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評立邦污染事件:行銷上大把燒錢,但請環保上不要太吝嗇!

近期來,立邦塗料在華多家工廠遭到了各地環保部門的處罰。而就在近日,立邦塗料鄭州工廠在環保方面存在7大問題,而被當地環保局責令停產,並處罰了10萬元。由於立邦是國內最大的塗料企業,

而且屢次違法政策法規,在業界及社會引起不小的反響。

塗界頭條號發佈的文章截圖

《塗界》頭條號1月23日發佈的題為《再頂風作案!立邦塗料再登環境污染黑榜,被停產遭處罰10萬元》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文章推薦量超24萬,閱讀量超2.3萬,而評論也高達229條。

文章評論截圖(來自塗界頭條號)

文章評論截圖(來自塗界頭條號)

網友紛紛在文章下方評論區評論,認為“10w,對這家企業來說九牛一毛中的九牛一毛!”“限令停產一個月就好了,比十萬管用”、“10萬罰款,隔靴搔癢……應付的形式嗎?”“罰10萬,撓癢癢嗎”“十萬毛毛雨,

罰十億就不敢了”……輿論幾乎一邊倒:處罰太輕!很多人認為立邦只顧利潤,不遵守法律法規,不履行社會責任。

有資料顯示,立邦2016年在華銷售額超過了150億元;此外,立邦中國2012年線上上線下投入的行銷費用就超過10億元。與之對比的是,幾十萬元的罰款,“簡直就是九牛一毛”。甚至有網友說“才罰10萬?罰款10億差不多”。

熟悉環保法律法規的人知道,2016年元旦施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有一個亮點,

就是加大了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其中,對企業生產的處罰之嚴更是史無前例,法律規定不僅要沒收違法所得,而且要處以貨值一到三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還要附帶停產整治等處罰措施。

長出“鋼牙利齒”的大氣法背後,是嚴峻的塗料污染防治形勢。眾所周知,塗料生產以及塗裝過程中會排放大量大氣污染物,尤其是溶劑型塗料生產及使用,排放的污染物更為嚴重,

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的身體也有損害。

對塗料企業來說,生產過程嚴格遵守法律規定,達標排放,不斷提升治理水準,是責任所在。生產的產品合格合規,同樣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在“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大背景下,包括立邦在內的所有塗料生產商,都應該切實履行這兩方面的責任,做到生產的過程和生產的產品都能達標排放。

但遺憾的是,筆者經常看到媒體曝光塗企污染事件,

就連PPG、立邦、威士伯等全球塗料巨頭在華工廠都上了環境污染黑名單,遭到了當地環保部門的處罰,當然一大批中小型塗料企業也逃脫不了法律的懲罰。

可以說,在環境污染問題上,無所謂大小企業之分,也無內外資企業之分,只要是違反了政策法規,環保部門都一視同仁。對於那些抹黑藍天、自己獲益的行為的塗料企業,環保部門都依法予以了嚴懲,毫不手軟。

大家可能還記得大眾汽車的排放門事件。因為在部分柴油車安裝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體,涉嫌排放資料造假,這家著名車企在全球面臨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罰款。不僅如此,還有連帶的消費者的民事訴訟。

對於立邦而言,需要有“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的意識,要不妨照照鏡子,檢點一下自身的行為,做事至少要守住法律底線。否則,耍小聰明,只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筆者給立邦幾句忠告:雖有超百億銷售額,但請不要不在乎那十萬元錢!在行銷上大把花錢的同時,不妨在環保治理上也大氣一點!同時,作為國內最大的塗料企業,要起到好的帶頭作用,為行業和社會樹立積極正面形象!(塗界)

毫不手軟。

大家可能還記得大眾汽車的排放門事件。因為在部分柴油車安裝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體,涉嫌排放資料造假,這家著名車企在全球面臨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罰款。不僅如此,還有連帶的消費者的民事訴訟。

對於立邦而言,需要有“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的意識,要不妨照照鏡子,檢點一下自身的行為,做事至少要守住法律底線。否則,耍小聰明,只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筆者給立邦幾句忠告:雖有超百億銷售額,但請不要不在乎那十萬元錢!在行銷上大把花錢的同時,不妨在環保治理上也大氣一點!同時,作為國內最大的塗料企業,要起到好的帶頭作用,為行業和社會樹立積極正面形象!(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