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業績表現接近前兩年表現最疲軟的上市品牌Prada。而在2014年,Chanel還以利潤上漲38%的業績領跑全球奢侈品市場。

Chanel的業績下跌,必然有經濟疲軟、全球奢侈品市場低迷的影響。產品設計風格單一、支柱產品競爭加劇,都可能是阻礙Chanel業績增長的原因。

83歲的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從1983年就加入Chanel,至今仍未退休。時尚界對Karl Lagerfeld的設計評價不如他本人的威望一樣高。News Week的作者Robin Givhan認為Karl Lagerfeld反復詮釋Chanel的經典元素,卻沒有產生真正屬於自己的設計,而其過度曝光與“老佛爺”的個人標籤掩蓋了其作品本身的不足。

“設計不夠時尚,”33歲、在時裝領域創業的小婕也有類似感受,“會搞行銷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那些花格呢其實很老氣,年輕人不愛穿。”

但是消費者也同樣會為經典埋單。“近年比較火的LE BOY系列、2.55系列,其設計都是根據香奈兒最根本的基因去做延續,”一位不具名的奢侈品行業人士說道。他認為Chanel並不想做爆款。

Chanel在產品的產量、配貨上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去限制所謂的爆款,“Chanel只有所謂的‘經典款’。”最近Lagerfeld又透露將把樂高元素加入鞋履和配飾,這也是幾年前“樂高包”的一個延續。

(Chanel的“樂高包”。)

從近兩次的時裝秀場來看,Chanel設計的經典感正逐漸讓位于現代感、科技感。從2017/18春夏系列的開場機器人,到2017/18秋冬系列的太空秀,Chanel正在尋找一種當代的方式來詮釋經典。但時尚評論師Ana Andjelic還是犀利地批評了那場太空秀,認為秀場噱頭蓋過設計本身。

你能找到不少針對Karl Lagerfeld設計的批評,不過也許Chanel需要Karl Lagerfeld的個人價值。並不是每個奢侈品品牌都有一個深度參與品牌歷史、看上去又與時俱進的創意總監,這樣的人更能代表品牌歷史,也更能體現稀有性。換掉老佛爺,品牌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只是高級時裝設計中的一部分。Pavlovsky將高級時裝稱為Chanel的DNA,但高級時裝卻不是驅動Chanel業務增長的主力。Chanel之前的高業績增長依賴於美妝及香水業務。

此前紐約Telsey Advisory的奢侈品分析師David Wu就預計美容和香水業務占Chanel業務約55%,而Chanel No.5香水一直是讓該品類維持高增長的業績功臣。但在2015年,Chanel在法國申報的資料顯示,其美妝和香水業務收入大跌21%至29.1億美元。

大跌背後,是這兩類業務的愈發激烈的競爭格局。Prada的副線品牌Miu Miu在2015年與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科蒂集團合作推出第一款香水產品,LVMH也在去年推出全新香水系列。在奢侈品牌之外,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這類美容品牌也都在搶佔彩妝與香水這一高增長市場。

而2015年全球調價、時裝設計抄襲事件,使Chanel的品牌形象受損;加上Chanel在電商佈局較晚,在2015年才開始局部試水電商——多因素綜合,似乎也印證其業績滑坡存在一定必然性。

Chanel做了哪些行動?

2015年仍在任的Chanel CEO Maureen Chiquet在2015年做出了全球調價的決定,將歐洲部分產品售價上調、中國內地售價下調,將全球市場的價差控制在5%內。香奈兒率先調價後,包括Dior、Cartier在內的其他奢侈品品牌紛紛效仿。

Bruno Pavlovsky在去年接受採訪時,幾次肯定這一調價政策——他表示在前兩個月的恐慌過去之後,Chanel迎來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但在2016年1月,做出調價決定的前CEO Maureen Chiquet卻離職了,幕後老闆Alain Wertheimer接管運營。Maureen Chiquet在Chanel任職超過20年,離職原因是一句模糊的“戰略分歧”。

電商帶來的難題在於,它很難給消費者帶來奢侈品的附加體驗。Bruno Pavlovsky認為這種附加體驗應該是一種定制化體驗,Chanel必須根據不同地區客戶的購買習慣和需求去制定電商方案。

而2016年Chanel品牌從設計到行銷手段,都在往年輕化的方向靠近。時裝博主Chrison看到Chanel正從以前的“貴婦名媛”、“中產階級”的定位,逐漸轉向年輕族群,“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時裝線上,設計逐漸年輕化街頭化——巴度假系列的Tee,2016春夏系列的飛機刺繡毛衣,你可以發現這些頻繁地出現在時髦女孩的衣櫥、街拍裡,甚至是代購反復刷屏的圖片中,”Chrison說,“以往說起Chanel的時裝,一定是斜紋軟呢外套、貴婦套裝,但現在不少時裝單品都更休閒隨性,適合於日常穿搭。”

當年輕一代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奢侈品品牌也要用新方法來傳遞品牌價值。

快閃店是另一種傳遞品牌價值的途徑。前文提到的Coco café快閃店賣的其實正是體驗——看看Coco café中咖啡樂園般的設施,以及新奇的試妝體驗。快閃店使奢侈品品牌以較低的成本,在短期內製造話題,集中吸引年輕人回歸線下體驗,同時保證其“稀有性”形象。這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Chanel也在提升它的供應鏈。去年,Chanel投資了四家專業絲織品供應商,在供應鏈上游佈局,提升自身絲織品的製作工藝。Pavlovsky提到,產能高的面料廠家是確保服裝按期交貨的關鍵因素。

這些方法奏效了嗎?

Pavlovsky在去年10月接受FT採訪時,說“2016年是香奈兒最好的一年”。Pavlovsky拒絕透露具體的財務資料。FT認為,Chanel的調價政策在2016年開始發揮積極作用了。

Chrison看到年輕一代對Chanel的關注度在上升。他看到Chanel正逐漸擺脫過去的“貴婦”形象,而更多的年輕女孩與男孩關注著Chanel的新品動態——Chanel最近推出的Gabrille手袋也已經在國內賣斷貨。

(英國模特Cara Delevingne為Gabrille手袋拍攝廣告。)

眼下,奢侈品市場正在回暖,但競爭仍然激烈。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在2017至2023年間,奢侈品市場的平均增速將維持在4%~5%,而品牌若想保證增速達到市場平均水準,必須加大投入和創新。

我們可以相信Chanel代表了Gucci、Coach、Dior改換設計師之外,奢侈品品牌的另一種發展路徑:保持自己的品牌icon(老佛爺)、翻新經典產品、拓展銷售管道、強化供應鏈,並找到更好的傳播方式。

也許並不是每個品牌都需要來一場徹頭徹尾的“翻身仗”。也許品牌可以依靠創新其經典而不斷地發展下去。Chrison參觀過Chanel旗下的手工坊,手工坊傳承著傳統制衣工藝,保留了Chanel的傳統特質。這也是有趣之處:Chanel在開拓年輕市場、愈發“前衛”的同時,在背後仍保留其傳統的品牌核心。

一位不具名的奢侈品行業人士似乎也說出了Chanel選擇這條路的原因:“Chanel畢竟是個家族企業,如果它想變革的話,一定不是靠職業經理人來變革,而是品牌所有者自己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