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財長努欽發話,美元“血流不止”,鎳、金、銅隔夜期價均創新高,A股有色板塊爆發!

美國財政部長努欽一番“美元貶值為美國貿易提供更多機會”的言論,讓美元面臨的拋壓進一步上升,日內跌幅一度達到1%。1月24日,隔夜美元跌破90大關,持續刷新三年來低點。

受此提振,

基本金屬內、外盤隔夜期價集體飄紅。外盤LME金價大漲,並創2016年8月以來新高至1362.1美元/盎司;銅漲逾3%;期鎳漲逾5%,觸及兩年半新高;期鉛、鋅也攀升至多年高位。

內盤方面,滬鎳主力合約1805夜盤逼近漲停。截至1月25日上午收盤,主力合約中滬鎳報漲5.96%,滬銀漲2.12%,滬銅漲1.99%,

滬金漲0.68%。

25日股市開盤後,有色板塊一度領漲大盤。截至上午收盤,wind中信一級有色指數報漲1.61%。其中眾源新材、電工合金漲停,紫金礦業漲8.63%、深圳新星漲8.06%,合盛矽業、麗島新材漲近7%。

鎳產業鏈被動步入“景氣週期”

“有色系普漲與近期美元指數快速而持續的下跌關係密切,畢竟都是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大宗商品,美元疲軟,則大宗商品價格相對要強勢一些。這從2017年有色價格的走勢可見一斑。”

對於有色商品隔夜大漲,卓創分析張偉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市場上,一方面,華盛頓政治漩渦一直拖累美元下行,

貿易逆差與稅改加劇赤字擔憂同樣利空美元。更為雪上加霜的上,美國財長公開支持弱勢美元的表態,令美元處境更加險惡;另一方面,全球經濟普遍開始復蘇,美國經濟吸引力相對下降,另外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轉向也加劇了美元的下跌。

對於本輪有色期價狂飆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鎳商品,他表示,鎳市受到精煉鎳進口關稅上調以及進口盈虧幅度增大,精煉鎳供應也偏緊,

而需求則在不斷增加,支持鎳價繼續上行。

東證期貨分析師曹洋也認為,鎳產業鏈正被動步入“景氣週期”。

其稱,宏觀方面,鎳價與美元指數負相關性增強,美元指數走弱對鎳價形成支撐;市場對中國經濟下行擔憂階段性減弱,預期發生明顯改變前,宏觀經濟偏樂觀也將對鎳價形成支撐。近期宏觀因素變化對鎳價形成階段強支撐,短期這種支撐將持續存在。

基本面方面,鎳產業鏈利潤或繼續向中游集中,而下游不銹鋼行業利潤將進一步被擠壓。鎳料供需矛盾伴隨鎳價上漲繼續深化,反過來將為鎳價急跌埋下隱患。春節假期之前屬於“景氣週期”形成及強化的階段,節後這種迴圈恐將逐漸被打破。

根據安泰科評估,2017年全球原生鎳產量205.2萬噸,同比增3.06%,消費量達到215萬噸,同比增5.55%,缺口由去年的4.6萬噸擴大至今年的9.8萬噸。展望2018年,由於印尼供應的增加,全球原生鎳產出增長7.5%至220.3萬噸,而需求平穩增長5%至225.9萬噸,供應缺口預計收窄至5.3萬噸。

倍特期貨認為,明年由於供應缺口繼續存在,新動能支持的鎳顯性庫存消耗有利,鎳價格總體的運行區間改善上移,有望衝擊國內上市高點水準。

需求支撐銅價長期看漲

截至1月24日,LME金屬銅庫存總計27.67萬噸,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8600噸。

2017年以來,滬銅維持震盪上行走勢,主力合約1803從2017年初的約4.55萬元/噸,漲至如今5.37元/噸,實現18%的漲幅。

張偉認為,基本面上來看,銅市庫存近期恢復增長,但是銅冶煉廠TC(銅精礦加工費)談判正在進行,由於此前的TC價格超低,因此從談判前景上看,TC價格上調的需要較為強烈,加之國家廢7類禁止進口的影響,未來銅市供應吃緊也支撐銅價回暖。

招商有色分析師劉文平也認為,銅供應端只能跟隨價格上漲被動增加,而需求端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將持續加速。銅價長期看漲。

