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熱點:山清水淨的美麗期待

“建議加強河長制監測能力建設”“建立三峽庫區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綠色發展”“儘快啟動重慶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1月23日,

隨著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報到,2018年重慶“兩會”時間正式開啟。838名市政協委員履職熱情高漲,報到當天,大會就收到提案約200件。記者發現,不少委員都將焦點對準了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短板如何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和決策部署,

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已上升成為治國理念。黨的十九大又再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標誌著生態文明建設步入新時代。”市政協委員、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唐燕秋說,“近年來,我市在探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如何更好地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

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去年初,農工党重慶市委召集唐燕秋等專家學者,成立了調研組,圍繞我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範等工作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調研發現,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範還存在著缺乏統籌、各自為陣,難成整體合力;缺乏理論指導,缺少法規、技術支撐,評價標準不統一;缺乏激勵機制和穩定投入等問題。”為此,調研組以農工党重慶市委的名義,
提交集體提案,建議市委、市政府積極申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作好頂層設計,開展改革創新試驗;成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機構,負責統籌協調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全市試點示範;設立生態文明試驗區統一平臺;建立統一的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制定生態文明建設激勵政策等,從而更好地促進全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除了農工党的專家們,身處三峽庫區的委員也為此多方奔走。

市政協委員、萬州區政協主席羅能平告訴記者,此前他對三峽庫區的生態補償機制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調研,這次來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他也準備了相關的提案建議。“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為今後進一步完善庫區生態保護的履職建言做好準備。”

潔淨水源如何護?

“飲用水源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水環境保護不容小視。”市政協委員、重慶市渝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產業局副局長崔吉富歷來十分重視研究水環境保護。

今年繼任第五屆市政協委員的他,梳理以往調研積累的素材,連夜撰寫《關於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建設,保障飲水安全的建議》《關於加強河長制監測能力建設的建議》兩份提案。

崔吉富表示,希望通過提案,呼籲各區縣政府建立飲用水源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將水源保護和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從而加強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建設,保障飲水安全,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衛生的水。此外,他認為我市正大力推行的河長制也是保護水源、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全市河長體系已全面建立,河長效應初步顯現。建議下一步建立河庫斷面水質監測體系,這是深化河長制的必備條件;全市還要統籌專案資金、設備,建設河長制河庫斷面水質監測中心,推進河庫斷面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崔吉富期待著,在此次會議中與更多委員、專家深入溝通交流,共同助推全市水環境保護。

與崔吉富有著同樣期待的,還有市政協委員、江北區政協副主席、民進江北區委主委謝平,他也為如何保護水環境思索日久。

謝平說,近年來,他一直關注我市對次級河流環境污染的整治工作,做了不少調研。“雖然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跨行政區域河流的區縣,未形成共同鞏固提升全流域水質的工作合力等。”對此,他建議由市政府層面出臺次級河流上下游全流域共治機制,完善頂層設計,並按照“河長制”相關要求,由市河長辦牽頭進行統一規劃、推進,同時在次級河流跨行政區域交界處全面設置監測斷面等。

水環境保護涉及方方面面,李曉明、孔慶明等委員也分別從完善鎮鄉汙水處理設施、龍溪河流域生態修復與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城市垃圾如何除?

除了從體制機制等宏觀層面關注生態環保外,委員們也緊密結合日常生活,圍繞城市居家環境提出了意見建議。

“‘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要求和舉措。”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北碚區委主委胡昌華對此十分關注,他認為“城市垃圾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固體廢棄物,加強對城市垃圾的科學處理與綜合利用,不僅涉及資源的節約和迴圈利用,更是涉及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為此,他在2017年10月積極組織參與了赴北碚同興垃圾處理廠等地開展的實地視察調研。

通過視察,調研組摸清了我市城市垃圾處置現狀,找出了我市在城市垃圾處置中存在的分類落實情況不理想、缺乏城市垃圾分揀中心等問題。於是,調研組以致公黨重慶市委的名義,向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儘快啟動重慶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的建議》。提案建議,將“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項目列入我市2018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或重大前期工作項目名單,並依託市環衛集團所轄的市固廢運輸有限公司三大區域流轉中心,試點建設。同時建設下游配套支援系統等。

他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加快推動我市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從而更好地處置城市垃圾,保護城市環境。

從而加強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建設,保障飲水安全,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衛生的水。此外,他認為我市正大力推行的河長制也是保護水源、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全市河長體系已全面建立,河長效應初步顯現。建議下一步建立河庫斷面水質監測體系,這是深化河長制的必備條件;全市還要統籌專案資金、設備,建設河長制河庫斷面水質監測中心,推進河庫斷面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崔吉富期待著,在此次會議中與更多委員、專家深入溝通交流,共同助推全市水環境保護。

與崔吉富有著同樣期待的,還有市政協委員、江北區政協副主席、民進江北區委主委謝平,他也為如何保護水環境思索日久。

謝平說,近年來,他一直關注我市對次級河流環境污染的整治工作,做了不少調研。“雖然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跨行政區域河流的區縣,未形成共同鞏固提升全流域水質的工作合力等。”對此,他建議由市政府層面出臺次級河流上下游全流域共治機制,完善頂層設計,並按照“河長制”相關要求,由市河長辦牽頭進行統一規劃、推進,同時在次級河流跨行政區域交界處全面設置監測斷面等。

水環境保護涉及方方面面,李曉明、孔慶明等委員也分別從完善鎮鄉汙水處理設施、龍溪河流域生態修復與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城市垃圾如何除?

除了從體制機制等宏觀層面關注生態環保外,委員們也緊密結合日常生活,圍繞城市居家環境提出了意見建議。

“‘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要求和舉措。”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北碚區委主委胡昌華對此十分關注,他認為“城市垃圾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固體廢棄物,加強對城市垃圾的科學處理與綜合利用,不僅涉及資源的節約和迴圈利用,更是涉及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為此,他在2017年10月積極組織參與了赴北碚同興垃圾處理廠等地開展的實地視察調研。

通過視察,調研組摸清了我市城市垃圾處置現狀,找出了我市在城市垃圾處置中存在的分類落實情況不理想、缺乏城市垃圾分揀中心等問題。於是,調研組以致公黨重慶市委的名義,向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儘快啟動重慶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的建議》。提案建議,將“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項目列入我市2018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或重大前期工作項目名單,並依託市環衛集團所轄的市固廢運輸有限公司三大區域流轉中心,試點建設。同時建設下游配套支援系統等。

他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加快推動我市主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從而更好地處置城市垃圾,保護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