其認為,短期中國銅產量增加和LME銅庫存略有上漲,造成銅價短期的下跌,主要原因是銅價格前期上漲過快,而出現的短期回檔,LME庫存上升僅為銅價回檔的催化劑。

當前為銅需求淡季,銅短期下跌風險得以釋放。春節後旺季需求疊加取暖季結束的預期,對銅價形成強力支撐,因此認為銅價短期已調整到位,銅相關股票也基本調整到位。

東北證券研報稱,ICSG預計2018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2%。預計未來銅供給增速不及消費增速將造成銅供需趨緊,看好銅價在未來2-3年內長期上漲的空間。推薦關注江西銅業、雲南銅業、紫金礦業。

金價2018看高至1450美元/盎司

2017年12月中旬起,受地緣危機及美元不振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持續走高,從1238.3美元/盎司,一個多月間上升至如今1362.8美元/盎司高位,漲逾10%。

對於後期金價走勢,機構分析師也多持樂觀態度。

分析機構GoldSilver認為,COMEX黃金合約數量已經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遠高於2011年黃金歷史高點和2013年交易員們紛紛拋售黃金時的水準,超過2006合約數量的三倍。

儘管成交量衡量的是“交易活動”,包括買和賣。但是過去兩年交易量激增,同時2016年黃金價格上漲8.1%,2017年上漲12.1%,這就意味著市場基本面支撐金價的上漲。

張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國際金價整體上依然看漲,上方目標位元看1450美元一線阻擋,下方看1240美元支撐。一季度上方1375美元一線阻擋。

廣發證券巨國賢也認為,通脹預期上行,加息邊際效應遞減,加之日本經濟復蘇,美元指數2018年或仍維持走低,貴金屬將迎來階段性配置機會。

他表示,美聯儲預計2018年將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符合市場預期。短期來看,美聯儲加息節奏仍較慢,而大宗商品的快速漲價已經開始向下游傳導,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趨勢較為明朗,短期的CPI快速上行將帶來貴金屬投資機遇。

建議關注2018年1季度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投資機會,推薦山東黃金、紫金礦業、銀泰資源等。

有色2018年或整體內弱外強

2017年,有色商品及相關個股多數走強,從小金屬鈷、鎢、鉬到基本金屬鋁、銅均成為市場爆炒的對象。

對於2018年有色商品整體走勢及投資機遇,當前市場觀點不盡相同。但有色整體內弱外強的格局,已被廣為認可。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色商品價格受國際影響較大。2017年,有色金屬一改2016年內盤價格強於外盤的格局,呈現“內弱外強”局面,LME金屬走勢普遍強於滬市。2018年,這一情況或會延續。

他表示,從近期歐洲、美國公佈的製造業PMI資料可以看到,海外經濟復蘇比較強勁,但國內公佈的12月份PMI出現略有回落,這說明海外需求樂觀,國內的需求減弱或將會對整體需求形成拖累。雖然目前花旗、高盛發佈報告,對2018年商品預期看好。不過市場對商品的過度預期下,如果需求端有超過預期的下滑幅度,有色可能會有一個預期證偽的過程。

他認為,國內有色需求占全球的40%。雖然目前海外經濟復蘇比較強勁,但有一個時間差。如果中國需求回落,必然會造成海外出口到中國的金屬需求減弱,這反過來也會使得海外金屬價格出現回檔過程。

對此,生意社總編,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也認為,2017年有色表現超乎預期,但四季度冷下來了。此前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預估過高。說明有色系包袱較重。2018年有色或會出現行情,但視窗不會太長。

安信證券齊丁團隊也在研報中雖也提及有色商品內弱外強的趨勢,但其認為,海外經濟的強勁復蘇對價格中樞上行有非常大的推動,考慮到補庫週期正在出現,海外經濟持續強勁改善,價格連創新高已將全球定價的有色品種的估值壓抑到動態估值20x左右甚至以下,因此堅定看好全球定價的有色品種將迎來重大重估機遇。

全球原生鎳產出增長7.5%至220.3萬噸,而需求平穩增長5%至225.9萬噸,供應缺口預計收窄至5.3萬噸。

倍特期貨認為,明年由於供應缺口繼續存在,新動能支持的鎳顯性庫存消耗有利,鎳價格總體的運行區間改善上移,有望衝擊國內上市高點水準。

需求支撐銅價長期看漲

截至1月24日,LME金屬銅庫存總計27.67萬噸,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8600噸。

2017年以來,滬銅維持震盪上行走勢,主力合約1803從2017年初的約4.55萬元/噸,漲至如今5.37元/噸,實現18%的漲幅。

張偉認為,基本面上來看,銅市庫存近期恢復增長,但是銅冶煉廠TC(銅精礦加工費)談判正在進行,由於此前的TC價格超低,因此從談判前景上看,TC價格上調的需要較為強烈,加之國家廢7類禁止進口的影響,未來銅市供應吃緊也支撐銅價回暖。

招商有色分析師劉文平也認為,銅供應端只能跟隨價格上漲被動增加,而需求端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將持續加速。銅價長期看漲。

其認為,短期中國銅產量增加和LME銅庫存略有上漲,造成銅價短期的下跌,主要原因是銅價格前期上漲過快,而出現的短期回檔,LME庫存上升僅為銅價回檔的催化劑。

當前為銅需求淡季,銅短期下跌風險得以釋放。春節後旺季需求疊加取暖季結束的預期,對銅價形成強力支撐,因此認為銅價短期已調整到位,銅相關股票也基本調整到位。

東北證券研報稱,ICSG預計2018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2%。預計未來銅供給增速不及消費增速將造成銅供需趨緊,看好銅價在未來2-3年內長期上漲的空間。推薦關注江西銅業、雲南銅業、紫金礦業。

金價2018看高至1450美元/盎司

2017年12月中旬起,受地緣危機及美元不振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持續走高,從1238.3美元/盎司,一個多月間上升至如今1362.8美元/盎司高位,漲逾10%。

對於後期金價走勢,機構分析師也多持樂觀態度。

分析機構GoldSilver認為,COMEX黃金合約數量已經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遠高於2011年黃金歷史高點和2013年交易員們紛紛拋售黃金時的水準,超過2006合約數量的三倍。

儘管成交量衡量的是“交易活動”,包括買和賣。但是過去兩年交易量激增,同時2016年黃金價格上漲8.1%,2017年上漲12.1%,這就意味著市場基本面支撐金價的上漲。

張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國際金價整體上依然看漲,上方目標位元看1450美元一線阻擋,下方看1240美元支撐。一季度上方1375美元一線阻擋。

廣發證券巨國賢也認為,通脹預期上行,加息邊際效應遞減,加之日本經濟復蘇,美元指數2018年或仍維持走低,貴金屬將迎來階段性配置機會。

他表示,美聯儲預計2018年將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符合市場預期。短期來看,美聯儲加息節奏仍較慢,而大宗商品的快速漲價已經開始向下游傳導,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趨勢較為明朗,短期的CPI快速上行將帶來貴金屬投資機遇。

建議關注2018年1季度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投資機會,推薦山東黃金、紫金礦業、銀泰資源等。

有色2018年或整體內弱外強

2017年,有色商品及相關個股多數走強,從小金屬鈷、鎢、鉬到基本金屬鋁、銅均成為市場爆炒的對象。

對於2018年有色商品整體走勢及投資機遇,當前市場觀點不盡相同。但有色整體內弱外強的格局,已被廣為認可。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色商品價格受國際影響較大。2017年,有色金屬一改2016年內盤價格強於外盤的格局,呈現“內弱外強”局面,LME金屬走勢普遍強於滬市。2018年,這一情況或會延續。

他表示,從近期歐洲、美國公佈的製造業PMI資料可以看到,海外經濟復蘇比較強勁,但國內公佈的12月份PMI出現略有回落,這說明海外需求樂觀,國內的需求減弱或將會對整體需求形成拖累。雖然目前花旗、高盛發佈報告,對2018年商品預期看好。不過市場對商品的過度預期下,如果需求端有超過預期的下滑幅度,有色可能會有一個預期證偽的過程。

他認為,國內有色需求占全球的40%。雖然目前海外經濟復蘇比較強勁,但有一個時間差。如果中國需求回落,必然會造成海外出口到中國的金屬需求減弱,這反過來也會使得海外金屬價格出現回檔過程。

對此,生意社總編,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也認為,2017年有色表現超乎預期,但四季度冷下來了。此前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預估過高。說明有色系包袱較重。2018年有色或會出現行情,但視窗不會太長。

安信證券齊丁團隊也在研報中雖也提及有色商品內弱外強的趨勢,但其認為,海外經濟的強勁復蘇對價格中樞上行有非常大的推動,考慮到補庫週期正在出現,海外經濟持續強勁改善,價格連創新高已將全球定價的有色品種的估值壓抑到動態估值20x左右甚至以下,因此堅定看好全球定價的有色品種將迎來重大重估機遇。